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械裝備行業特點
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特點有:
1)產品非常多。從成品、零部件到外部的原材料品種非常的多;
2)產品結構復雜。每個產品、每個部件,每個客戶的需求不一樣,導致產品的結構非常的復雜;
3)產品加工周期長。尤其是機械裝備需要構造,總裝、質檢、發貨,整個的周期非常長,如果控制不好就會出現交貨期的問題;
4)生產工藝復雜。由于產品品種多,涉及到的零部件也非常的多,每個零件都有它的工藝路線,而且工藝路線也會發生變化,這個特點也會導致它出現相應的問題;
5)多種生產模式。機械裝備制造業它可能是單件小批,個性化的產品,但也不排除某些成品,是可以按照庫存進行生產的,或者某些通用的零部件可以按照庫存生產,所以這里涉及到多種生產模式,比如按定單設計直接進行生產、按定單進行裝備、按庫存生產,這幾種生產模式都會存在,所以這幾種模式需要在整個系統里面綜合應用;
6)需求變化快,訂單變更。制造業現在是需方市場,客戶要求什么,那企業就必須滿足什么,如果說客戶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而這個變化可能是你原來的產品中沒有的,企業就必須在產品的設計、工藝過程進行相應的處理。訂單變更也會導致原來執行的過程會出現一些變化。
二、精益ERP應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
根據這幾個特點,機械裝備行業的ERP應用應該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物料編碼:產品種類改變或重心轉移,不按規則。一套ERP系統非常強調物料編碼,如果沒有編碼的話,就像沒有一個身份定位。雖然有的企業上ERP的時候就確定了它的物料編碼怎樣做,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按照規則,或者工作量大,導致規則沒有真正執行下來,所以這個物料編碼是ERP系統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2)物料清單:工作量、個性化、效率、準確性。物料清單就是BOM,BOM的工作量很大,尤其涉及到產品個性化需要的時候,由于它的工作量大,所以它的效率也必須要保證。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好,對后面的生產過程、計劃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3)制造成本的精細化核算:歸集方式、分攤方式、按訂單核算。這個核算其實是分幾個方面,有一些產品可以按照種類的,有一些是按照數量,還有一些是按照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都有可能。涉及到制造成本精細化核算的時候,它的歸集方式、分攤方式是怎么處理的?要不要按訂單核算?按訂單還要根據產品的核算,這些都會涉及到成本核算的具體細節。
4)售后服務跟蹤:配件銷售、維護期的確定。個性化的產品在售后服務的時候,企業如何知道原來銷售給這個客戶產品時,它的某個零部件是什么樣子的呢?如果售后服務的時候能提供準確的數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產品編號問題,產品維護期問題等,都是在售后服務跟蹤里面需要解決的。
5)供應鏈平臺:快速備貨、對賬。如果一個企業要保證交貨期,就必須各個環節配合得比較好。如果按訂單裝配,零部件的采購如何與供應商進行數據交換,及時送貨,如何對賬,這都涉及到一個供應量的平臺問題。
6)交貨期控制,銷售報價。
1. 物料編碼
首先講物料編碼,編碼有幾種方式,一是按流水號:自動產生易造成一物多碼,查詢不方便;二是按類別+流水號:自動產生,查詢有一定方便,未解決一物多碼;三是手工規則編碼:查詢較方便,后期易出錯,工作量大;四是自動規則編碼:查詢方便,編碼方便,編碼及BOM工作量大。
圖1 建立編碼規則
我們推薦第五種方式,是在第四種方式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第一步在ERP系統里面建立編碼規則,以圖1為例,左邊是類別,在最小的類別下面,這個物料包含了哪些信息,它有材質不同、規格不同,型號不同,材質用兩位表示,最多是99種材質,大家根據自身的企業情況來看,當然不一定是材質,有的企業可能是紡織或者是顏色,這些都可以的。第二個是規格,把編碼規則設好了以后,材質一共有多少種型號列在這里,包括剛才的規格也是一樣的列在這里,實行編碼的時候在這個系統里面選擇就可以了。第三個是材質是什么,如果需要產生這樣一個編碼的時候,就在ERP系統里面鉤選它,它絕對不會造成重復。這是在ERP系統里面做編碼的時候,已經把它的材質、規格在這種類別里面已經列出來了,不需要的時候就不設這個編碼,需要的時候再設這個編碼也來得及的,只是需要選一下保存就可以了。
實際編碼的時候還有一種改進,在系統里面有一個物料配置的做法,有一些機械設備它的供應商會有要求,在銷售的時候,客戶會指明某些物料、某些成品的零部件是哪個供應商提供的,或者有什么特殊的需求。如果把供應商的信息編在物料編碼里面去了,其實是相同的規格型號,在技術部門而言,它的作用完全相同的,其實只做一個編碼就可以了。因為供應商的不同,要做更多的物料編碼的話,這樣編碼就增大了很多倍,所以我們在ERP系統里面采取了物料編碼加配置的形式,比如說顏色、花色,只要它前面的BOM結構相同,對它功能不產生影響的,用物料配置來實現。舉例來說,已經用了物料編碼,一個泵業企業,它有一個特點是成品是同一個型號,但出水口方向不同,顏色也會發生變化,只考慮顏色的話,把顏色也加入到物料編碼里面去,那么完全一樣的產品就會因為顏色不同要生出好多個編碼來,其實它的BOM結構是一樣的,那么應該把它的顏色放在編碼里面,這樣對每一個編碼都做它的BOM結構,這樣子做的好處是物料編碼體現它的BOM結構,體現了它的功能和性能,然后這個配置是作為補充,在庫存、入庫、出庫、裝備這些地方,這個選配的信息,比如說顏色等。但是在產品的生產環節,剛才說的BOM結構就不可行了,而是在客戶下訂單的時候就根據客戶的特殊需要,比如說選了這個產品,要求是紅色的或要求其中的電機是哪個生產廠家的,這樣就可以在這個特征BOM里面進行選擇了。它有兩個方面的好處,第一個是減少了編碼的工作量,第二個好處是減少了BOM的工作量。
2. 物料清單
BOM的類型包括了CBOM、GBOM、PBOM、EBOM,客戶訂單BOM,銷售BOM,還有后面的制造BOM,在ERP系統里面應該把這些BOM之間數據很好的轉換過來,減少人工的操作。我們在ERP系統里面第一個是設計BOM設計好了以后,就會把相同功能的零部件放在這里,客戶訂單來了之后,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形成訂單BOM,這個訂單BOM直接選擇就可以了,相同的零部件如果有多種情況,那么直接在這里進行選擇就形成了它的銷售的BOM,或者客戶BOM。這樣很快的就能選擇加上保存。在訂單BOM選擇的時候,除了選擇它的組成以外,數量、物料的屬性都可以在這里面進行更改。根據訂單BOM,加上工藝的要求,參數、相關的數據就形成制造BOM,因此,一個BOM的結構影響了后面的生產計劃,如果處理得好對生產計劃方面減少很大的壓力,對技術部的工作效率也會提高很多。
3. 制造成本核算
對于單件小批或者機械裝置行業,我們一般都有這個需求,在按訂單核算的時候,有些是訂單下面分品種核算,有些是單個的分品種核算。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首先要選擇好核算的方式,在ERP系統里面它的核算方式是參數化的,對不同的核算單位(可以是公司、整個企業,有可能是一個工廠,或者是一個車間都可以)要設置核算方法。比如說數據歸結的方式,數據分攤的方式。在這些相關的參數選擇了之后,ERP系統可以自動化處理核算的過程,按照設計好的流程,確定好基本資料,那些合成的對象、參數,系統會進行自動檢驗,系統會歸結出相關的數據出來,比如說產出、材料、費用、人工,歸結出這些數據出來了以后進行自動核算。
通過制造成本核算,要將核算的結果精細化,這個精細化有幾個要求,比如說訂單的工單,實際領料的時候是根據訂單來進行領料的,工單入庫的時候也是用訂單跟蹤產品,從而知道這個訂單的產出量是多少,按照工單確定它的耗用量,對于一個車間可以進行單獨的成本核算,還有一些參數的選擇,哪種選擇是最合理的,比如說分攤的參數,是實際工時還是標準工時,或者是重量、數量還是其他的一些方式都可以。當然對價格方式也會有多種選擇,比如說先進先出。最后可以得出按訂單核算或者是訂單下面分產品核算的實際成本。
4. 產品跟蹤服務
要實現跟蹤服務的無縫跟蹤,訂單BOM是個性化的源頭,如果要跟蹤到原來的產品,必須要跟蹤原來訂單的相關配件的生產情況,當時是哪個供應商的,當時生產有什么特殊的要求。首先第一個原則是訂單BOM,根據訂單BOM在生產過程中有一個出廠的編號,根據這個出廠編號在售后服務那里報出廠編號進行相關的售后服務。出廠編號要提供跟蹤的依據,從成品的出廠編號,到每一個零部件,包括采購訂單都可以跟蹤下來,當然我們這里跟蹤的時候也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比如說用條碼、其他的一些設備或者手段來進行。
5. 供應鏈云計算的解決方案
現在一般的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都會有一個ERP系統,這個ERP系統需要不斷的和供應商或者是經銷商進行數據上的鏈接,包括訂單的數據、付款、對賬這些相關的數據都需要進行及時的溝通處理,有了這個及時的溝通處理之后,就可以知道它什么時候下訂單給我,我就馬上組織發貨,需要生產的話可以馬上生產,而供應商方面給你送貨、配貨上比較及時。在付款方面也是一樣的,他到底給你送了多少貨,訂單的信息結算,按照送貨實際的入庫數進行結算,包括付款對賬都可以做到及時。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虛擬的企業和外面經銷商動態的聯盟。通過云計算的方案,它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在統一的云計算下實現供銷關系的協同,這樣使信息更對稱、業務更通暢。
全企網中小企業制造云平臺是天劍公司自主開發、自主運營的,基于SaaS(軟件運營服務)模式,采用互聯網云計算技術、現代制造業管理技術及相關先進適用技術建立的在線服務云平臺。
【本文經天劍公司確認,授權E-WORKS發布,第三方未經天劍同意,請勿轉載。】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機械裝備制造業精益ERP應用的幾個問題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1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