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很多公司過分青睞ERP,認為企業一旦實施ERP就實現了企業的信息集成,就可以把企業的各種資源引入到信息系統之中。還有一部分企業看到PLM的優勢之后,就開始對ERP采取完全否定的態度。所以ERP和PLM的區別與聯系成了中國制造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必須了解并明確的內容。
一、ERP與PLM的產生與發展
1.ERP是基于庫存控制的企業信息技術
ERP(企業資源計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以企業資源為管理核心,實現企業內部資源和企業相關的外部資源的整合。
ERP的形成大致經歷了5個階段:訂貨點法、基本MRP階段、閉環MRP階段、MRP||階段及ERP的形成階段。ERP理論是隨著產品復雜性的增加,市場競爭的加劇及信息全球化而產生的。其功能也從訂貨點法的庫存計劃管理延伸到企業的各大職能。
2.PLM是基于精益思想的企業信息技術
精益制造是以顧客需求為拉動力,以消滅浪費為核心,使企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佳的運營效益。并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精益思想在車間中所取得的成效。使得企業渴望將其推廣到其他部門,于是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作為以精益思想為核心,輔以針對產品信息、工具和技術的集成化的方法應運而生。
PLM是橫跨整個企業的、集成的和信息驅動的方法,是精益細想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是企業實現信息化的關鍵技術之一。
二、ERP與PLM基于實踐的對比分析
1.系統的總體架構不同
ERP以系統的業務流程為導向。應用價值為主題,將企業的基礎資源、需求鏈管理、供應鏈管理與競爭核心構筑成業務應用體系,在以業務應用為基礎.構筑戰略決策應用模式,從而形成總體的應用價值體系。圖1給出了ERP系統的總體架構。
圖1 ERP系統的總體架構
而PLM是一個集成的、信息驅動的方法。它應用于從設計、制造、配置、維護、服務到最終處理的產品生命周期的所有方面。通過跨職能領域的方法來保證生產力的提高。圖2給出了PLM的總體架構。
圖2 PLM的總體架構
2.在企業結構上關注的領域不同
企業結構有兩種不同的劃分方法,一種是分成幾個職能不同的職能部門,通常的職能部門是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以及處理和回收;另~種是劃分成知識領域,知識領域是指那些具有共同主題的事物的不同知識范圍,企業中最常見的知識領域是關于產品、客戶、員工和供應商。如果對應知識領域來劃分職能領域,定義PLM包含產品知識領域,貫穿所有的職能領域。定義ERP貫穿所有的知識領域,但僅僅集中在生產、銷售和服務職能領域。如圖3所示。就可以形成一個以職能為縱軸、知識為橫軸的矩陣。
圖3 ERP與PLM重點關注領域的比較
顯然,ERP主要是基于業務的。關注的是產品、客戶、員工和供應商業信息的獲取,并跟蹤這些信息以完成一個完整的訂單。PLM主要是基于產品,關注的是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所有的產品數據。通過共享產品信息來連接不同的職能領域,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3.管理方式和目的不同
ERP與PLM在管理的方式和具體的目的兩方面存在一些差異.且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會有所不同。ERP倡導的內容是控制。涉及的是企業管理層面的運營流程,由管理可見性的需求來驅動,并控制對財務有影響的企業活動來實現的.管理的目的是低成本、高質量、高準交率,而PLM倡導的內容是創新,涉及的是與產品開發有關的流程,以產品的研發為中心,在產品和過程兩個方面促進創新,管理目的是低成本、高收入、高收益。
ERP的不利因素是信息的收集,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需要大量的人員。造成人力資本的增加。而且ERP系統非常昂貴。要求預先支付數百萬美元的資源來支持項目的實施,與之不同的是.PLM可以分階段實施,每個企業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分別獨立實施。隨著時間的推移分階段進行必要的投資。
三、總結
ERP和PLM雖然存在很多的不同,但是,現在企業的運作是基于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相輔相成的一個動態系統,而產品的生命周期涉及PLM和ERP兩個領域。所以二者又存在著緊密聯系:一是在最終目標上的一致性,都是試圖通過科學的調度和控制,通過最少的資源耗費,用最為經濟的手段和方式,保證產品的質量;二是系統上的互補性,雖然產品信息應該存在于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中而不是ERP系統,但ERP系統不僅可以引用這些數據,還要在處理業務的各個階段使用這些數據,以提高效率。所以ERP系統和PLM系統要相互意識到對方并且相互協同地工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制造企業ERP與PLM的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