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評價指標體系可分為收益比率、資本結構比率、流動比率、周轉比率和社會貢獻積累比率等五類。
1、收益比率評價指標
收益比率評價指標包括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等具體指標。
(1)銷售利潤率是企業的產品銷售利潤與產品銷售收入凈額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潤率 =(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收入 )× 100%.
(2)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 (稅前利潤總額 )與總資產平均占用額的比率。
總資產報酬率 =(利潤總額÷總資產平均占用額 )× 100%.
(3)資本收益率是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
資本收益率 =(利潤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 100%.資本收益率越高 ,說明企業資本的獲利能力越高。
(4)資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所有者權益的期末總額與期初總額的比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 =(所有者權益期末總額÷所有者權益期初總額 )×100%.如資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說明所有者權益期末比期初有所增加 ;若小于100%,則意味著所有者權益期末比期初有所減少。
2、資本結構比率指標
資本結構比率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 ,它是指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 100%.資產負債率反映在資產總額中 ,有多少資產是通過借債而取得的。通常企業資產負債率越低 ,說明以負債取得的資產越少。但從經營的角度看 ,資產負債率過低 ,說明企業運用外部資金的能力差。因此 ,資產負債率應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為佳。
3、流動比率指標
流動比率指標是評價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主要包括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兩項內容。
(1)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用于評價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 ,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比率表明企業在每百元流動負債中有多少流動資產作后盾。企業流動比率越大 ,債權人越有保障 ,但過大的流動比率則表明企業對外部資金未能有效運用 ,通常認為流動比率以 2 :1為好。
(2)速動比率是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用于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用于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
其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 =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 =流動資產 -存貨 ,通常情況下 ,1 :1被認為是較為正常的速動比率。
4、周轉比率指標
(1)應收帳款周轉率包括兩個指標。
應收帳款周轉次數 =賒銷收入凈額÷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應收帳款周轉次數表明企業的應收帳款在一定時期內周轉了幾次。對于應收帳款周轉次數一般認為越高越好 ,因為它表明收款速度快 ,資金占用少 ,壞帳損失可以減少 ,資金流動性高 ,企業償債能力強。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1÷應收帳款周轉次數 )× 36 0.它表明 ,企業的應收帳款周轉一次需要多少天。一般認為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越少越好。
(2)存貨周轉率是營業成本與存貨的比率 ,用以衡量企業的存貨是否過量 ,測定企業存貨的變現速度 ,也就是測定企業存貨流動性的大小。
其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 =營業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存貨周轉率表明 ,企業所擁有的存貨在一定時期內周轉了幾次。一般而言 ,存貨周轉率越高 ,表明企業的存貨管理效率越高 ,存貨資金得以有效利用。然而太高的存貨周轉率則可能是存貨水平或庫存經常中斷的結果 ,企業也許因此而喪失某些生產銷售機會。
5、社會貢獻積累率指標
現代經濟社會 ,企業對社會的貢獻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依法納稅 ,這是獲得企業法人資格及合法權力的前提所在 ;二是履行法定的社會責任 ,如不斷提高職工生活待遇及福利保障等。具體的評價指標主要有兩個 :社會貢獻率和社會積累率。通過對企業的社會貢獻能力分析 ,有助于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 ,克服狹隘的局部利益觀念 ,推動改革目標的順利實現。
(1)社會貢獻率是企業社會貢獻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社會貢獻率 =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包括工資、勞保退休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凈額、應交或已交的各項稅款、附加及凈利等。
(2)社會積累率是企業上交的各項財政收入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社會積累率 =企業上交財政收入總額÷社會貢獻總額企業上交財政總額主要包括企業依法向財政交納的各項稅款 ,如增值稅、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其他稅款等。
附、對財務指標的常用分析方法
財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趨勢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
1、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是根據企業連續數期的會計報表 ,比較各個有關項目的金額、增減方向和幅度 ,從而揭示當期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增減變化及其發展趨勢。趨勢分析可以繪成統計圖表 ,可以采用移動算術平均數、指數滑動平均法等 ,但通常采用比較法 ,即將連續幾期的同一類型報表加以比較。進行分析時 ,應注意以下幾點 :
(1)分析前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影響 ,以使分析的數據能表述正常的經營情況。
(2)分析的項目應適合分析的目的。
(3)分析時需要突出經營管理上的重大特殊問題。
(4)比較數據不限于連續幾期的財務報表數據 ,也可以將實際與計劃數或其他標準相比較。
(5)編制報表時 ,可以用絕對數進行比較 ,也可以用相對數進行比較。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也叫連鎖替代法 ,它是一種分析經濟因素的影響 ,測定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分析方法。其特點是 :在測定某一經濟指標的各個因素的影響時 ,首先要以基期指標為基礎 ,把各個因素的基期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以實際數來替代 ,每次替代一個 ,就得出一個新的結果。在按順序替代第一個因素時 ,要假定其他因素不變 ,即保持基期水平。在按順序逐個替代其他因素時 ,要在已替代過的因素的實際數基礎上進行 ,其余尚未替代過的因素 ,仍保持基期水平。如此替代下去 ,最后一次替代指標就是實際指標。將每次替代后的指標與該因素未替代前的指標相比較 ,兩者的差額就是某一因素的影響程度。將各個因素的影響數值相加 ,就是實際指標與基期指標之間的總差異。
3、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在同一會計報表的不同項目之間 ,或在不同會計報表的有關項目之間進行對比 ,以計算出的比率反映各個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 ,據此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一般來說 ,用比較法所得出的信息比較準確 ,所以這種方法運用得比較廣泛。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財務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31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