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首次應用QAD ERP,版本為MFG/PRO 7.2J;
1998年,ERP版本升級到8.5G;
2010年,ERP升級到eB2.1sp9;
2013年,ERP擬升級到2013EE版本;
……
以上是津普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普)與QAD二十年的合作歷史,是什么原因可以讓兩家公司合作如何之久,2013年11月14日,e-works記者帶著疑問在昆明的2013QAD大中華區用戶大會上,采訪了津普的董事兼IT總監王寶書。
津普董事兼IT總監王寶書
1990年,幾個有著知名外企生產經驗的年輕人,合伙成立了自己的電子廠——津普發展有限公司,王寶書便是其中之一。以前國外的企業都是把香港作為生產基地,因此成立之初,公司也只做來料加工,不久趕上了改革開放,便有機會在深圳開了一個工廠。
時至今日,津普已經從一個來料加工廠轉型為國際知名品牌的ODM廠商,主要生產經營電子琴、揚聲器、電子玩具和家用小電器,產品98%以上出口海外。員工已達2000多人,年利潤30億人民幣。公司總部位于香港,主要職責是管理兼貿易中心,深圳為生產基地。2005年津普通過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認證、2007年通過ICTI國際玩具行業協會認證和GSV認證。
金融風暴為何屹立不倒?
一路走來,公司的成長并不十分順利,九十年代,一場大火,燒光了深圳的貨倉。眼看著公司就要倒閉,沒想卻尋求到供應商的支持,“他們說,你們有信心重新做,我們就有信心支持你!”,于是津普信心滿滿地決定負債起步,2004年終于在深圳又重新建立了生產基地。而“信心”二字,在公司未來的發展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接著,2008年的到來,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說都是噩夢。先有最低工資調整、新勞動法的實施,后有金融危機,一下擊垮了不少中小企業,但是津普反而越做越大。究其原因,王董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按勞動法辦事。被新勞動法壓垮的企業,很多都是因為壓榨工人工資、不給加班費等,而津普很早就已經正規化了,公司在此以前就已經拿到了很多國內外的監管證書,例如玩具行業的ICTI標準,其中就要求企業嚴格按照勞動法辦事。因此,新勞動法的出臺對公司的影響不大。
2、和供應鏈上下游以及銀行關系融洽。金融風暴一來,嚴重打擊了供應鏈上的整體信心,供應鏈由最底層開始,逐層討債,只要一家討不到,整條鏈就會斷裂。但是九十年代的那場大火增強了津普在供應商和客戶心中的信心,他們并沒有向其追債。同時,和津普合作的幾家銀行,除了一家新談的銀行凍結了貸款以外,其他銀行都還在繼續放貸。因此,津普的資金鏈在那時算是比較穩定的。
3、信息化奠定了堅實的管理基礎。這是最關鍵也是最核心的。在同等規模的同行中,津普的信息化跑得最快,公司從郵件系統起步,并于1994年就開始應用了ERP系統。信息化的應用增強了企業內外部溝通,提升了產品質量和準時交貨率,為公司贏得供應鏈上下游的信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初識ERP埋下信息化種子
為什么公司的信息化會起步這么早?“這還得從工廠起步時說起”,王董回憶道,“公司最初是給一家香港的知名電子企業做代工。那時,我們租了它一棟廠房,有一次他們忙得趕不上交貨期了,就交給我們做了一部分產品,結果很讓他們吃驚,我們做出來的產品不僅能準時交貨,而且質量也很不錯,于是他就把其中一條最賺錢的產品線全部交給我們來做,津普就是這樣起家的。那個時候,那家公司就應用了一套類似于ERP系統的MRP系統,我們通過終端機接入他們的系統,我覺得這個系統很有用。”這是王董第一次接觸到企業信息化,從此也埋下了信息化種子。
千挑萬選結緣QAD
王董習慣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客戶的影響下,津普很早就已經開始用MRP,1994年,隨著公司的發展,他意識到ERP將是企業信息化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開始了為期幾個月的ERP選型。“當時公司就是用衛星進行連線,而且很多人甚至還不知道什么是光纖,買都買不到,只能從美國進口。我們公司的信息化是從我開始的,我就是信息化推動者”,用香港人的話說,王董以及他的合伙人們都是“紅褲子1”出身,屬于實干家,因此,學工程出身的他為了上ERP,特地又去報名學習了各種計算機課程。
當時連同QAD在內共有6家ERP軟件廠商進入了王董的視野。“QAD是其中最靈活的,進可攻退可守,可以適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王董這樣介紹QAD的靈活性,“其他的軟件功能都編得很死,如果用點餐來比喻的話,其他軟件是套餐,而QAD是自助餐。”
除了考察ERP的功能,他還考察了軟件所用的編程語言。因為通過培訓,他了解到Progress語言是一種非可視化的編程語言,符合4GL規范,具有高級語言的優點,沒有指針、類等概念,對數據庫操作也非常方便,而且它語法簡單易懂,比C語言等更接近自然語言,更符合人們的拼寫習慣。而QAD ERP正好是Progress語言編寫的。
最后,經歷了數月時間,王董還考察了軟件廠商自身的綜合實力,看過他們的業績圖,和合伙人一起討論過后,決定選擇QAD。
二十年應用我選對了
如文章開頭所述,QAD的ERP一用就用了二十年,“現在看來,我覺得選對了,當時看的其他5家軟件廠商現在都已經倒閉了”。津普的ERP應用是逐步完善的,這期間經歷了二次版本升級,最開始的版本是MFG/PRO 7.2J,財務和業務沒有集成;1998年,進行了版本升級 8.5G,財務和業務進行了集成,做了很多客戶化的開發,“我本身上過Progress的課程,所以我們公司IT部門的編程能力都很強,其中不少開發是我們自己做的,但是也導致了我們很久都沒有升級”。最后一次升級是在2010年,用的是2009SE版本,這次升級是依靠津普的力量自己做的。
同時,王董雖然身為董事,但是仍然堅持親自參加QAD的各種活動和培訓。從參加在香港舉辦的第一屆QAD大中華區用戶大會開始,以后的每屆雖然都在內地舉辦,公司的ERP運行也逐漸走上了正規,但是只要有時間,他一定會親自帶隊參加,一方面可以和其他用戶交流心得、參加培訓,另一方面也能看看QAD有哪些新動向。
津普主要應用了QAD的財務、物料管理、物流、倉儲和工作流等模塊。通過二十年的應用,不僅幫助企業規范了操作,控制了庫存物料、從而幫助控制了現金流、減少損耗、解決多訂少訂的問題(多訂報廢,少訂庫存積壓);同時也解決了企業決策問題。“我是拿著QAD系統的報表去開董事會的,它會告訴我哪個產品賺錢,與某個客戶的營運模式對我們是好還是壞。”
圖1 QAD應用系統截圖
最近,王董又對QAD的最新版本,2012EE的財務分析有興趣,準備升級到這個最新版本。同時也在考慮應用Qxtend,對企業內部的所有信息系統進行集成,進行一體化,做統一的接口。
圖2 2012EE的財務分析模式
“QAD,我選對了,”采訪結束之際,王董再次強調,“QAD系統的改進速度能夠匹配行業的變革速度。目前來說,QAD越做越好了。”
【津普發展有限公司】
津普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經營電子琴、揚聲器、電子玩具和家用小電器,產品98%以上出口海外。公司員工2000多人,年利潤30億人民幣。公司總部位于香港,主要職責是管理兼貿易中心,1990年在深圳建立了生產基地,2004年遷到目前更具規模的廠房。公司于2005年通過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認證、2007年通過ICTI國際玩具行業協會認證和GSV認證。
【關于QAD】
QAD 成立于1979年,我們的愿景是能夠為制造業打造專業軟件。許多全球企業選擇QAD是因為我們關注全球制造業并為多國提供支持。我們60% 的收入源自美國以外國家。今天,我們自豪地看到90個國家超過5500個制造商在使用我們的產品。
1 最初的“紅褲子”就是指影片中代替演員以防受傷的角色。早期的“紅褲子”很多是龍虎武師,在香港電影街備受尊崇。現在衍生到各行各業,“紅褲子”就可以理解成是在某一行業由基層做起的意思。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津普與QAD ERP的二十年姻緣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1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