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是企業信息化的個主要組成部分,是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成功運用的關鍵因素之一。無論是企業經營管理層面,還是業務執行層面,以及IT管理部門,都希望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化應用系統,能隨企業經營環境和管理拓展需要而僵持同步。這種同步的需求,就是以業務流程管理同步為重要的標志。
業務流程管理信息化是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基礎,它涵蓋了企業業務流程的全生命周期。構建業務流程管理信息化系統,首先需要考慮流程管理的實質和企業所關心的核心內容,并以流程管理生命周期為主線,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流程管理信息化。本文以新的視角演繹和詮釋了企業業務流程管理的運行過程,探討了業務流程管理信息化系統構建的新思路。
一、企業業務流程管理的本質
1、規劃信息傳遞路徑
企業業務流程管理,實質上是信息傳遞路徑的規劃和管理,以及運行狀況的監控。業務管理信息化的首要任務在于規劃信息傳遞路徑,具體而言就是業務單據的傳遞路徑和物流路徑的規劃,繼而是管理分工和流程監控,以保障信息系統持續穩定、有序高效地運行。按照信息傳遞路徑的特性,可把業務流程劃分為4種模型,即直線型、分流型、匯合型和混合型,如圖1所示
圖1 業務流程模型
從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信息傳遞路徑需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應從跨業務角度全路徑規劃信息傳遞路線;其次,通過“信息緩沖帶”體現業務接口和驅動力式,以及勾稽關系,但它不是必選的;最后,要考慮的因素是單業務內部的信息傳遞路徑。
在流程運行實踐中,往往比較關心業務數據的來龍去脈。實質上就是了解種具體業務為其他哪些業務所驅動,繼而驕動后續的哪些業務,以及以何種方式驅動并體現特定的勾稽關系。同時,還需要解決業務驅動“節拍”是否“同步”。
以直線型流程為例,在“業務一”完成后,并不總是一一對應地驅動“業務二”,而是存在“業務二”批量執行前置業務的事務請求,或分批執行前置業務的事務請求。比如,多份生產計劃合并下達,或若干生產計劃分批下達等。“信息緩沖帶”就體現這樣的管理需求,從信息技術角度講,就是業務之間的輸入輸出接口的設立。
信息傳遞路徑的規劃,還體現了跨業務的信息集成。“業務一”驅動“業務二”,把公共信息(或已處理的信息)傳遞到后續業務。以及后續業務如何把勾稽關系反饋到前置業務并予以標識,是流程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內容,這可以極大減少信息錄入量,并防止業務重復驅動,提高流程運行效率。
2、管理職能分工和管轄范圍
管理職能分工和管轄范圍的劃分是業務有序運行的前提和保障。管理職能分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職能劃分為標志的業務分工,二是以職權等級為標志的單業務環節的權限。對于具有同樣等級職權的管理者,待待以管轄范圍明確職責范圍。
單業務環節的劃分體現的就是職權劃分,也體現了單業務內部信息傳遞路徑,其規劃也是信息傳遞路徑規劃的重要內容,更多地體現業務規則。單業務傳遞路徑也存在四種信息傳遞路徑:直線型、分漬型、匯合型和混合型,如圖2所示。就分流路徑而言(圖2b和圖2d),各分支存在相斥或并行執行兩種情況,如不同金額范圍的流程分支和業務會簽等。
圖2 單業務環節的業務模型
3、流程管理的目的
不同的業務環節授予不同的相關人員行使其相應的責權,對擁有相同職權的人員,劃定不同管轄范隔以限定其職權范圍,而對流程分支設定合適的激發條件,以達到信息定向傳遞的目的,只有這樣,業務流程持續有序和高效的運行才會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二、流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實現
1、信息傳遞路徑規劃
下文以典型的銷售訂單直至產品交付為業務藍圖主線,討論業務信息傳遞路徑的規劃和業務驅動方式的信息化實現。
銷售訂單是任何企業的首要業務,也是其他全部業務的總驅動源。從企業管理的般規律出發,銷售訂單業務會驅動產品收付相關的發貨、提貨和庫存出庫業務,以及銷售核算相關的銷售發票及其結算業務;在生產制造方向,訂單業務驅動主生產計劃、排產、車間作業和生產投料,完工收貨以及完工人庫業務,間接地,還驅動采購和新品研發等其他業務。圖3所示為制造行業企業典型的主要業務信息傳遞路徑。
本實例展示的是典型的混臺型業務流程,從中可以看出,從銷售訂單出發驅動若干后續業務,展示了跨業務的主營業務流程的全貌。其中主生產計劃、0EH采購和新品研發三個分支是互斥的,這三十分支與發貨分支不是互斥的。在信息化流程規劃中,給互斥的二個分支分別設定特定激發條件以明確信息傳遞的特定方向,如表1所示。
表一 銷售訂單流程分支條件
以主生產計劃這流程片段為例,筆者將進步討論信息傳遞路徑規劃的信息化實現方法。從圖3中可以發現,主生產計劃驅動制造排產計劃,是一一對應驅動的,就是說,一個主生產計劃驅動個制造排產計劃。在現實中其實并非全部只有一一對應的驅動方式,還存在若干主生產計劃合并排產或分批排產的情況。這就需要按企業實際的經營環境和管
理需要做出安排。在流程管理信息化實現中。引入看板工具理念及其管理方法,通過設置信息來源看板的形式達到“信息緩沖帶“的效果。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圖5 待排產計劃看板設置
主生產計劃業務完成后,信息被自動發送到“待排產計劃看板”,作為驅動制造排產的信息源,如圖4和圖5 所示。在實際排產中,可以依據庫存和生產負荷等情況。從這個看板中選取主生產計劃信息進行排產計劃作業。
以上討論了跨業務流程的信息傳遞路徑規劃信息化實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然而在現實中,業務并非都是單個環節的,往往需要多個環節和(或)分支,這就要按業務規則作出相應的安排。如銷售訂單,可能需要編輯、評審和批準三個基本環節,批準環節又有可能是可選的,例如,只有達到一定金額的訂單才需要進過”批準“環節。如圖6所示,銷售訂單有兩個傳遞路徑,如表2所示。
圖6 單業務傳遞路線-銷售訂單信息傳遞路程
2、管理職能分工和管轄范圍劃分的信息化實現
上文已經闡速管理分工和管轄范圍劃分是流程持續穩定高效運行的基本保障,流程管理信息化的個重要內容就需要體現這樣的要求,體現職能和職權的劃分,可以通過流程環節的授權來實現的。在業務流程環節對授權人就外來戶、部門、物品和庫房等4個方面劃定管轄范圍,可以體現職權管轄范圍。圖7是流程環節授權變例。
圖7 編制主生產計劃流程環節授權
管理職責分工、管轄范圍劃分和流程分支的激發條件,充分體現了業務規則,并為流程管理信息系統的業務調度算法所識別,以準確傳遞業務信息給有關責任人。
3、任務調度和任務獲取
任務調度在于發現并識別業務規則,正確分發任務,準確傳遞業務信息。在應用操作層面,如何使責任人簡便快捷地獲取任務,又是流程管理的另一關鍵。
引人“看板”這一管理工具和理念,就是解決上述關鍵問題的有效方法。流程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任務信息看板,統一獲取任務信息的選徑,及業務操作的入口。業務流程調度把任務信息分發到相關責任人的任務看板,登錄系統即進入任務看板,打開任務信息直接進^仔務所指向的業務操作環境,從而達到簡便快捷的目的。
任務看板分四種形式。即待處理任務、處理中任務、啟動新任務和已完成任務。其中已完成任務看板,用以監督和跟蹤自己所經手的業務的進展情況,及時發現業務滯留的環節和責任人,便于及時溝通并解決所存有的問題。圖8所示是任務信息看板的信息化系績實例。
圖8 任務信息看板
三、系統效果
流管理的實質是信息傳遞路徑的規劃、管理職能劃分和職權管轄范圍的劃分。與之相適應,流程管理信息化系統實,就需要提供流程環節的設置、信息路線和信息驅動方式定義、管轄范圍劃分。流程環節授權和流程分支激發條件設置等功能。這樣能貼近流程管理的實質和最一般規律。跨業務全路徑角度進行規劃信息傳遞路徑,打破了業務管理中的部門分割和模塊分割。還原業務流程以全貌,使信息更高度地集成,流程運行更能持續穩定和高效。任務獲取引人“看板”理念和方法,使得獲取任務和進入具體業務操作環境更加簡便茯捷,從而更能提高管理效率。
本文所論述的業務流程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在浙江三花汽車控制系統有限公司的信息化項目(企業計劃執行系統)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該信息系統基于SOA架構,取得了項目預期的管理效果。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企業業務流程管理信息化ERP系統新探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5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