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追蹤整個中國IT產業和市場的發展,希望通過所搜集到的觀點和數據能夠了解到未來中國在IT應用方面,特別是在管理軟件的應用方面,會出現怎樣的趨勢,面臨怎樣的挑戰。
IT業和軟件市場的變化
在過去的5年中,整個中國在IT方面的投資,超過了1.7萬億;而在過去的10年中,對于軟件的投資大概是1500億左右。雖然軟件市場規模還不是很大,但是它的增長速度非常快。5年來,中國軟件信息服務市場的增長速度達到了25%以上。2004年軟件服務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了1000億,而04年全年的IT投資是4000億。
不過,雖然軟件市場的增長速度如此之快,但是與整個全球服務投資結構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目前整個中國在軟件和服務方面的投資所占比例不到30%,而國外這個比例接近60%。這表現出了一種差異,我們整個企業和行業的運用效率的差異。
當然,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在未來,整個中國軟件市場的增長是非常迅速的。在過去的3年里,軟件市場的年均增長率為20%,預計未來三年的增長率能夠達到21%。在這樣的高增長率下,我們預計06年整個軟件市場的投資規模將會超過700億。在應用市場方面,我們可以看到,IT投資的結構在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到06年底的時候,在應用市場中,軟件服務所占的比重,將會接近40%。我們正在逐步縮小與國外發達地區在IT投資結構上的差距。
ERP生態環境已經形成
在管理軟件方面,大家都知道一句口號——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在實施這個國家戰略的同時,也包括了軟件產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ERP就成了中國的驅動力量。對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包括從先進管理理念到與企業IT戰略的融合,從客戶體驗到專業化的高效運營等等,如果所有的企業用戶都能夠使用或者體會到管理軟件所帶來效益和價值,那么市場就會比現在更好。
2004年整個管理軟件市場的規模為20億元左右。經過積極的發展,這個數字已經比5年前翻了一番,整個管理軟件業的增長率達到25%。而且預計在未來的5年,即從04年08年,整個ERP軟件的增長率仍將會保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預計為26%。而整個管理軟件業的增長率則為21%左右。因此,無論從企業自身的競爭需求,還是在軟件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方面,或者在軟件產業的發展方面,ERP都的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驅動力。
對于原有已實施的ERP系統或者已部署的IT業務系統來說,用戶所面臨的最大困惑和挑戰,就是需要的是一種簡潔高效的系統,而最終面對的卻是一套龐大復雜的系統。用戶希望能夠進行快速部署,能夠盡快應用這套系統來給企業帶來效益。但是,由于部署的周期太長,就有可能會導致所實施的系統最后無法滿足快速的市場和產業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就會開始質疑IT投資的效益,開始質疑IT企業的戰略,懷疑這種方式是否真的能夠樹立起差異化競爭優勢。
我們追蹤了5000家中國企業,在訪問過程中我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們需要的是一種簡潔優化的系統,而不是那種龐雜的系統。他們需要的是IT應用系統的快速部署,需要快速體現IT投資的商業價值,快速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真正把IT作為整個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最重要的支撐部分。因此,以前ERP在中國實施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當我們重新審視ERP帶來的價值,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產品和技術?答案是一套成熟的運營方案。基于這種現實,產品的適用性,以及廣泛的專業服務能力,就是對ERP廠商提出的挑戰。產品必須保證適用性、實用性,包括產品的價格。
中國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他們渴望使用現代化的IT戰略資源。他們需要去審視IT戰略的價值,包括產品的價格、部署的周期,以及可持續性的專業支持與維護能力。這是企業用戶所關注的重點。全球化競爭帶來了行業的自由競爭,要求中國企業必須要提高運營效率。
在企業的角度上,他們在IT投資方面的投資都主要集中在其所關注的應用需求和重點上。根據我們的調查,我們預測,到2008年中國中小企業在IT方面的投資將會超過2000億人民幣,實際上在2004年的時候,中小企業就已經超過了大型商用企業的投資。預計在未來5年里,營運的增長率是3%,而在其關注的重點方面,則達到了58.6%。企業關注的應用當然包括像ERP這樣的管理軟件。在發達國家和地區,SAP的普及率接近30%,而我們的普及率則不到1%,這是一種差距。與此同時,ERP所具有的功能也在不斷的完善中,而這種完善也將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
ERP普及是大勢所趨
ERP普及化是一種趨勢,就像PC產品一樣。實際上PC現在已經是一種完全普及化的產品了,而無線網絡、應用軟件,甚至是專業服務,都在逐步的普及化。因此,ERP應用已經不再是少數大中型企業獨有的戰略資源,它正逐步走向更多的企業。ERP普及化所帶來價值是什么?就是讓更多的用戶能夠以更快的速度享用到當今最先進的技術,以最高的性價比、最低的投入、最小的總擁有成本,獲取這種先進的企業級的應用產品。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整個宏觀環境背景下,比如說WTO、產業鏈的競爭、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基礎架構、應用基礎架構供需狀況,我們可以說,ERP普及的生態環境已經形成了。
中國目前的IT基礎環境架構已經非常完善了,比如說持續發展戰略的需求應用能力、廠商規模化的制造。用友ERP在這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和貢獻,具備了規模化交付能力和服務能力。產品的適應性、合作伙伴、渠道專業的服務、分支機構、客戶資源、應用和需求,各個方面都已經完成了ERP普及的生態環境建設,ERP普及時代已經開始。
作為咨詢機構,我們看到的是ERP的普及推廣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競爭能力、行業競爭能力、產業競爭能力,而且還不斷激發基于IT應用的創新和整個產業的發展。從企業的角度來講,作為一種管理思想的實現手段,高效率運營的模式、價值鏈的縱向整合、快速的市場響應,最佳的客戶體驗等等,都會被融入到ERP運營當中;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講,ERP的普及運用將會為橫向協同擴展、行業的整體運營效率帶來相當多的價值。同時,由于需求的大量激發,促使廠商不斷創新,去開發更好的產品,提供最優化的產品給用戶,刺激管理軟件市場、軟件產業,甚至整個IT業的發展。
我們提出ERP普及,是希望能夠借助ERP的普及推廣對于中國的企業和IT產業的產生積極的作用。我們同時也注意到了中國企業對ERP普及時代這一理念的態度和反應。從去年11月份開始, ERP普及的理念就已經在不同行業,以及不同規模的企業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特別是中小企業,去年的關注比是16.8%,現在已經超過了30%。除此之外,在制造、流通、建筑,以及其他各個行業,這一理念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關注。
這次上海之行,給我感觸非常深的是用友ERP體驗中心,它開創了一種企業級商業運營的模式。可能以前我們所談到的體驗中心更多是在QSM市場上,比如說選購汽車、手機,或者是去餐館吃飯,但這在企業級商業應用領域內沒有先例的。正如我們前面所說,有很多人談ERP,但是卻很難感受到這個產品究竟能夠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價值,無法確定在進行大量投入后將會產生怎樣的回報。用友ERP體驗中心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它確確實實是一種創新,帶來了一種全新的企業級應用軟件體驗模式,將體驗式營銷帶入到了IT商業領域。用戶現在就能夠在體驗中心全方位體驗ERP的功能和價值,全面衡量實施ERP后所帶來的效益、效率。基于這一互動的基礎,在未來,再構筑開放式的廠商互動平臺,對于提升專業化產品的技術創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意義,對于整個公司、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最后,就賽迪基于ERP普及,以及我今天的感受體驗,提一些建議:
第一,從廠商和用戶的角度,我們希望廠商,無論是中國廠商還是國際廠商,應該給客戶提供實用適用的產品,必須注重的產品的實用性、適用性;
第二,帶給客戶最佳的客戶體驗,真正能夠把最佳的客戶體驗,貫穿到整個的銷售服務中;
第三,必須具備高效專業和部署能力;
第四,希望廠商具有持續創新的能力,基于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IT產業和企業的管理變革,做用戶最專業、最適合的合作伙伴。
我有一個愿景,就是大家攜起手來,共同推進ERP普及,創建最具競爭力的中國企業,打造中國最強盛的民族產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黃涌:ERP普及的生態環境已經形成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2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