1 前言
ERP要想成功,就必須是一把手工程。所有失敗的案例,盡管理由紛紜,但是都有共同的一條:"得不到一把手的支持"。這是國內外實踐中得出的一致結論,而且不斷在反復強調,但時至今日,對這個問題還存在各種不同的理解,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有文章把一把手工程說成是"人治",顯然是一種極大的誤解。還有文章提出要把一把手工程改為"全員工程";不錯,成功實施ERP的確需要有群眾基礎,但不能"群龍無首"。希望本文能夠解開各種錯誤認識的疙瘩。
"一把手工程"是一個本土化的形象提法,強調了企業一把手的責任和作用。英文的原意是"管理高層承諾(top management commitment),指的是"管理高層團隊"對項目的倡導和責任,指的是一個班子,并不是某個人。
實施ERP項目不僅需要有企業高管的倡導,更需要部門主管堅定推行,中級管理層的作用和影響同樣不容忽視。因此,"一把手工程"又有"各級一把手"的含義。廣義講,"一把手工程"包括了所有的高中層管理干部,也就是企業的各級管理團隊。在領悟"一把手工程"的實質內涵時,還要看到其中的主次關系。
舉一個實例,一個集團有幾家下屬公司用了相同的ERP產品,集團對產品中的財務子系統做了二次開發,使之既符合信息集成原則,又適應企業的特點。即使這樣,一家子公司的財務部門主管,還是找各種理由,遲遲不執行。這時一把手出面了,對這位中層主管說:"我想知道,究竟是軟件不好用,還是你不會用;如果你不會用,我可以請一位會用的主管來"。一句話,問題就輕而易舉地及時解決了。
這個例子說明,盡管有"各級一把手"的含義,但是對推動ERP項目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企業一把手。個別部門執行不力又往往同分管這個部門的高管有關,因此,ERP立項必須在管理高層統一認識的基礎上做出決策。
2 要受益先得付出
ERP是一個跨部門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不是單項應用,只有一把手才能協調指揮得動。這同要一把手關注計劃生育、愛國衛生運動等性質完全不同。實施ERP總的目的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最大的受益者必然是一把手。要受益就必須付出,承擔責任。
怎樣才算做到"一把手工程",也是眾說紛紜。管理高層往往以為自己能夠做到"大會動員,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經常檢查督促"就算是支持了,這是非常不全面的。讓我們進一步討論。
2.1 受益者
許多實施ERP的企業,一把手一般都有一個朦朧的初衷就是為了梳理和規范企業業務流程、對企業的運營進行有效的管控。這個念頭本身就是一把手想從實施ERP項目中受益。
一把手是最大的受益者可從以下方面具體說明。
1) 企業面對的是嚴峻的國際競爭,是大量用先進管理思想和信息化武裝的競爭對手,如果企業用"小米加步槍"去應戰,結局可想而知。一把手不能沒有這種危機感。
2) ERP支持企業經營戰略的實現,是為企業經營戰略服務的。企業信息化規劃要依據由企業管理高層制訂的企業經營戰略,實現經營戰略措施又需要信息技術支持。管理業務同信息技術接軌,是信息化管理的重中之重,是CEO和CIO取得共識的基礎。
3) 一些基層誰都清楚的事,有時管理高層卻并不知情。對一把手"信息不對稱",使一把手猶如蒙在鼓里的"孤家寡人"。ERP 通過流程信息可視化映射企業運作,消除一把手無法全面掌控企業的"孤立"狀態。
4) 一把手經常要對企業的運營和發展作出重大決策,決策需要精確的數據作為依據,手工管理情況下,不同時間源出多頭的數據使一把手不知所從。而一個基于信息集成的ERP系統,可以保證數據來源的惟一性和精確性,滿足決策的要求。有精確的數字為依據,一把手心中有數,必然減少決策失誤,
實施ERP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和效益,直接體現一把手的業績,不言而喻,最大的受益者正是一把手。
2.2 責任人
但是所有的益處都不是輕易得來的,要享受好處就得負起責任,體現責權利的統一。
1) 信息化管理不同于手工管理的管理模式,涉及到觀念更新和深化改革,消除老總的"信息孤立"狀態會涉及到多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和"權力和利益"再分配;只能由一把手出面拍板。為了應對瞬息萬變的環境,企業組織機構必須起到"快速響應部隊"的作用,消除重疊臃腫的組織機構也只有一把手出面才能解決。
2) 實施ERP是在做一件"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事",當信息成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征時,信息化的阻力是不可避免的。長年沿襲的工作習慣、思想方法和作風;由于流程變革帶來的機構調整和人員安排,部門或崗位利益沖突,信息共享后一些員工的"信息擁有權威"地位受到削弱等,都會帶來阻力。
對待阻力只有去克服和排除,不能回避。實現信息化管理不可避免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如果沒有改革的決心,信息化是搞不好的。一些阻力會同中層管理有關,只有企業的一把手發話才能推動。所以說,"一把手工程"最主要的責任就是推動改革。
3) 推行ERP需要調動員工積極性;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和業績考核制度,制訂各種新的業務規則;實施ERP一般要成立一個領導小組,都需要一把手指導。
實施ERP最大的受益者是一把手,要受益,就得負起責任,成為實施ERP成敗的第一責任人。要負責,又必須首先是"明白人",對ERP的原理、思想理念、實施方法、風險阻力以及對策,都要十分清楚。因此,ERP培訓必須首先針對企業高中管理層。
3 一把手工程的標志
要成為受益者和責任人,一把手必須是明白人,才能負起責任。不僅如此,還必須自己親自使用ERP系統,才能充分受益,并推動企業管理和信息化不斷深化應用。
3.1 明白人
一把手是否為是"明白人",其標志就是看是否關注以下6項主要工作:
1) 根據企業經營戰略和企業長遠發展提出信息化目標,指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2) 關注信息化培訓,建設用現代管理思想武裝的、不同層次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3) 合理調配各種資源,任命能完成重任的項目經理和項目組成員;
4) 關注 ERP 選型和實施應用,審批項目投資及項目組的階段報告,掌控項目進展和目標方向;
5) 面對各種沖突、爭執和矛盾,能從企業戰略發展高度,判別是非,堅持原則,及時妥善處理;
6) 堅持追求卓越、進取不懈,指明企業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遠景。
3.2 自己用
ERP系統不同于TQM(全面質量管理)或CAD/CAPP等單項應用,它是覆蓋企業業務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提供高管們時刻在關心的信息。
1)企業的高管每天要看的日報上面所有信息,都包含在ERP系統中。不少成功應用ERP的企業,高管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查詢自己關心的信息。因此"自己用"是理所當然的事。
2)ERP提供的信息是動態的,可以隨時掌握企業當前的運營情況。ERP還可以提供各種分析信息,用各種形式的圖表顯示,是手工管理難以做到的。
3)一把手要想實時掌控企業的運營狀況,不但會用ERP各種查詢系統提供的信息,還必須了解信息所經歷的過程,不受"蒙騙"。
北京密云北一大偎公司的ERP項目經理趙紅霞(原北京一機床財務總監)在實施ERP項目后說過一段深有體會的話:"過去,我看到的是各方面報來的結果,我說不清數據的可靠性;現在,我看到的是產生結果的過程,我可以判斷其真實性。"
4)有了ERP系統,一把手走遍天涯海角,帶上筆記本電腦,只要有上網的地方,隨時都可以實時掌握企業運營的詳細情況,有問題及時指導糾偏,有機遇決不輕易放過。不再使用效率低下的打長途聽匯報的落后辦法,何樂而不為。
所以說"自己用"--應用信息化手段管控企業運營,是一把手的本分。
一把手只有是"明白人",才能明辨是非、正確指導,堅持改革,積極推動,成為ERP項目成敗的責任者。只有"自己用",ERP項目的效益才能充分發揮,并不斷提出更高的新需求,促使企業信息化不斷發展,體現職業經理人的業績,成為ERP項目最大的受益者。
判斷實施ERP的企業是不是真正實現了一把手工程,一個突出標志就是實施過程的執行力度。項目能不能順利推進,遇到阻力能不能及時排除,都靠執行力度。如果一個企業的ERP項目拖了三五年還不見成效,肯定不是"一把手工程"。眾所周知的"不換腦筋,就換崗位",已經是眾多成功實施ERP項目的一條經典做法;遺憾的是并非所有實施ERP企業的"一把手"都能有這樣的決心和魄力。
4 破解實現一把手工程的怪圈
在推行ERP的過程中,最尷尬的局面就是遇到一些企業的管理高層對信息化處在"一知半解"但又抱有一定成見的狀況,而且很難改變。個別人有一種"似懂非懂,又自以為很懂"心態,夸夸其談,自以為是,即使理解偏了,也很難更正。越是事業上有些成就的高管,就越容易出現這種現象,成為推行ERP系統的嚴重障礙。在客觀環境條件好時"效益掩蓋一切",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不愿意在管理基礎工作上苦練內功,遇到危機,長期被掩蓋的問題全都暴露出來,以致措手不及。
在許多企業里經常有這樣一種"怪圈":企業管理混亂,管理高層為了處理日常工作中的矛盾和沖突,成天陷在文山會海里,加上外部一些非得親自出面的活動,疲于奔命。上級機關或培訓機構舉辦的一些培訓班,抽不出身無法參加。由于沒有機會接受信息化培訓,對信息化的意義和必要性不理解,聽到一些消極負面的傳聞,更是顧慮重重,裹足不前。于是,管理混亂依舊,陷在文件和會議的沼澤中不能自拔。如此周而復始,始終與信息化管理無緣。見圖。
圖 一個怪圈
信息化管理是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無法回避的必由之路,一定要狠下決心,破解這個"怪圈"。企業一把手應當成為真正的企業家、實業家,而不要做沉迷仕途的官員;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在矛盾面前,處理問題的潛規則有本質區別,前者以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為主要出發點,后者以個人升遷和人際利害關系為主要出發點。一把手要高瞻遠矚,運籌帷幄,事事掌握主動,不能甘心降格當疲于奔命的"救火員"。在一個濃厚官本位文化的社會環境下做到這點雖有難度,但不是做不到。
北京紫竹藥業總經理親自主持ERP項目,有人問她怎么會有時間,回答是:"我們公司責任分明,人盡其責,不是什么事都要找到我這里來處理;但ERP是關系公司生存與發展的戰略大事,我必須親自抓"。這時,有位記者過來請她介紹紫竹實施ERP的經驗,她找來辦公室主任介紹給記者,并不自己出面回答。如果每個企業的老總,都能意識到實現信息化管理是關系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大事,"實在抽不出時間"一定不再是一個問題。
綜上所述,ERP項目如果不是"一把手工程",必敗無疑。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ERP系統成敗的決定因素:一把手工程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3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