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面臨的商業環境正在快速變化,傳統的信息流程由于提供的數據不正確或者提供的信息不及時,往往不能滿足企業管理者的需求。傳統的信息系統不能為企業管理者的快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商業智能是一種解決方案,它可以搜集、理解和轉化數據為制定決策提供支持,從而改善商業運作效果。商業智能可以改善企業的全方位決策,通過提供正確和實時的數據,企業很多的問題可以在沒有發現之前解決掉。隨著國內企業的發展,它們對商業智能系統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商業智能目前包含以下的元素:信息技術、財務管理、商務分析和市場營銷。它可以搜集、分析、發布和執行商業信息,從而達到盡快的解決管理上的問題和快速制定高質量決策的目的。雖然商業智能功能強大,但是它和其他IT項目一樣,項目實施失敗的概率很高。
Robert.N.Charetee在《實施風險管理最佳實踐》一文中寫道:幾乎有30%的IT項目在為完成之前就被取消,有45%的IT項目成本超出了原始預算的175%或者更多,僅僅有25%的IT項目能在預算內按時完成。商業智能項目在IT項目中是比較有難度的,由此可以。在預算內按時成功實施商業智能項目的要少于25%。如何提高實施商業智能項目的成功率,是項目利益相關者關心的問題。
國內對商業智能項目實施風險的研究還比較少,分析商業智能項目實施風險因素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解釋結構模型概述
ISM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模型是美國J.沃菲爾德教授于1973年為分析復雜社會經濟系統的有關問題而開發的一種系統方法。當分析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時,為了降低難度,我們需要對系統進行分解,確定系統的組成要素,然后對各要素進行分析,明確要素之間的關系,最后達到分析復雜系統的目的。解釋結構模型(ISM)就可以分析系統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和結構,它主要是采用數學圖論中的關聯矩陣原理對復雜系統中各要素進行分析。最后構建一個反應系統中各元素層級和關系的結構圖。透過結構圖,我們就可以對系統內部各元素之間的關系和元素層級有一個直觀明確的把握。
解釋結構模型在實際環境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現在不僅僅限于分析復雜社會經濟系統,還可以應用在自然科學的眾多領域。只要是分析系統中元素之間的關系問題,都可以考慮采用解釋結構模型。
運用解釋結構模型分析系統問題,需要按以下的步驟進行:1)組織實施ISM的小組;2)確定要分析的問題;3)通過專家調查等方法,確定影響要分析問題的關鍵因素;4)確定各關鍵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并以此構建鄰接矩陣;5)對鄰接矩陣進行計算,構建可達矩陣;6)對可達矩陣進行級間劃分,然后對可達矩陣進行重排序;7)根據重排序的可達矩陣,構建結構模型;8)根據結構模型,構建解釋結構模型。
2 解釋結構模型構建
2.1 導致商業智能項目失敗的關鍵因素
商業智能項目投資大,開發周期比較長,復雜程度高,同時對于商業智能團隊成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導致商業智能項目失敗的因素很多,試圖分析所有的因素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必要的。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然后結合專家調查法,最后總結歸納了以下13個導致商業智能項目失敗的關鍵因素,同時引入了一個要分析的問題,編號S0(如表1所示),同時列舉了各關鍵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如表2所示)。
表1 導致商業智能項目失敗的關鍵因素
表2 各關鍵因素的相關性
2.2 構建鄰接矩陣和可達矩陣
假設aij是鄰接矩陣A的元素,鄰接矩陣A表示系統中各個元素之間的連通關系。aij等于1,表明系統元素Si和Sj直接連通;aij等手0,表明系統元素Si和Sj不直接連通。在表2中,單元格為1表示行元素可以和列元素直接連通;單元格為空的表示行元素可以和列元素不直接連通。由表2確定的各關鍵因素的相關性,可以建立鄰接矩陣A。
可達矩陣表示系統中各元素直接和間接的連通關系。假設bij是鄰接矩陣R的元素;bij等于1,表明系統元素Si和Sj直接或者間接連通;bij等于0,表明系統元素Si和Sj不能直接或者間接連通。計算鄰接矩陣A的可達矩陣R.方法足用A與單位矩陣I作基于布爾代數的冪運算(規則為:0×0=0,0×1=0,1×0=0,1×1=1;1+0=1,1+0=1,1+1=1,0+1=1),一直到m滿足下式的最小整數。
R=(A+I)m+1=(A+I)m(1≤m≤n-1,n是矩陣A的階數)
當系統元素比較多時,可達矩陣R可以用MATLAB編程來計算,下面是MATLAB7.10算出的可達矩陣R。
在對可達矩陣R進行級間劃分之前,必須要進行可達矩陣的強連通子集劃分。當系統元素Si和Sj滿足Si能到達Sj,且Sj能到達Si時,就表示它們具有強連通的關系。如果可達矩陣存在強連通子集,則要對矩陣進行壓縮處理。對照可達矩陣R。不存在強連通子集,可以進行級間劃分。
對于系統元素Si來說,將其可達元素構成的集合定義為Si的可達集R(Si);將可以到達Si的系統元素集合定義為Si的前因集A(Si)。最高級元素集定義為R(Si)=R(Si)∩A(Si)?蛇_矩陣R進行級間劃分的方法。就是首先找到最高級元素集合。然后把該集合中的元素從原始的可達矩陣R中去掉,再利用求最高級元素集的方法,求出次一級的元素集,下面依次類推。例如,從可達矩陣R中,可以得到S0的可達集R(S0)={S0},S0的前閃集A(S0)={S0,S1,S2,S3,S4,S5,S6,S7,S7,S9,S10,S11,S12,S13},由于R(S0)=R(S0)∩A(S0),所以最高集元素集為{S0},也即第一層L1={S0}。同理可以得出L2={S4,S5,S6,S10}和b={S1,S2,S3,S7,S8,S9,S11,S12,S13}。最后,結合可達矩陣層間劃分關系,對鄰接矩陣A進行重新排序,重排序的鄰接矩陣設為A'。
2.3 構建結構模型和解釋結構模型
由上可知,商業智能項目失敗因素可以劃成3個等級。根據重排序的鄰接矩陣A'可以方便的畫出商業智能項目失敗因素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從結構模型中,我們可以直觀的分析出系統各元素之間的層次關系。
圖1 商業智能項目失敗結構模型
為了構建解釋結構模型,需要從表1中查出編號代表的實際因素。然后把結構模型中的相應編號替換成其代表的真實因素即可。商業智能項目失敗解釋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商業智能項目失敗解釋結構模型
3 商業智能項目失敗解釋結構模型分析
從圖2中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商業智能項目實施失敗因素之間的關系和結構。由此可以知道,影響商業智能項目實施成敗的關鍵因素很多。項目規劃和需求不符,項目利益相關者責權不明確,對業務需求分析不到位和項目分配資源不足是導致商業智能項目失敗的之間原因。處于解釋結構模型最底層的因素是導致商業智能項目失敗的根本原因。為了提高商業智能項目實施的成功率,企業或者商業智能開發團隊應該共同關注這13個關鍵因素,特別是解釋結構最底層的9個根本因素。
從圖2中可以得到以下啟發:
1)影響商業智能項目實施成敗的因素很多,但是企業或者商業智能開發團隊應該共同關注這13個關鍵因素,特別是解釋結構模型最底層的9個根本因素。對關鍵因素進行管理和控制,可以提高商業智能項目實施的成功率。
2)企業員工缺乏商業智能知識,是導致商業智能項目實施失敗的一個根本因素。商業智能項目是信息技術、商務分析、財務管理和營銷等知識的有機整合。缺乏對商業智能基礎知識的了解,在理解和操作商業智能系統時出現問題。企業或者項目團隊應該要加強對這方面知識的培訓。
3)企業數據庫規劃和設計不合理,會導致在規劃和設計商業智能OLAP多維數據集時出現很棘手的問題。在商業智能項目中,數據的提取、清理、驗證和整合是很消耗資源的,如企業數據庫規劃和設計不合理,導致很多無效或者臟數據,將會提升項目的復雜程度,開發人員可能對企業數據庫的結構一知半解的,那么構建的項目和企業的需求當然會不符,這將導致項目的失敗。
4)企業流程管理混亂,就會導致在需求調研時,調研人員搞不清企業實際的業務流程,這對于后面的項目規劃和設計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另一方面,企業流程不規范,往往導致多頭領導或者其他責權不明確的問題,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會出現踢皮球的現象。
5)針對企業員工流動嚴重的問題,企業高層應該要和人力資源部門通過開會的方式盡快確定補救措施,這個問題不但對項目實施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也影響企業實際的業務活動和下作效率。人力資源部門應該首先明確員工流動嚴重問題的根本元素,是待遇問題還是缺乏人文關懷問題,然后盡快拿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6)高層管理者對商業智能項目的高度支持和重視,對于項目的成功實施來說意義重大。一般而言,高層管理者不通過正式的方式表示對項目的高度支持和重視,企業很多部門對項目的配合效果就會打折扣。高層不重視的話,開發團隊想為項目申請更多的資源就不太現實,往往導致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開發團隊在需要一些信息時。也會因為沒有被授權而受阻。
7)項目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有效溝通也很重要,一般而言,很多問題都出現在溝通問題上。商業智能團隊的成員應該要加強溝通技巧的學習。要想從不同的人那得到需要的信息,團隊成員需要用對方易于理解的表達方式來溝通,如果涉及到很多專業術語的話,溝通效果自然不高。
8)企業需求不斷變更,這是一個常態。商業智能項目實施需要一定的周期,調研時的某些需求到實施可能會變化。另外,在調研時,很多的訪談對象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實際需要什么,提供的需求的正確率當然不高。當在后面看到實際的產品時,感覺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產品。針對這個問題,項目應該采用原型或者敏捷開發方法,在初期開發出一個系統原型,讓企業員工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然后提出修改意見,通過幾次迭代,制度一個比較合理的需求報告,然后要和企業負責人就需求達成一致意見。最后,一旦需求定下來,就不要輕易更改。還一個需要提出的是,在調研時,不能讓企業員工隨意提出需求,因為很多員工在提出需求時不太考慮能否實現的問題,而且他們的需求往往變化很快。
4 結束語
商業智能可以為企業管理者和知識型員工提供快速實時的數據支持,同時滿足企業快速決策的要求。商業智能項目實施成功與否與很多的因素有關,通過解釋結構模型對商業智能項目失敗因素的分析,可以讓企業和商業智能團隊抓住項目實施成敗的關鍵因素.通過加強對關鍵因素管理和控制,提高商業智能項目實施的成功率。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基于ISM的商業智能項目失敗因素分析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393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