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應用到今天,有兩大發展趨勢:一方面向縱深發展,前端展現和表示不再成為惟一的焦點;另一方面則向橫向擴展,BI應用不僅輔助企業高層進行戰略決策,而且還延伸到企業的“神經末梢”,就連最為基層的公司員工也可以利用BI來完成日常工作。
縱向深入應用
BI自進入國內,一開始就被當作企業高層決策的有力工具而受到垂青。不過,企業決策者并不直接使用BI工具。從不同的數據源收集數據,經過抽取(Extract)、轉換(Transform)和加載(Load),送入到數據倉庫或數據集市,然后使用合適的查詢與分析工具、數據挖掘工具和聯機分析處理工具對信息進行處理,將信息轉變成輔助決策的報表、儀表盤等信息,并最后將它們呈現于企業決策者面前,這是企業專業業務分析人員利用BI工具的過程,企業決策者看到的只是報表、儀表盤等直觀的信息,也就是最終結果。
周立是一位在 BI市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銷售總監,據他介紹,完整的BI有四大技術,即 ETL(數據的提取、轉換與加載)技術和數據倉庫與數據集市技術、OLAP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前端展現與表示技術,但企業決策者看到的最終結果是前端展現與表示技術呈現出來的東西。由于老板看到的是最終結果,這就很容易導致BI提供商和服務商們產生一種“老板關心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心理,所以,截至目前,市場上前端展現與表示工具之類的產品仍然占據大多數。
結果很重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過程不重要。沒有一個良好的過程,很難保證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國內的BI廠商主要力量在于報表和儀表盤等前端展現和表示工具,但如果抱著這個不放的話,勢必就會走進死胡同”,周立認為,隨著企業數據環境的復雜化,用戶對BI產品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他們對于前端展現和表示工具的需求已經到了盡頭,要求進行更深入的應用。只有真正融合了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等深度技術的BI產品,才能獲得用戶新的青睞。
這也能解釋2007年BI領域發生三大并購案的原因:被收購方在數據倉庫、數據挖掘方面的力量都不強,而收購方都是ERP方面的強手,收購之前,他們從ERP的角度上已經獲得了較高的數據倉庫、數據挖掘能力,正好可以互為補充。
因此,從前端展現和表示工具逐漸縱深,加強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的能力是國內BI努力的方向。
橫向擴展范圍
BI通常被理解為將企業中現有的數據轉化為知識,幫助企業做出明智決策的軟件解決方案。BI的出現,使管理決策者有了真實可靠而又及時的依據來進行戰略調整和業務決策,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只能依靠經驗或者過時的信息。這對于在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的現代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然而,正是因為BI與決策的緊密相關,使得BI的應用走到了一個狹窄的小胡同中——BI在企業中的應用局限于為企業經營決策者提供最終的報表上,只有企業的“大腦”才能享受BI帶來的成果。
亞信BI應用咨詢部經理白靖分析說:“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們對于決策的一種誤解。”說起決策,似乎只是關鍵人物,如企業高層、政府領導等要做的事情,但其實,任何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面臨決策問題,簡單的一件小事都需要我們根據經驗或是環境等信息來進行判斷,盡管這種過程可能很短。
而在一個企業中,決策是多層面的,不僅企業高層、中層管理者,而且連基層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員都需要就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情進行決策。但是,除了企業高層,人們在做決策的同時通常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決策行為。
那么,人們通常都是怎么來進行決策的呢?有個小例子可以很好地展現這一過程。
比如,孫悟空與二郎神要打架了,有朋友和你打賭誰會贏。由于你記得這兩人在各種場合打斗過15次,其中孫悟空贏10次。另外,孫悟空斗牛魔王,8戰6勝,而二郎神斗牛魔王,8戰3勝。于是你根據這些簡單的信息賭孫悟空極有可能贏。
但如果怕賭輸了,你就干脆什么都不做,讓計算機來分析,自動找到了出身、教育、經驗、單身四個因素,計算機通過分析發現貧苦出身的孩子一般比皇親國戚功夫練得刻苦;打架經驗豐富的人因為擅長利用環境而機會更多;在都遇得到明師的情況下,貧苦出身的孩子功夫可能會高些;單身的人功夫總比同樣環境非單身的高。孫悟空遇到的名師不亞于二郎神,而打架經驗絕對豐富,并且單身,所以這次打架,你的賭注是孫悟空贏。
第一個場景顯示了人們在做小事情的決策方法:憑記憶,甚至憑感覺,而后一場景則是利用了BI的數據挖掘技術,使得決策的依據更加可靠。
白靖表示,比如要分析哪些人總是不及時向電信運營商繳費,一般都會猜測收入低的人往往會繳費不及時。但是,通過數據挖掘,你可能發現是家住在五環以外的人不及時繳費,然后再進一步在五環外作市場調研,又發現需要建立更多的合作渠道以方便繳費。這種信息就來得更加可信而且真實。
也就是說,企業的業務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應用BI的話,也會取得好效果。據悉,云南移動近期建立的高價值個體分析系統就是面向一線人員,通過對用戶的異常行為進行告警,并具有貼近業務的大量選擇器功能,為客戶經理的日常維護和用戶分析工作提供了支撐。這是BI從企業高層的戰略工具向一線人員應用工具轉變的典型案例。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BI的雙向未來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3931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