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應鏈可視化定義及它的必要性
要實現企業供應鏈的優化,提高供應鏈運作的協調性關鍵是推廣信息技術,實行可視化。從國外發展的情況來看,供應鏈運作及管理的發展基本經歷了從基礎性的業務執行、數據采集/內部可視化、數據連接性、供應鏈可視化以及復雜的供應鏈管理決策支持等諸多階段。從多家權威機構進行的調查分析結果來看,當前我國企業供應鏈運作發展尚處于業務執行和數據采集/內部可視化之間,供應鏈運作管理的效率尚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如此看來,要做好供應鏈運作,首先就要做到供應鏈可視化。那何謂供應鏈可視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公司有100個顧客,執行訂單需要發往1000個供應商。可視化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給這1000家供應商和客戶一起看訂單執行狀況,可以隨時監控訂單的變化情況,進而決定必要的安全庫存。同時,該平臺還可以經過一段時間后對客戶需求的周期性和季節特點進行分析幫助企業決定采購、生產和供貨等。
“法制建設滯后,市場監管不到位是物流企業誠信缺失的關鍵因素。”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李毅學說。
這個平臺是由EDI、條碼技術、RFID、信息技術、EAI、電子商務、GPS、GIS等技術共同搭建而成。
完善的供應鏈可視化流程,究竟能為企業解決哪些問題,或者說帶來哪些管理的提升?來自AMR研究公司的數據表明,需求可視化5%的改進能夠帶來訂單執行10%的改善。一旦供應商將其用戶的消費方式可視化,信息反應期周期就能縮短;同時,還可以平衡生產和運輸能力,并極大地縮減庫存。而中國企業的信息管理中存在著許多“黑洞”,特別是制造業及零售業更需要有效地管理需求及供應鏈。為此,實施供應鏈可視化可以明顯幫助企業建立與供應商之間更為優化的電子商務整合,并能夠在企業商務流程中實現端到端的可視化,從而更為有效地監控業務運營。
2 實施供應鏈可視化的弊端
雖然供應鏈可視化有很多益處,但是它也有弊端。
首先,成本是最大的問題。要想完全實現供應鏈可視化往往要花費大量成本,而很多中小企業由于預算少、力量薄弱,因此在選擇產品的時候會傾向于簡單易用的低端產品和方案。結果亂七八糟的低端軟件成堆往公司服務器端及客戶端安裝,本身中小型企業專業IT技術人員就少,以致于某個軟件受本地電腦WINDOWS平臺的不穩定性的影響,使軟件根本無法正常運行。
其次,要想實施供應鏈可視化,關鍵還是靠人操作,而我國信息化人才缺乏,除電子產業外,許多制造企業對于信息化應用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問題。這就關系到對于人員培訓的問題,而培訓往往會給企業增加額外的支出,如果不培訓,企業現有人員又無法實現可視化的操作及系統維護。除了員工的培訓,對管理層的培訓更加重要,因為這涉及到決策的問題,能不能高效的運用可視化,還是要看管理層的決策手段。
再次,實施供應鏈可視化須使供應鏈上各個節點都有較高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每個企業之間信息交流模式還必須兼容,但在現實中,雖然企業中信息程度比較到,但是各個企業之間有時卻并不兼容,這在信息交流上往往會產生障礙,而每個企業并不想更換自己的系統,如果更換必然帶來巨大的成本。
最后,企業必須對系統經常性地維護,如果不維護,系統中有一步出了差錯,可能導致所有數據的錯誤,如果維護,又是一個不小的成本。
3 可視化運作包含內容
要實現供應鏈可視化運作就需要運用以下關鍵的信息技術: EDI、條碼、RFID、EAI、電子商務、GPS、GIS等。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供應鏈可視化內容及其必要性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1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