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界一直有一個理想,即“仿真驅動研發”。是指仿真在設計的最早階段就介入其中進行產品設計優化和迭代,減少物理樣機及試驗,從概念設計到最終驗證全過程驅動產品研發。“仿真驅動研發”模式不同于試驗驅動的串行研發模式,在后者,仿真是在試驗之后進行分析確認,仿真僅處于輔助地位,對研發能發揮的價值有限。而在仿真驅動的研發模式下,仿真是研發最重要的工具,對研發成本的節約和周期的縮短及產品創新作用巨大。
圖1 試驗驅動模式轉為仿真驅動模式
既然仿真技術如此重要,那么企業上馬仿真軟件,招聘仿真人才,進行仿真應用,一切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何來“理想”一說。搞仿真的人都知道,不是這么容易的事。實際上,仿真不僅僅是個工程應用技術問題,也不是一套軟件、一班人馬那么簡單。在中國,讓仿真技術充分發揮價值,更應該從體系化的角度去推進,核心則在于建立起“仿真驅動研發”的能力。
最近,精益研發體系創立者、安世亞太公司高級副總裁田鋒先生在其所著的《精益研發2.0: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工業研發》中,針對中國企業仿真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綜合仿真體系建設的方法。他指出,由于仿真體系本身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一些企業把仿真能力建設與軟硬件采購等同,忽略了作為“體系”的其他重要因素,包括人才培養、組織優化、流程改進、標準規范等的同步建設。缺少體系支撐的仿真技術沒有積累,仿真軟硬件閑置,仿真人員沒有持續發展,仿真能力的整體提升程度有限。基于此,田鋒先生主張通過綜合仿真體系的循序建設,真正獲得“仿真驅動研發”的能力。
仿真體系建設所蘊含的是研發的軟性能力建設,是軟硬件大量采購之后,企業研發發展的必然階段。那么,基于仿真能力核心要素的仿真體系都建設什么?從體系的角度,綜合仿真體系不僅包括軟硬件等設備,也包括仿真技術的相關運作流程和標準規范,還包括與組織和人員相關的其他能力要素。從人才與組織建設、技術標準規范建設、工具與方法建設三方面綜合考慮,制定長期規劃和建設方案。在技術方面,重點是仿真軟硬件建設和最佳實踐的獲取和積累。在流程方面,重點是仿真工作的流程、規范和標準的建設。在人才與組織方面,重點是適應仿真技術特點的團隊組織、考核激勵、人員培養和任職資格體系方面的建設。最終還應該形成支持綜合仿真的信息化平臺。
圖2 仿真體系建設
綜合仿真體系的可貴之處是,從社會技術體系角度觀察和研究一項工程技術的應用問題,從“研發軟性能力”建設方面,有針對性地給出了系統化的解決之道,并結合安世亞太多年的仿真技術咨詢和服務經驗積累,提供了具備實踐意義的方法——仿真體系成熟度模型。
圖3 仿真體系成熟度模型
產品創新的大勢,讓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仿真技術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企業仿真面臨的問題,并決定大刀闊斧大干一場。但問題在于,從哪開始呢?仿真體系成熟度模型的評估方法,給企業的仿真能力建設提供了一個提升的方向。
無論你的企業是仿真0基礎的菜鳥,還是仿真應用已卓有成效的典范,你都可以在仿真體系成熟度模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提升的目標和方向。仿真體系成熟度分為五個級別,分別是采納級、重復級、預測級、驅動級和引領級,分別從戰略、人才、組織、流程、規范、標準、選型、軟件、硬件和平臺等十個維度進行評價。這十個維度及關鍵要素,是一個企業要把仿真用好,真正能讓仿真發揮作用的十個關鍵能力要素。十大要素間相互關聯,形成了一套仿真應用的綜合評價體系,用以幫助企業找出短板、認清現狀,確定下一步努力的目標。企業可以長遠目標為指引,按照正確的節奏,分階段逐步完成仿真體系的進化。最終,企業的仿真能力將在這種進化過程中實現跨越式提升。
以仿真體系成熟度來評價,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的仿真應用成熟度都在一級或二級階段,補足和快速提升企業的研發能力,縮小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差距,我們仍有很多的功課要做。然而羅馬非一日之功,企業研發的整體能力建設也并非一蹴而就。此時,企業更需要依據科學的方法,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建設和實踐。精益研發的綜合仿真體系建設,以系統化的思維和科學的方法論,為當前企業仿真研發能力建設提供了有效和可行的路徑和方法。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仿真驅動研發,您注意“軟”能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