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應用已經被國人普遍接受之后,許多企業便開始關注自己的上游,供應商的管理水平了。因為企業常常在平衡自己內部資源的時候,往卻會被上游供應商的管理所打亂,以致造成訂單延遲,生產缺料比比皆是。追根溯源均以“傳統購銷環節”所為。信息不對等,大企業在高速信息公路上跑,中小企業在羊腸小道上行。為此付出的代價不僅是大企業,還有供應商本身,由于信息不暢通,導致供應商的資源,長期為下游大企業“備貨”占用,以致嚴重地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影響企業的發展乃致生存。
然而在推崇文明的今天,如果說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管理,是為了滿足客戶,降低成本,而企業外部的供應鏈管理,更多的是一種社會意識:公平、公正、公開,互惠互利共求發展,建立陽光環保的制造生態鏈。顯然要實現這個夢想,需要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實施好企業自己的ERP系統,提高企業內部信息溝通能力;二是建立公共的商務交易平臺,提升企業外部信息溝通能力。目前,這兩個條件對多數大企業沒有問題,而對正在成長的中小企業,既要建立企業內部的ERP,又要完成外部的供應鏈管理,無論是從人才、資金、管理水平都是不可能的。
其實無論是大企業和它上游的供應商都是被栓在同一個供應鏈上的“群體”。站在大企業的角度,既要兌現客戶的承諾,又要溝通上游的供應商;如果沒有供應商的支持,要快速地應對終端市場,也是不可能的;而站在中小企業的角度,面對著市場的壓力,既要生存又要求發展。所以實現以大企業為盟主,帶動中小企業一起發展的企業聯盟,建立“以龍頭企業拉動上游供應商”的公共的供應鏈平臺,讓企業聯盟彼此在供應鏈平臺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服務于客戶,造福于社會。因此如何通過SaaS模式,建立公共的供應鏈管理平臺,集中快速地溝通多方信息,消除“傳統購銷環節”上的問題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
1.認知SaaS模式
SaaS(Software-as-a-service)直譯為軟件即服務,又稱軟營,或軟件運營。它是基于互聯網提供軟件服務的軟件應用模式。作為一種在21世紀開始興起的創新的軟件應用模式,圖1所示,它應用是軟件科技發展的最新趨勢。
圖1 SaaS模式
圖1 SaaS模式,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L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系統軟件即服務(SaaS)和客戶端四部分。
(1)SaaS模式的工作原理
客戶只要按照自己的需求,通過互聯網向軟件運營商定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按定購的服務時間向軟件運營商支付費用,只需要在客戶端,通過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甚至是一個終端機就能獲得軟件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例如人們最熟悉的應用電子郵件。
(2)SaaS模式的特點
降低企業的應用門檻,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公共的社會化的平臺服務。傳統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要進行軟件、硬件的環境建設,是要花費高額的人力、技術、資金的。硬件環境包括基礎設施和平臺的建設;軟件環境包括系統軟件和客戶端的建設。而且最令企業困惑的是一旦系統運行,企業需要建設一支IT團隊,對基礎設施即服務(L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系統軟件即服務(SaaS),這個團隊太專業了以致無法駕馭。
回歸專業,做自己的事業。觀察SaaS模式中,人們發現,對于客戶而言,除了PC機和手機是自己的以外,其它都是與企業無關的。假設LaaS,PaaS,SaaS是公共的社會化的,則讓技術回歸專業,服務面向公眾。則企業不必考慮信息化的建設,IT團隊建設等等問題,只要關心企業運營就可以了。
SaaS是全方位的,不僅有硬件、軟件、多平臺的技術服務,還有多行業的,社會的,公有的,私有的等等服務,還包括中小企業內部管理(ERP)基本功能性的服務,辦公自動化(OA)服務、客戶關系管理(CRM)服務,供應鏈管理(SCM)服務等等。
SaaS模式不僅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幫助中小企業實現內部信息化,還可以作為公共平臺,敏捷地實現多企業間的信息互聯,使企業間供應鏈級的協同作業成為可能。
2.典型的SaaS供應鏈管理平臺應用
“基于SaaS敏捷供應鏈管理平臺的應用”是以海信科龍集團容聲塑膠公司(為龍頭企業,即企業盟主)發起的;利用天劍SaaS平臺(全企網)作為公共的供應鏈管理平臺;由廣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提供技術服務的,佛山順德區經濟促進局的科技創新項目。
項目的初衷是,在海信科龍集團容聲塑膠公司成功實施ERP和理順企業內部供應鏈的情況下,并在國內國際業務發展較好的同時。深感到上游供應商的管理,已經成為自己發展的一個頻頸。迫切希望與上游,上百多家的供應商,共同建立聯盟,即供應鏈伙伴關系。然而這一設想遇到了兩個障礙,一個是要幫助上游的供應商建設ERP系統,二是要建設公共的與供應商協同作業的供應鏈平臺。前者如果用傳統的ERP建設,無論是技術、資金、人才都是不可能的,但SaaS ERP是可行的,這時正逢順德容桂政府推行兩化融合項目,天劍的SaaS ERP消除了這一障礙;后者天劍的SaaS供應鏈管理平臺,又消除了另一個障礙,如圖2所示。
圖2 SaaS 供應鏈管理平臺
首先圖2,描繪一個完整的產品的供應鏈,其中有A 、B、C三個網絡節點。它們包括材料供應商、制造企業(龍頭企業)、銷售企業(經銷商)和終端客戶之間的協同關系。下面詳細分解供應商與龍頭企業,即A網絡節點的供應鏈管理平臺的應用技術。其它網絡節點的應用,均可以參考該節點的應用技術。
(1)供應鏈管理平臺的工作原理
按市場經濟,由市場拉動的運作的規律,首先是由終端客戶向上游經銷商提出需求的,再由經銷商向上游龍頭企業提出需求,最后由龍頭企業向它的上游多家供應商提出需求。而商務交易是反向的,由供應商開始逐步向下游一次次地推動商務交易。
A網絡節點,供應鏈上的應用是多功能的。首先龍頭企業ERP平臺與SaaS供應鏈管理平臺無縫鏈接,準確地傳遞“需求計劃”; SaaS供應鏈管理與供應商的SaaS ERP無縫鏈接,并處理“需求計劃”后,并將龍頭企業的交易信息快速地傳遞到供應商的SaaS ERP;僅當雙方成功地完成電子商務交易后,SaaS供應鏈管理記錄交易信息,提供對賬信息。
觀察圖2,供應鏈平臺上存在著三類信息服務。
需求計劃信息服務。平臺服務快速地鏈接龍頭企業需求計劃信息與供應商供應信息,并處理,這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技術。
訂單管理信息服務。平臺服務通過訂單信息,在線鏈接龍頭企業與供應商合同信息,并將龍頭企業的采購訂單轉換為供應商的銷售訂單。
商務交易信息服務。平臺服務鏈接供應商的發貨信息和龍頭企業的接收信息,在供應鏈上透明了商務交易的信息。
(2)供應鏈管理平臺的特點
供應鏈管理平臺的主要特點是信息溝通,在線溝通需求計劃信息、在線溝通商務交易信息,其目的是實現商務交易的速度,信息透明度,從而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圖2 SaaS模式包括天劍的供應商SaaS ERP平臺服務和SaaS供應鏈管理平臺服務,而龍頭企業的惠特ERP,本系統應用需要進行異構系統的開發,實現供應鏈管理的無縫連接。
3.SaaS供應鏈管理平臺的應用模式
在圖2中A 、B、C的三個網絡節點。其中A與B節點均是電子商務中的典型的企業與企業(B to B)商務模式,而C節點則是企業與客戶(B to C)商務。基于SaaS敏捷供應鏈管理平臺應用模式(簡稱:平臺應用模式),是本課題主要研究A節點。圖3,平臺應用模式是由中小企業(供應商)ERP系統,供應鏈管理,龍頭企業ERP系統三部分組成的。平臺的應用模式是由龍頭企業的需求計劃“拉動”的。
圖3 SaaS 供應鏈管理平臺應用模式
(1)平臺應用模式的工作原理
在線需求計劃管理。當龍頭完成企業內部的MRP運算后,便輸出“采購需求計劃”;該計劃作為供應鏈管理平臺,中心工廠(或稱虛擬企業)運算的輸入,此刻供應鏈管理平臺可以動態地挖掘供應商的(ERP)的“庫存可用量”,并計算出“可供應量”,該數據可提供給龍頭企業編制“采購訂單”。
聯動的訂單管理。傳統的ERP應用,在采購訂單確認后,硬拷貝出來,由人工傳遞給供應商;供應商再將其訂單數據,輸入到自己的ERP系統作為銷售訂單使用。然而供應鏈管理平臺可以自動獲取龍頭企業被確認的采購訂單,并轉換為供應商的銷售訂單。
準確無誤的商務交易。依據商務規則:供應商按照銷售訂單發貨,龍頭企業按照采購訂單入庫。由于供應商依據銷售訂單發貨,而發貨單(在訂單轉換時)遺傳了龍頭企業的采購訂單號。這樣當物流公司送貨至龍頭企業后,龍頭企業可按回采購訂單入庫。此時應該完成一個完整的,由龍頭企業拉動的業務過程了。但是供應鏈管理平臺還可以自動抓取采入庫信息與轉換前的采購訂單對賬,在供應鏈管理平臺上發布商務交易處理信息,通過該信息平臺上的所有供應商都可以掌握,準確無誤地商務交易。
(2)平臺應用模式的特點
平臺快速地響應龍頭企業的需求信息,并在線鏈接供應商的產品信息,動態處理這些信息后及時地向龍頭企業提供指定供應商的“可供應量”信息。改變了傳統的,線下,需求與供給信息斷裂,造成的多方處理,信息不對等,造成供應鏈成本高的問題。
公共平臺應用的概念,使得龍頭企業與供應商在供應鏈節點上都是平等的。改變傳統的因信息不對稱,供應商只能被動地接受龍頭企業需求計劃,以多生產,積壓庫存的方式,來滿足龍頭企業的需求。而公共平臺以平等的、互惠互利、信息共享的心態協同作業,共求發展。
平臺為供應商提供SaaS進銷存管理服務,銷售訂單管理服務,甚至應收款服務;如果順著其業務流程,可向物流服務,網上銀行服務伸展,最終形成企業的完整業務服務,即多平臺配套服務。
以企業運營為前題的完整的平臺配套服務,包括政府招投標、貸款融資、信用認證、網上銀行、倉儲配送、市場開拓、教育培訓等。當平臺云集大量的企業后,與之配套的服務行業隨之進入,例如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融資貸款、倉儲配送、教育培訓、技術支持等服務。最重要的是由供應鏈管理平臺SaaS牽引的配套服務,將對社會文明與進步起到促進作用。
4.SaaS敏捷供應鏈管理平臺應用的價值
SaaS敏捷供應鏈管理平臺應用的價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改變傳統分散的供應商的購銷環節,將企業之間的購銷關系鎖定在特定的公共的供應鏈平臺上。即通過SaaS供應鏈管理平臺,有機地、相互依賴地鏈接在一起,協同共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交易。
(2)改變傳統的由制造業龍頭企業牽頭搭建融合上下游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平臺,建立公共的SaaS平臺,即第三方供應鏈管理平臺,開放性、安全性、公平性有效地保障了供應鏈上各企業間的合作,延展性和通用性。
(3)有利企業標準管理模式的建立與復制。由標準的應用復制出多個供應鏈群和供應鏈網,從而形成規范的市場規則,形成生態的供應鏈網。
(4)有助于企業供應鏈結構轉型,形成以龍頭企業帶動其上游供應商發展的動態聯盟。通過SaaS供應鏈管理平臺,實現“由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構成的物流網絡。”,使供應鏈上所有的企業相互作用,互相依賴,協同作業,共同發展,強調平臺服務社會化。從而創新高端服務行業,幫助企業進步。
(5)提高供應鏈的管理水平。實現“在滿足一定的客戶服務水平的條件下,為了使整個供應鏈系統成本達到最小而把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組織在一起來進行的產品制造、轉運、分銷及銷售的管理方法。”,強調提升客戶的服務質量,將對客戶的服務落實在產品完整的供應鏈系統中,直至落實到每一個節點上。
(6)提升供應鏈的應用價值。據研究:“有效的供應鏈管理總是能夠使供應鏈上的企業獲得并保持穩定持久的競爭優勢,進而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統計數據顯示,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實施可以使企業總成本下降20%左右,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按時交貨率提高15%以上,訂貨到生產的周期時間縮短20%~30%,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生產率增值提高15%以上。”
5.平臺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目前SaaS供應鏈管理平臺應用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的問題:
(1)認知問題。SaaS的應用在國外已經較為成熟,但是在我國還處于新生事物,僅被信息技術業界認知,然而它的應用對象是廣大企業,或軟件系統使用者,他們不熟悉,甚至不知道,所以推廣SaaS的應用還需加強教育。
(2)社會服務問題。計世資訊認為SaaS是未來10年軟件產業發展的新方向。2008年SaaS市場規模達到198.4億元,其中管理型軟件運營服務(SaaS)市場規模為7.9億元,市場增長率為75.6%。首先在我國需要認知軟件運營服務(SaaS)價值,使的該類服務具有利潤空間。嚴格地講軟件提供商與軟件運營服務商應該分開運營。實現明確的專業分工,從而提高服務質量。
(3)網絡安全問題。在SaaS推行時,許多供應商和企業都擔心自己的數據安全與保密問題。這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有政府、社會與法律問題,所以軟件運營服務商首先以誠信的姿態,運用法律制約自己的行為,來消除供應商與企業的顧慮。
(4)平臺操作問題。由于SaaS是依賴Internet網絡運營的,所以平臺快速的運行,簡單易行的操作與業務流程,高效的商務交易信息傳遞,是吸引供應商和企業的最佳方法。
(5)服務質量的問題。當大量的供應商進入了SaaS平臺后,則SaaS的服務質量是致關重要的。而從事SaaS的人員要求既要懂企業業務,又要懂IT技術的復合人才,所以該服務行業的門檻比較高。但是在我國對服務行業的價值認同不高。因此作為高端服務企業,它的投資是隱形的,不可以顯性的設備來對比的。這樣該行業的興起,發展還待在認識。
5.結論
順德地處珠三角腹地,是家電、家具、涂料等產品的制造業重地,中小企業星羅棋布。因此佛山順德經濟促進局 “基于SaaS模式的敏捷供應鏈平臺”的科技創新項目,以龍頭企業為盟主拉動多供應商,在公共的SaaS平臺上,實現企業間的互聯互動,在順德將起到非常突出的示范作用。SaaS模式的成功應用,對順德的經濟轉型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并我國的高端服務業的興起,開啟一扇充滿智慧的大門,走出一條不斷地創新之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