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企業中的供應鏈是一個多重業務和多重關系的網絡,它囊括了原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的采購,產品的制造與裝配、包裝與暫存,產品的運輸與配送,分銷與銷售以及最終交付用戶和售后服務等環節,從供應商的供應商一直到客戶的客戶。企業供應鏈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充分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對整個鏈上的需求與供給進行計劃、協調、執行、控制、優化和決策的各種活動和過程,其內容是通過提供產品、服務和信息來為用戶和股東增添價值,從原材料供應商到最終用戶關鍵業務過程的管理。
在上個世紀末,歐美發達國家就引入了供應鏈管理技術,目前財富500強有超過70%的企業都采用了供應鏈管理。隨著中國經濟的急速增長,供應鏈管理的應用在中國市場也將同比增長。從未來需求來看,中國企業將加大步伐追求成本效益更高的解決方案。
由于不同行業的供應鏈對交貨方式、倉庫使用方式、結算方式、運輸要求的側重點不同,傳統供應鏈已經不能滿足行業的快速、精細化發展。為了提高核心競爭力,集團企業管理必然要致力于以下方面的改善與變革:業務的標準化;流程、組織、信息的整合;資源、服務、知識的共享;業務與戰略的協同;快速應變的能力;企業績效管理。
而大多數集團企業則通過“集中管理”提高企業整體反應速度和運作效率,通過信息的共享和分發避免因組織結構復雜而造成的信息失真及滯后;通過“協同商務”優化各業務過程處理機制,由信息系統推動企業業務過程展開,形成包括上、下游伙伴業務集成的核心應用,降低產業鏈整體交易成本,增強對買方市場的侃價能力,從而降低采購成本及生產成本,實現企業的低成本戰略。
通常來講,我們把“集中管理”和“協同商務”統稱為“多組織協作”,這里的“組織”可以是供應鏈上的利益共同體,也可以代表整個集團企業。
1、集中采購概述
隨著現代企業和組織規模由小變大,它們不但關心供應鏈上的時間性、準確性、質量,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更加需要通過批量供應、集中供應來降低成本,并可以對供應(采購)流程進行規范,減少整個過程中資源的開銷。
集中采購是采購的一種組織實施形式。通過將具有規模包括批量規模的采購項目,納入集中采購目錄,統一由集中采購機構控制或開展采購活動,從而獲得采購的規模效益。
從集中采購的目的和優勢來看,它是為了解決集團公司統一采購模式下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的協同,以實現以下管理目的:
(1)將采購資源整合,實現采購隊伍專業化,保證采購質量;
(2)實現規模采購,降低交易費用,降低進貨價格,節約采購成本;
(3)有利于采購政策的貫徹落實,提高采購過程的透明度,規范采購行為;
(4)提高與供應商談判的籌碼,選擇有競爭力的供應商,獲得較優的價格和服務,實現長期合作,保證供應。
而分散采購是與集中采購相對應的采購形式,是指采購活動由需求方各自進行。集中采購與分散采購兩種模式的業務過程相同,但集中采購模式強調采購資源(供應商資源、采購組織、采購資金等)的集中控制。集中采購模式下,由專門的集中
采購管理機構組織相關機構統一確定供應商、統一制定采購政策規范,建立統一的采購關鍵過程控制體系并集中進行控制;或者集中采購管理機構直接開展采購活動。分散采購模式下,供應商由需求單位自己選擇,采購活動由需求方自己進行,采購過程的控制按職能環節分散在各職能部門。
在集團多組織協作生產模式下,在采購的集中管理程度上又可分為三種情況:集團完全集中模式;集團指導下分散模式;完全分散模式。通常在一個集團企業會同時存在三種模式,不同的物資會采取不同模式。國內許多集團公司實行物資分級管理,劃分集團公司與基層企業的物資管理范圍,確定各自物資管理目錄。凡是集團管理目錄以內的物資由集團集中采購,集團管理目錄外的物資,由基層企業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組織招標和網絡采購(屬于公司級集采或分散采購)。
下圖展示了集中采購業務的過程:
圖1 集中采購業務的全過程示意
2、集中采購的三種業務模式
根據集中采購業務流程中三個關鍵業務環節的不同,即:是否統一訂貨、是否統一收貨、是否統一進行結算,可將集中采購區分為多種業務模式。
(1)集收集結模式
集團公司統一訂貨、集中收貨、集中對外結算,然后向需求公司進行內部物資調撥的“集收集結”模式,如下圖。
圖2 集收集結模式
(2)分收集結模式
集團公司統一訂貨,需求公司分別收貨,集團公司先與供應商結算,然后再與需求公司進行內部結算的“分收集結”模式,如下圖。
圖3 分收集結模式
(3)分收分結模式
集團公司統一訂貨,需求公司分別收貨、分別與供應商結算的“分收分結”模式,如下圖。
圖4 分收分結模式
通常來說,在多組織協作
生產管理模式下,集團公司選擇哪種集采業務模式,需要考慮自身企業的行業特點、管控模式、交貨方式、倉庫使用方式、財務制度、結算方式、運輸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從而選擇一種適用于本企業的模式。
3、集中采購的物流模式
在多種集采業務模式之下,通常又存在幾種常見的物流模式,其中供應商管理庫存(VMI)式采購在一些“核心、優勢”企業比較常見,它是對其上游的供應商采取的一種采購策略,從而實現核心企業的零庫存管理,轉移庫存風險,減少資金占用。
下表列出了常見的三種物流模式下,在賬目的管理、物資的管理、配送的方式、結算的方式等方面,其各自的責任歸屬及業務特點。集團企業可根據實際業務情況選擇最優的物流管理方式。
表1 集中采購管理中常見的三種物流管理方式
4、結束語
集中采購管理是在大型的集團企業中通常采用的一種最為常見的采購模式,它不但有利于整合采購資源,保證采購質量,降低采購成本,更有利于在整個供應鏈上開展有效的戰略合作模式,使得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形成利益共同體,長期緊密合作,共同發展壯大。
需要注意的是集中采購并不適用于所有組織和所有采購業務,它的本質是把采購上的規模優勢更大化的手段,如果需求沒到一定規模,就不太可能實現集中。所以,實施集中采購的物資應是具有規模效益的。從組織規模上看,集團企業采用集中采購方式更容易享受到集中采購的好處。此外,集中采購還要與企業戰略相匹配才能充分的發揮其優越性。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多組織協作生產模式下的ERP集中采購管理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31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