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云計算涉及虛擬化、云平臺、分布式資源管理、海量分布式存儲、云安全等核心技術。在技術層面上,云計算通過網絡使用各種IT資源與服務的方式將改變傳統的IT資源提供與管理模式,實現IT資源的集約共享,降低能源消耗。在產業層面上,云計算將推動傳統設備提供商進入服務領域,帶動軟件企業向服務化轉型,催生跨行業融合的新型服務業態,支撐物聯網、智能電網等新興產業發展,加速制造業、服務業的轉型和提升。率先發力云計算產業.占據云計算技術與服務的產業鏈高端,對IT企業的發展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傳統IT企業向云計算業務的轉型
2.1企業在傳統1T業務模式中的優勢及積累
云計算并不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因此企業在傳統IT業務中的行業優勢、技術積累、業務積累、實施經驗等對企業進行云計算業務轉型都具有非常大的價值。一些傳統IT企業雖然還未完全進入云計算領域,但在相關的技術上已有所儲備,如某些專業化的IT運維服務供應商已經具備規范化的IT運維服務能力,較早就致力于國際先進服務理念(ITIL)的導入,倡導“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層次”的下全服務IT運維理念,確保用戶IT系統持續穩定運行,并構建了全國性的運維網絡、涉及多個領域、在全國各地擁有上百個IT運維服務長期客戶。傳統IT企業在向云計算業務轉型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及利用已有的優勢及積累。
2.2企業在云計算生態系統中的角色
在云計算的生態系統中有四個核心角色:擁有者、建設者、運營者及使用者。使用者是指各種云計算服務的最終用戶;建設者指建設云環境的廠商,包括提供各種基礎資源、解決方案和服務的供應商,如軟硬件產品、信息安全、支付、網絡服務等,也包括云環境的集成商;擁有者指云計算服務的各種IT資產(包括硬件資產及軟件資產)的所有者;運營者指負責云計算環境及服務的后期運營、維護、管理的廠商。在大部分情況下,擁有者及運營者可能是同一家廠商。
對于傳統IT企業而言,在進入云計算時、需要考慮短期以及中長期企業在云計算生態系統中希望扮演的角色。企業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新技術的發展將帶來產業重新洗牌的局面、政府對云計算產業發展的重視、云計算降低廠中小企業信息化的使用門檻、企業在傳統IT業務模式中的行業優勢、技術積累、業務積累、實施經驗等。
2.3企業在云計算戰略上的目標用戶
云計算的使用者既可以是企業用戶,也可以是個人消費者。企業用戶包括各種規模的社會組織,尤其是杜會經濟活動中的企業。通常情況下,這些企業在云計算生態系統中尋求能夠滿足自己需要的IT解決方案.旨在解決如庫存管理、財務管理等內部管理和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間題。同時,作為企業用戶,他們也有可能在云計算生態系統中直接尋求云計算服務,作為企業自有數據中心或現有It基礎架構的一種補充。個入用戶主要指公眾、通常是云計算服務的直接消費者。
不同的目標用戶類別,其背景及關注點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對于大型企業集團用戶具有如下特點:組織機構較為復雜,擁有較多的分子公司及部門;用戶群龐大,規模在萬或十萬數量級;信息化建設啟動早,投入大,擁有大量遺留的IT資產;通常擁有較為專業的IT規劃、實施及維護團隊;對信息化重視程度高,尤其關注系統安全性、穩定性及可靠性,在保證上述前提的基礎上,希望能夠盡可能降低成本。而對于中小企業用戶,組織機構則較為簡單:發展時間較短,在IT方面的歷史投資較少;希望借助信息化加速企業發展,但對成本的敏感度較高。
2.4企業提供的云服務類型
根據服務的用戶類別。IT企業還需要考慮提供云服務的類型。從部署模式及用戶使用模式來看,企業提供的云服務類型大致分為兩種,即公有云及私有云。
公有云的最大優點是其所應用的程序及相關數據都存放在公有云的平臺上,用戶自己無須考慮前期的大量投資和漫長的建設過程。公有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由于應用和數據不存儲在用戶自己的數據中心。因此用戶對其安全、隱私等問題存在一定的擔心,尤其對于大型企業和政府部門,他們對于這方面的要求會更高一些。私有云部署在企業內部,它的憂勢是數據安全性、系統可用性等都可由自己控制,缺點是依然有大欣的前期投資。IT企業在考慮提供的云服務類型時,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如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面向的目標用戶類別、用戶觀念及文化習俗、成本投入以及企業自身的技術及業務積累等。
2.5企業在云計算架構中專注的方面
云計算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云計算參考架構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云計算除涉及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件即服務(SaaS)三個服務模型層面外,還涉及到各種接入終端以及切面的針對各層的管理及業務支撐系統。
對于IT企業來說,云計算里有非常大的商業機會。但對干一家特定的IT企業,想要覆蓋云計算中的所有內容是不太現實的,有的企業可能提供云計算中某一層或某幾層的服務,有的企業則可能專注于某一類特殊的云終端設備。即使某一個IT企業實力非常雄厚,希望盡可能多地覆蓋云計算中的相關業務,它也面臨著各種云計算業務優先級策略的問題,即企業以什么業務作為敲門磚來進入云計算以及后續業務擴展的優先級。
2.6企業在云計算中的業務模式
云計算為傳統IT技術帶來了巨大變化,但更多的是對傳統IT企業的商業模式及業務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云計算強調動態伸縮及按需付費,即用戶只為自己的使用行為付費:云計算的目標就是讓用戶像使用水、電一樣使用IT服務。傳統IT企業在向云計算轉型時,需要考慮在云計算中以何種業務模式來吸引用戶并持續盈利。
傳統IT企業自身向云計算業務轉型的過程,也是引導用戶進行轉型的過程。IT企業在轉向云計算業務模式時,一方面要考慮新的業務模式為企業自身所帶來的價值,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新的業務模式為目標用戶所帶來的價值。這兩方面都非常重要,只有同時滿足目標用戶及企業自身利益和發展需求的業務模式,才適合傳統IT企業去嘗試和轉型。如,對于一個傳統的IT運維服務廠商來說:如果轉向云計算業務模式為用戶提供基礎設施服務,雖然降低了用戶成本,但其從每個用戶所獲得的收入也同時減少,如果企業的用戶數不夠龐大、不能依靠龐大的用戶群來彌補單個用戶收入方面的減少,將很有可能造成企業的一虧損,甚至一導致企業面臨更大的風險。另外,傳統IT企業在進人云計算時,還需要考慮在云中希望嘗試的新業務模式與企業以往的傳統業務模式之間的關系,是全部替換、還是兩者并存。
3、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
傳統IT企業在向云計算業務轉型的決策過程中,涉及到定性的專家分析及推理,也涉及到定缺的成本收益分析、因此適合使用智能決策支持系統來輔助決策。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充分發揮了專家系統以知識推理形式解決定性分析問題的特點,又發揮了決策支持系統以模型計算為核心的解決定量分析問題的特點,充分做到定性和定性分析的有機結合。從邏輯結構上看,支掉傳統IT企業向云計算業務轉型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是山模型庫、知識庫、數據庫、模型庫管理系統、知識庫管理系統與推理機、數據庫管理系統以及人機交互綜合系統幾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數據庫及數據庫管理系統為數據存儲及管理提供了支持、管理著大量企業內外部數據資產:例如企業財務數據、客戶數據、銷售數據等,這也是建立決策支持系統的基礎。模型庫及模型庫管理系統主要應用于模型的存儲及管理,并結合各種數據進行科學計算,以定缺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分析。知識庫中存儲了大量的專業知識、知識庫系統及推理機是以定性知識進行推理為主體的系統,在科學計算的基礎上,增加知識和推理的功能后可以對決策起進一步的支持作用。人機交互綜合系統提供了人機交互的接口,并負責對模型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知識庫系統及推理機的綜合調用。通過綜合計算及推理給出建議的決策方案。該智能決策支持系統重點側重于模型庫、知識庫及相應管理系統的設計,這是該決策支持系統的關鍵。
模型的獲取主要通過對傳統IT業務模式及云計算中的新業務模式建模完成,建模過程需要從目標用戶以及IT企業兩方面來建立,重點是對各業務模式的收入模式及成本模式進行建模。
對于不同的商業模式及業務模式,IT企業的收入模型及成本模型有一些相同之處,但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無論在怎樣的業務模式下,人力成本都是一致的,但對于傳統的IT業務模式,企業與客戶之間通常是“一次性”買賣,即一個合同將產生一筆很大的收入,而云計算強調的是按使用收費,雖然每一次的收入不多,但能在一個較長的時問內擁有持續穩定的收入。即使同為云計算服務模式,當IT企業提供不同層次的服務時、具收入模式與成本模型也不完全相同。如,對一個捉供IaaS和SaaS服務的企業來說,兩者的收入模型與成本模型齊具特點,提供IaaS服務可以考慮根據基礎沒施的實際使用情沉收費,而SaaS服務則可以考慮根據用戶數、業務交易量等收費,當然IT企業在提供不同層次的服務時也可以選擇一些道用的收入模塑、例如根據服務可靠性系數確定服務水平增值收入、按固定月租套餐收費井根據用戶數確定套餐價格等。根據決策需要,可以為收入及成木建立多種模型以供復用,如數學模型、數據處理模型、報表模型、智能模型等。
根據收入模型及成本模型的通用性程度,可以建立一個針對IT企業的層次化的、共享的、可復用的收人模型及成本模型庫,如圖3所示。
在完成針對IT企業的收入模式及成本模式的建模后,還需要考慮針對目標用戶進行相應的建模,只有同時滿足目標用戶及IT企業自身利益及發展需求的業務模式,才適合傳統IT企業去嘗試和轉型。針對目標用戶的建模過程重點關注目標用的IT成本模型,根據成本模型的通用性程度,可以建立一個針對目標用戶的層次化的、共享的、可復用的成本模型庫,如圖4所示。由于IT企業可能有多種戰略用戶類別,如大型企業集團用戶、中小型企業用戶、個人消費者等,因此,需要針對每一類戰略用戶分別建模。
知識庫中存儲了大量的專業知識,知識庫系統及推理機是以定性知識進行推理為主體的系統,該系統實際上是在增加智能的效果。知識可以表示為產生式規則,即“if條件then結論”形式,例如:
- if一次性投人5 000萬元以上then企業將無法承受;
- if企業只提供公有云服務then將失去戰略客戶XX;
- if企業為戰略客戶XX成功實施私有云IaaS解決方案then將成為該行業的典范;
- if企業提供的新業務模式無法使用戶成本降低15%以上then用戶將不會接受該業務模式;
- if企業在一年內在XX技術領域形成突破then將獲得國家頒發的領域牌照等。
IT企業的技術積累、業務積累、行業優勢、渠道信息及實施經驗等,都可以抽象成知識加以應用,包括根據以往經驗所獲得的知識以及以往歷史數據所推導出的知識,并基于知識庫系統進行管理。在科學計算的基礎上,增加知識和推理的功能后,就可以對決策起進一步的支持作用。
人機交互綜合系統通過對模型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知識庫系統及推理機的綜合調用(如圖5所示),綜合計算及推導出既符合目標用戶的利益、又滿足傳統IT企業發展的云計算業務發展策略,以對傳統IT企業向云計算業務轉型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4、結語
支撐傳統IT企業向云計算業務轉型的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方法,較好地利用了企業豐富的經驗,既充分發揮了專家系統以知識推理形式解決定性分析問題的特點,又發揮了決策支持系統以模型計算為核心的解決定量分析問題的特點,充分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機結合,為IT企業由傳統業務模式轉型到云計算業務模式提供支持,尋找機會及突破口,并為傳統IT企業大規模轉向云計算業務模式奠定基礎。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393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