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壓力容器制造企業,質量檢查部門分為探傷室(探測產品內部裂紋或缺陷)與產品檢查科,兩者是同級部門。生產部門生產采用三班倒的形式,而檢查部門一般只有常日班,另外,質檢人手明顯不足,探傷室每天的工作量很大。目前,部門間合作現狀是:生產部門某工序完成,須檢驗才能進行下一步工序,便開始通知檢查科派人檢查,當需要探傷時再由檢查科出具委托單給探傷室對產品進行檢驗,之間的時間間隔較長,而探傷室對探傷結果的反饋也很難被生產部門獲知。
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三個:
第一,生產部門在完成每一工序時,需要檢查部門檢驗時找不到檢查人員進行檢驗,并且存在某些部件檢驗周期長,生產部門擔心影響生產周期的問題。
第二,當產品需要進行探傷檢測的時候檢查部門需要給探傷室填寫委托單,實際情況是每天的委托單數超過100張,占用了檢查人員大量的時間。
第三,探傷室檢驗完成之后沒有良好的溝通反饋機制,往往是檢驗合同報告堆積到一定程度,檢查部門去探傷室取報告,再通知生產部門相關信息。
從上不難看出,核心矛盾在于數據無法及時采集與共享,生產上哪些是亟需質檢報告的,探傷室不知道;哪些完成探傷可以進行下一步工序生產的,生產部不知道;而檢查科是兩邊都不清楚,只是作為數據的傳遞者與通常工序的檢查者。
解決方案:
方案一:由車間班長使用手持報工設備記錄生產進度情況,讓檢查人員及時獲知需要檢查的產品,檢查人員可在系統中提取產品相關信息,錄入需要探傷內容發送電子委托單,探傷室完成探傷之后對于該委托單確認完成,信息同時回復檢查人員與車間調度,以便安排生產,事后由專人打印紙質的合格報告。
方案二:使用移動設備的碎片化信息追蹤生產關鍵節點信息,對于一臺大型設備或一個客戶的多臺相同類型產品創建不同的圈子,每個部門指定專人在其中發布須完成的任務并上傳相關附件(委托單信息),生產車間配置平板類移動終端或工程用電腦,可以在其中錄入與查詢相應的生產信息,而探傷室可以使用PC端接收相關信息,并下載附件填寫相關質檢信息,填寫完畢同時上傳附件與檢查合格報告。生產部與檢查部可以在車間終端接收瀏覽相關信息。
方案三:在車間使用大型電子屏幕顯示每個產品的生產進度信息,在ERP系統中由車間調度或班長上報相關的生產進度信息,但某一節點涉及檢查或探傷室的時候觸發相關短信提醒功能,并在大型顯示屏上顯示,其余仍按照原流程進行,只是作為通知性質的消息提醒。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1941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