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管理,是在現代社會電腦和網絡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財務軟件和辦公自動化的出現,揭開了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序幕。隨后,ERP、CRM、HRM等專業軟件相繼在許多企業得以應用。譚小芳、平梵、胡一天等國內知名的信息化管理權威都認同這一觀點: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過程,是企業為了達到其經營目標,借助企業管理軟件和制度,更加有效利用企業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的過程。
在企業信息化管理甫一出現時,按人、財、物分別設計信息化管理流程,打造相應的軟件,是市場上的主流。這一做法雖然有些片面和單一,但受困于當時的電腦硬件技術和網絡基礎建設水平,企業家不得已選擇分部門、分條塊逐步實施信息化管理。
1984年,荷蘭Exact公司(易科軟件)正式成立。與眾不同之處在于這家公司一開始就建議自己的客戶統籌規劃公司內的各項業務安排,將生產、供應、銷售、人力、財務、行政等主要組成,全部融入在同一個信息化管理平臺上運行。這一貌似一次性投入比單獨的CRM、ERP等要多的方式,經過歲月的沉淀后,卻反而取得了更為人稱道的投入產出比。
尤其是對那些正在謀求多元化企業發展,跨地區(跨國)經營,跨行業銷售的成長期的企業而言,易科軟件將幫助他們擺脫部門軟件協調困難、數據分享不易、數據更新不及時、數據輔助決策失誤率高等麻煩。
目前市場上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大致分為兩類: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二者既有共性,也有特性。為此,易科軟件的解決方案做出了既有相同,又有區別的建議。
針對現代制造業,易科軟件建議成長期企業擴展現有的ERP系統,并內嵌CRM和HRM內容。通過構建整個公司的主數據框架,實現部門間的高效合作,以確保整個公司的一致性,改善決策制定流程。
針對現代服務業,易科軟件建議成長期企業以人的管理為核心,建立中央集中式賬戶數據,實現更快的響應速度,確保合適的人選,從事恰當的工作。并且這一套“管人”的系統還需與平臺辦公系統,開票和財務管理系統,客戶訪問信息系統等非常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易科軟件(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勇認為:信息化管理不是IT與經營管理制度相結合那么簡單,而是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管理進行改良和創新,從而真正提高企業管理的水平。
據了解,國內提供企業信息化管理軟件的公司不少于2萬家,從業人員不少于50萬,但絕大多數仍埋頭于CRM、ERP、HRM等專屬領域的研發、維護和升級。而隨著易科軟件提供的新模式的不斷成功,整體規劃信息化管理框架,按制造與服務兩大門類加以區分,實現以中央數據庫為基礎,制造業偏“管物”,服務業偏“管人”,有所側重的重建信息化管理系統,將是眾多企業,尤其是成長期企業謀求快速、高效、低成本發展的必由選擇。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