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以下簡稱ERP)中的業務單據,在日常操作中不無避免的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錯誤。在這里,總結為以下三點:
1.單據表頭錯誤;如:供應商(或客戶)或業務員選擇錯誤等
2.單據條目數量錄入錯誤;
3.單據條目單價錯誤;
即然發生了錯誤,那就需要去糾正。至于采取什么樣的糾錯手法,不同的系統有不同的方法,也各自有各自優勢。而處理方法無外乎統一反沖法或個個擊破法。大型ERP系統一般都是采用統一反沖法,原因很簡單:能用大型ERP系統的企業大部為大型企業或中型企業,這些企業的管理比較規范,對業務單據錯誤信息修改自然要求比較嚴格,不允許對原始單據直接修改,只可采用單據對沖做法。顧名思義,個個擊破法即是對以上所列的3項錯誤,采用不同操作方式,分別進行修改,一般小型ERP系統采用居多,主要面向的用戶為中小企業。這些企業一般財務要求不嚴格,重在錯誤處理簡便,對數影響面越小越好,允許對原始單據直接修改。
所謂要規范,便有失靈活;要靈活,便有失規范。對企業管理如此,對ERP系統更是如此。
統一反沖法,一操作便知怎么個回事,至于系統程序實現也比較簡單,這里就不再累述。在這里呢,就來談一談個個擊破法的系統實現及功能操作應該如何處理。
1.單據表頭錯誤處理;表頭錯誤一般多為選錯供應商(或客戶)、業務員、歸屬部門,單據備注等。業務員、歸屬部門、單據備注錯誤修改系統實現比較簡單,直接修改即可,不需要調整任何數據;而供應商(或客戶)的修改,需要動一番手腳,因為牽涉到稱客戶往來賬的調整。總體來說系統實現及功能操作還是比較簡單的。
2.單據條目數量錯誤處理;所有業務單據涉及數量錯誤,一律采用單據反沖的手法,沒有任何其它選擇。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系統系統實現機制(注:出庫數量大于庫存數量不允許單據過賬的限制),采購進貨及銷售退貨這些入庫類單據還好說,碰到采購退貨或銷售出庫這些出庫單據就難以處理了,索性不如統一思想,采用一致做法—單據反沖法。
3.單據條目單價錯誤處理;大部分系統(采用移動加權平均計算成本的系統)是不提供單價修改的功能,一旦單價的修改就需要重新計算該單據日期之后所有單據的成本。涉及數據量比較大(不同的數據庫設計,會有所不同),如果業務量比較大的ERP系統更是難以控制重算過程中的突發事件。雖然難以實現,總歸是有方法可以實現,這里就談一談如何實現業務單據條目單價修改。不同人,不同的系統可能有不同的做法。我所提倡的做法是:先修改單價,同時糾證供應商(或客戶)對應的客戶往來賬款,然后重新入賬本期所有單據;
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做,我給出以下解釋:首先,修改單價與糾正客戶往來賬,只會對單一的單據和供應商(或客戶)的往來賬有所影響,單不會影響整套系統數據的準確性,唯一不準確的地方就是修改單據日期以后單據的成本存在微小的差異,總體來看還是正確的,這時統計銷售單據利潤同樣會有微小的差異。然后重新過入賬本期所有單據,這一步操作影響面比較大,基本上本期的所有數據要重新計算,而且所有操作員要停止對系統的任何操作,一旦重算過程中出現錯誤,整套賬就會錯,所以執行這一步的時候要相當慎重。你可能會問,即然重算所有單據有這么大風險,為什么不只重算修改日期之后的單據,或者只重算對成本有影響的單據;主要是因為程序實現較前種情況復雜的多,要做大量的單據標示和數據推算,在程序執行效率、運算量方面依然不低于前面的做法。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自然要采用前者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1941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