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e-works總編 黃培
一、企業績效管理簡述
1、企業績效管理的理念
績效管理不僅是人力資源范疇里的績效管理,也是面向決策、面向供應鏈的績效管理。
企業績效管理(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有兩個詞,一個是BPM,一個是EPM。這里統一叫做EPM。它主要針對一致的、可識別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對業務績效進行衡量和分析,以支持業務績效的分析與管理,以業務流程改進為核心,指導用戶完善決策過程,使戰略執行更加有效。
這個過程的第一步就是設定目標,然后是制訂模型,衡量與分析,分析和報告,優化,最終形成持續的改進(如圖2所示)。
圖2 企業績效管理的流程
2、企業績效管理的必要性
無論企業處于何種發展階段,績效管理對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冃Ч芾韺μ幱诔墒炱诘钠髽I尤其重要。沒有有效的績效管理,組織和個人的績效得不到持續提升,組織和個人就不能適應殘酷的市場競爭的需要,最終將被市場淘汰。
不妨打個比方:小企業像騎自行車,很隨意;中型企業像開汽車,有時開在公路上,有時開在原野上;而大企業必須在軌道上運行,一出差錯就可能發生火車事故。
企業實施績效管理的必要性還體現在:
保證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冃Ч芾砟艽龠M和協調各個部門以及員工按著企業預定目標努力,形成合力,最終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完成,從而保證企業近期發展目標以及遠期目標的實現。
促進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的優化。通過績效管理,各級管理者可以從公司整體利益出發,在各方面不斷進行調整優化,使組織運行效率逐漸提高,優化公司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
促進組織和個人績效的提升。績效管理通過設定科學合理的組織目標、部門目標和個人目標,為企業員工指明了努力方向,促進組織和個人績效的提升。
3、企業績效管理的發展
企業績效管理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大階段,其管理工具分別是財務指標分析、KPI指標體系、平衡計分卡。
最開始流行的是財務指標分析。那時候的企業更關注資金活動,注重收集那些傳達財務信息、說明資金活動、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成果的經濟指標。這些財務指標可以通過企業的財務報告中的數據進行計算。
后來有人提出了KPI指標體系。企業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
現在時興的是平衡計分卡,其核心思想是通過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發展四個方面的指標之間的相互驅動,展現組織的戰略軌跡,實現績效考核——績效改進以及戰略實施——戰略修正的戰略目標過程。它把績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組織的戰略層面,使之成為組織戰略的實施工具。
圖3 平衡計分卡的四個指標: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發展
早期的企業只為股東利益服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企業不能單純追求財務指標。績效管理還應該包括客戶滿意度的提升、員工學習提升、內部管理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想把績效管理真正落到實處,必須要依靠信息化的支撐。
隨著中國制造業企業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企業建立起包括ERP、PLM、CRM、SRM等系統在內的、具備初步繼承功能的信息管理體系。這為企業實現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的關鍵是,如何利用好已有的信息系統,幫助企業提高經營績效。
結合績效管理理念的最新發展,對企業績效進行信息化管理成為中國制造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優先發展方向,包括對企業信息和經營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和深度挖掘,建立并評定公司、分公司、部門和職員等的績效體系等。二、企業績效管理信息化的應用
1、企業績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層次
企業績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層次由高到低依次是:戰略層、業務分析層、基礎層。
圖4 平衡計分卡的四個指標: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發展
戰略層:幫助公司制訂戰略目標和關鍵績效指標,衡量目標實現的進展。這種運用與平衡積分卡相結合,確保財務和非財務指標都能考慮進來。
業務分析層:體現企業決策在業務操作中的執行結果,每一項決策的執行都會影響到公司的整體績效。如財務分析系統、市場分析系統、盈利分析系統等等。
基礎層:數據倉庫,實現信息和數據的挖掘、分析與展現,通過主題域與業務相關聯,從應用軟件中抽取關鍵績效數據。
相應地,企業績效管理的信息化架構也由三層體系構成。底層是各企業的各個應用系統,中間部分為數據倉庫層,頂層是企業績效管理層,需要進行流程分析、戰略規劃分析,績效積分卡等等。
2、企業績效管理與BI的區別
在應用領域上,EPM可以深入特定的業務流程或功能;BI 只是通用工具。
在功能劃分上,EPM可按企業業務功能劃分,如財務績效管理、客戶關系績效管理、生產運營績效管理、交叉業務績效管理;BI工具只能根據技術劃分,如數據挖掘工具、OLAP工具等。
在系統構造上,EPM能夠協調業務活動以達到特定的結果,如編制預算、評估關鍵供應商;BI只是支持沒有預定義的特殊查詢和分析,其業務目標是開放的。
圖5 企業績效管理的信息化架構
圖5形象地描述了EPM是如何工作的。大家可以看到,處于底層的應用系統就像企業的手,中間層是大腦,頂層是眼睛。EPM為管理者提供了可視化的工具。它實現對流程的整合和控制,把各種結果反饋到中間層,用平衡計分卡分析,流程執行過程得以不斷優化。
實際上,績效管理信息化與底層的應用系統中間層的流程分析是息息相關的。
三、市場及主要解決方案
在績效管理的市場上,原來做BI和績效管理的廠商大部分都被并購了。沒有被并購的只有SAS這家公司。當然現在也不斷涌現出一批新興廠商。但市場有一條規律:小公司創新,大公司購買創新。e-works分析每年的熱點事件時都會涉及到一個并購案。那些在某個領域有技術、較先進的公司,往往會被某個大公司并購。
下面來看看,績效管理市場上的幾個主要廠商都有哪些解決方案。
IBM Cognos解決方案:在BI核心平臺之上,以服務為導向進行架構,可以通過單一產品和在單一可靠架構上提供完整企業績效管理的解決方案。它可以提供無縫密合的報表、分析、記分卡、儀表盤等功能。
IDS ARIS流程智能和績效(PI&PM)管理解決方案:按照平衡記分卡的原則在企業內部快速引入戰略管理系統。計算分析各種流程管理結構下的績效指標,利用假想情景制定透明的、具體的最佳實踐模式。
SAP Business Objects解決方案 :實現企業績效優化應用,包括公司治理、風向控制與合規;以及企業績效管理兩部分。其中,企業績效管理又包括財務績效管理與運營績效管理。
Oracle企業績效管理(EPM)系統:是Oracle融合中間件的組件之一,是內置EPM領域最優越的應用軟件和商業智能解決方案,能高效率地執行不同范疇的業務流程,有助企業提升營運洞察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以及促進業務協調一致。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中國制造業績效管理信息化發展與應用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