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ac對于企業WLAN規劃到底意味著什么?
IEEE 11ac工作組終于完成了6年的艱苦研究,2013年12月底,最終版的IEEE 802.11ac—2013標準得到了批準。這個備受期望,具有高吞吐量的規范將推動國內無線局域網(WLAN)數據傳輸率達到千兆級別,最大速率接近 7Gbps。那么,11ac標準對于企業的無線局域網規劃人員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第一波和第二波將帶來不同的挑戰
短期內,我們將很難看到IEEE 802.11ac標準給產品帶來顯著影響。為什么呢?其實2013年中旬第一波802.11ac認證的Wi-Fi產品就已經開始出貨,但是針對最終標準的新認證測試最早要2015年才能啟動。在此期間,我們將會看到新的但未經認證的第二波消費級產品推出,例如在2014年CES上推出的華碩RT- AC87U路由器.
Aerohive Networks公司的Matthew Gast是《802.11ac:生存指南》的作者,他在其博客文章中提到,ac認證的第一波Wi-Fi產品很可能和第二波產品完全兼容。這是因為目前ac 認證的產品所設計的特性是基于該標準的3.0草案,在最近批準的最終標準中這些特性并沒有實質性的革新。
基于12月通過的最終標準的第二波11ac產品中的真正差異將逐漸出現。最值得注意的增加的功能是:更寬的160 MHz 信道,具有5到8個空間流的接入點(AP)以及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MIMO)。總之,這些改進能將最大數據速率從目前的1.3 Gbps提高至6.9 Gbps.
不要錯過第一波產品
在實際操作中,目前很少有企業真正需要每個客戶端達到7 Gbps的吞吐量。但是簡單的從802.11n標準遷移到第一波802.11ac標準產品就可以讓吞吐量提高兩倍。更重要的是,第一波11ac產品可以顯著增加無線局域網的容量,客戶端密度和范圍。例如,將11ac和雙頻段11n客戶端升級到5 GHz,就可以減少通話時間的競爭,并提高新舊設備的連接質量。這就是為什么企業應該利用正常的設備更新和已規劃好的網絡擴容,逐步將首波11ac接入到他們的無線局域網內的原因。
然而,當涉及到無線局域網客戶端的遷移時,企業無線局域網規劃人員控制權較少。自帶設備(BYOD)趨勢已經將第一波11ac客戶端帶入企業的無線局域網內;分析師預計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開始使用11ac標準, 2014年11ac客戶端將會迅速增長。當企業購買設備時,應該堅持買ac認證的Wi-Fi產品,最好是采用波束成形的產品。這樣就可以奠定基礎,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應用需求和更高密度的無線局域網。
為迎接第二波802.11ac-2013標準設備做好準備
將第一波11ac接入到現有的11n標準無線局域網需要一點規劃,主要是設計5 GHz的頻譜分配—使用更寬的40 MHz 和80 MHz信道,它們需要更高數據傳輸速率。在短期內,服務于11ac和傳統客戶端的少量11ac接入點較為分散,還不太可能占領后端的網絡基礎設施。此外,這些接入點還可以湊合著用于現有的1 Gbps以太網連接和以太網供電(PoE)。
然而,隨著11ac標準的客戶端、應用需求和用戶密度升級,第二波11ac標準接入點提供的優勢就會變得更受重視。企業中,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性能可以讓單個AP接入點同時處理多達4個客戶端(例如:一個4X4 AP可以同時服務四個單流智能手機。)升級將意味著新的第二波11ac標準AP接入點將具有支持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的新芯片組,但是這種投資更適合于高密度區域,這種高密度區域到時候會達到第一波容量的極限。
到那個時候,第二波11ac標準接入點會需要更多的電力,10 GB 以太網/ CAT6a回程鏈路和強大的后端基礎設施來避免可能遭遇的上游瓶頸。現在就為這些升級提前規劃,在未來兩到三年推出,這將讓企業更好地在2016年及以后準備部署企業級11ac標準產品第二波。
企業何時需要遷移到802.11ac?
IEEE 802.11ac的獲批意味著以太網的沒落。根據思科的Visual Networking Index顯示,Wi-Fi流量在2012年就已經占全球互聯網流量的49%,到2017年將占主導地位。鑒于802.11ac的千兆速度和擴展范圍,我們幾乎沒有理由再使用以太網了,至少對于網絡接入是這樣。
但是,遷移到802.11ac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整個遷移過程需要時間和詳細的計劃。你的企業準備什么時候遷移到802.11ac呢?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直到今天,Wi-Fi仍然主要是由支持各種速度和功能的舊產品組成的。正如圖表顯示,802.11產品在過去十年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每個無線接入點(AP)可以提供的最大傳輸速率和總容量都在穩定增長。
但是,如果我們深入觀察這個圖表,會發現還有另外兩個趨勢。

· 使用2.4GHz頻段的Wi-Fi產品和802.11n一樣都已經走到了生命盡頭。盡管Wi-Fi認證11ac產品必須支持向后兼容11n產品,但是,實現11ac的千兆數據傳輸速率的唯一方法是使用5GHz頻段。
· 每個新的802.11修訂都會產生兩波Wi-Fi認證產品。最終,802.11b后面是802.11a和802.11g,802.11n草案后面是 802.11n最終版。同樣,2013年年中推出的第一波802.11ac產品采用的是802.11ac草案,而第二波產品則可以支持更多的最終標準,并將于2014年開始,但是至少要到2015年才能獲得Wi-Fi認證。
下一步要怎么做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802.11n無線接入點足以滿足當今的帶寬需求。只要無線局域網流量仍然由電子郵件和Web以及文件共享為主,可以達到450 Mbps的3x3 802.11n無線接入點或者可以達到600 Mbps的罕見的4x4 802.11n無線接入點已經足夠用了。
然而設備的數量和每個設備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在Forrester研究公司最新的Q412調查中,51%的員工表示,他們同時在使用PC、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工作,預計這個數字將會很快增長到80%。這也就意味著,每個員工同時使用三臺設備工作的現象正在日益普及。此外,很多消費類電子設備、智能家電以及工業設備都將支持Wi-Fi功能。這種趨勢意味著,如今的無線局域網密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這也就驅動著對千兆無線接入點需求的增加。
此外,每個設備上運行的應用程序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吞噬著帶寬。Forrester的研究結果表明,企業的Wi-Fi設備正在從2013年 Kbps的電子郵件和Web流量向2015年Mbps的流媒體、移動VoIP和高清電視流量過度。同時,桌面虛擬化、瘦客戶端應用程序以及云服務的商業應用持續增長,這主要是受BYOD趨勢和對不需要信托或管理設備的商業工具的需求驅動的。
設備數量正在以百倍級別增長,同時每臺設備需要更大的帶寬,這樣很快就會超越802.11n無線接入點所能提供的能力。那時,802.11ac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有哪些期待
在低端市場,802.11ac可以讓電池供電的1x1客戶端(如智能手機)最大達到433 Mbps。在第一波產品中,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可以達到這個速度的兩倍甚至三倍(如圖表)。

而且,802.11ac還為支持該功能的設備提供多種千兆傳輸速率,包括80MHz和160MHz寬的頻道、245-QAM調幅以及理論上的4x4 客戶端和8x8無線接入點。在第二波產品中,支持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MIMO)的無線接入點可同時與四個客戶端通信,這樣又進一步增加了無線局域網的密度。第二波支持MU-MIMO的8x8無線接入點或許可以接近7 Gbps。但是,幾乎沒有客戶端可以超過1 Gbps或2 Gbps。超過的都是短距離、單室設備,比如高清電視和連接到他們上的流媒體設備。
什么時候遷移
在未來的一到兩年內,很多Wi-Fi客戶端會很自然地遷移到802.11ac(第一波產品),比如智能手機的兩年合同期滿就會更換,平板電腦的使用壽命一般為兩年,而筆記本電腦每三年會進行一個更新。員工購買并帶到辦公室的新的個人設備將越來越多地使用802.11ac。總之,這些趨勢將推動企業在 5 GHz提供更多的無線局域網容量,并且逐漸減少致力于服務2.4GHz客戶端的資源。
在無線局域網基礎設施方面,由于11ac無線接入點幾乎與11n的成本一樣,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再購買11n無線接入點了。雖然在第二波11ac產品成熟之前,企業可能不愿意對全公司的無線接入點進行升級,但是,所有通過正常的設備更新而升級的11n無線接入點都可能會被11ac無線接入點取代。此外,由于11ac可以支持更高的用戶密度,所以,一旦容量供不應求,就應該考慮部署11ac無線接入點。
最終,將有足夠多的支持MU-MIMO的客戶端,使得企業主動投資第二波11ac無線接入點,特別是在高密度服務領域。但是,在不久的將來,無論企業以何種理由購買Wi-Fi設備時,大多數企業都應該將第一波11ac產品作為第一選擇,然后逐漸將11ac產品融入他們的無線局域網,同時將客戶端用戶轉移到5GHz頻段。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