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SCM是根據需求來分配供給,它能夠將供應鏈上的某種稀缺資源預先分派給具有高優先級別的需求,(如某個具體客戶或分銷渠道的需求)避免其他需要此資源的客戶與它們爭奪該資源,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其二,SCM能夠動態地計算提前期,這是它優于ERP的另一個特性,ERP邏輯使用了固定的提前期去計劃生產運作,這對整個供應鏈運行具有若干負面的影響,而在SCM中,提前期是動態地進行計算,它考慮了在供應鏈活動中由軟、硬兩種約束所可能造成的延遲。
其三,SCM具有極強的實時承諾性,它的承諾標準能為客戶提供準確的交貨日期。雖然ERP系統中的可用量檢查邏輯(ATP)也具有某種承諾能力,但其僅是建立在對現有庫存檢查的基礎上,而SCM是在ATP的基礎上,通過對需求承諾CTD(Capacity To Demand)和對訂單承諾能力CTP(capacity to promise)、擴展的生產可用性檢查EATP(Extend ATP)和對獲利能力承諾PTP(Profitable To Promise)的檢查等手段,對包括供應商和服務商在內的資源進行動態地分析和物理檢查,以對客戶作出準確的交貨承諾,并在商談訂單的第一時間就能確定該訂單是否能夠獲利,是否需要接受訂單;而ERP不具備這種能力。
其四,SCM的計劃范圍擴展到了企業之外,能生成跨企業的協同計劃,實時了解伙伴們的業務變化情況,及時進行重排計劃,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和預見性,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而ERP則無法滿足這種需求。
第五,SCM可以對供應鏈的需求、供給和約束進行監控,實時地將這三者進行比較,一旦出現不匹配時立刻發出預警信號,同時執行智能的邏輯操作使供需之間重新恢復平衡,使需求、供給和約束之間重新達到同步,這也是ERP無法實現的。
最后,與SCM相比,ERP缺少優化和決策支持、業務伙伴關系管理、上下游業務協同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功能,無法實現供應鏈上企業間的協同運作和更有效地利用企業外部的資源。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SCM在業務管理方面比ERP更出色嗎?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4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