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江區制造業PMI簡介
采購經理指數(簡稱PMI)是國際上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之一,能夠對區域經濟的活動狀況進行監測和預警。PMI已被實踐證明具有先導性、綜合性、科學性等諸多有助于政府部門及時、準確掌握經濟運行態勢和變動趨勢的優點。
“松江區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于2011年1月正式開展,問卷內容涉及生產、訂單、庫存、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采購、購進價格等多個方面,基于調查結果可編制能夠反映我區工業發展趨勢的“松江區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由于采購經理調查具有環比性質,因此必須對指數進行季節調整,而我區PMI的數據時期較短,暫時只能選用工作日法。所謂工作日法是指將各月日歷天數扣除節假日天數后的工作日天數除以平均工作日天數從而得到月份調整因子,再將各月原始指數除以相應的月份調整因子得到調整后指數。
表1 2011年松江區制造業PMI工作日調整匯總
二、制造業PMI走勢與工業經濟的運行趨勢相一致
2011年1至4月我區制造業PMI連續四個月處于臨界值50以上的“擴張區”,而從5月到12月則連續八個月處于臨界值50以下的“收縮區”,全年呈現先高后低、震蕩下行的運行軌跡,與我區工業經濟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
圖1 2011年1-12月松江區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走勢
按照不同指數區間,可將2011年我區制造業PMI劃分為三個運行階段。第一階段為1-4月,指數處于臨界值以上的較快上升區間,代表工業經濟發展較快;第二階段為5-7月,指數處于臨界值以下的低速下降區間,代表工業經濟轉升為降;第三階段為8-12月,指數處于臨界值以下的較快下降區間,代表工業經濟出現波動。
表2 制造業PMI變動區間代表含義匯總
注:上表中指數變化范圍參照上海市PMI相關解釋且僅具參考意義
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可以判斷,當前我區工業既難以維持金融危機前或“十一五”末的快速發展,也有別于金融危機時的發展低谷,已邁入低位下滑的經濟轉型期。
三、從制造業PMI看工業低位下滑的具體表現
2011年12月我區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3.9,環比上升2.7,連續第八個月處于“收縮區”,但從11月的“快速下降”區回升至“加速下降”區。
調查顯示,構成綜合指數的五項分類指數在12月均處于“收縮區”,并呈現“二升三降”走勢。“二升”指的是:生產指數為44.8,環比上升5.3,導致綜合指數環比上升1.3;新訂單指數為45.8,環比上升9.5,導致綜合指數環比上升2.8。“三降”指的是: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3.3,環比下降0.7,導致綜合指數環比下降0.1;從業人員指數為40.2,環比下降1.3,導致綜合指數環比下降0.3;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4.0,環比下降7.2,導致綜合指數環比下降1.1。
表3 2011年12月松江區制造業PMI匯總表(單位:點)
1、生產指數連續一個季度處于“加速下降”及以下區間,反映生產規模持續收縮
12月,我區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的生產指數由上月的39.5回升至44.8,但仍連續第三個月處于收縮區,并在整個第四季度均處于“加速下降”及以下區間。
生產指數被認為是企業生產規模變動的同步指標,與經季節調整后的工業總產值保持著0.80的較強相關性,該項指數較快下降反映了當前我區工業的生產狀況仍處于收縮階段。
圖2 2011年1-12月松江區制造業PMI生產指數走勢
2、三項訂單指數均處于“加速下降”區,反映市場需求依舊低迷
12月,我區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的新訂單指數由上月的36.3回升至45.8,連續第六個月處于收縮區,并連續第三個月落在“加速下降”及以下區間。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雖由上月的29.3大幅回升至45.7,但仍連續第五個月處于收縮區。積壓訂單指數由上月的41.7回升至45.1,連續第七個月處于收縮區,并由上月的“加速下降”區下調至“快速下降”區。
新訂單指數被認為是企業生產規模變動的先行指標,但就目前而言,我區制造業的新訂單指數與工業總產值還具有較強的同步性,兩項指標的相關系數達到了0.77。三項訂單指數持續走低反映了受到國內外宏觀經濟影響,當前我區工業的市場需求仍不容樂觀。
圖3 2011年1-12月松江區制造業PMI訂單指數走勢
3、從業人員指數處于“快速下降”區間,反映勞動力需求趨于減少
12月,我區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的從業人員指數由上月的41.5繼續下跌至40.2,連續第七個月處于收縮區,并連續第六個月落在“加速下降”及以下區間。
從業人員指數可用于衡量企業對勞動力要素的需求和投入狀況,按其走勢能夠判斷,我區工業的用工需求和勞動力投入趨于減少。從業人員指數需從兩方面進一步分析:一方面,企業根據其產品訂貨和生產規模的變動對用工量做出相應調整,因此從業人員指數的收縮對下階段我區工業生產的發展形勢增添了不確定因素;另一方面,除了關注用工數量的增減,也需關注用工結構的變動,如果企業用工需求減少的主要是那部分知識存量少、技術能力低的勞動力,那么則可能意味著我區工業正在積極從勞動-資本密集型轉變為資本-技術密集型。
圖4 2011年1-12月松江區制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走勢
四、從制造業PMI看工業轉型的有利因素
產業轉型勢必會帶來生產規模、產品需求、用工需求等多方面的波動和調整,可以說轉型初期也是我區工業在新時期取得新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陣痛期。但在當前階段,除了挑戰和困境外,也同時存在著一些機遇和積極因素。
1、購進價格指數逐步下降,反映企業的成本壓力有所減弱
12月,我區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的購進價格指數由上月的33.6小幅回升至36.0,連續第三個月處于收縮區、并連續第二個月處于 “快速下降”區。
隨著各項緊縮性貨幣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價格過快過猛上漲的趨勢已被有效遏制。制造業PMI的購進價格指數被喻為“小物價指數”,雖仍有部分樣本企業反映成本壓力較大,但依據指數走勢可以判斷,和上半年相比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多數企業造成的發展制約已有所減弱。
圖5 2011年1-12月松江區制造業PMI購進價格指數走勢
2、采購量指數大幅回升,說明企業的采購活動開始恢復
12月,我區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的采購量指數由上月的43.0上升至50.2,時隔兩個月后重新回到擴張區;其中,進口指數雖仍處于“榮枯線”以下,但相比前兩個月的持續“快速下降”,收縮程度已有所減緩。
和生產指數及訂單指數一樣,采購量指數也被認為能夠直接反映企業生產的變動情況,與經季節調整后工業總產值的相關系數也達到了0.74。該項指數明顯上升反映了我區工業企業的采購意愿開始增強、采購活動開始恢復,或將對明年我區工業經濟的平穩發展形成積極影響。
圖6 2011年1-12月松江區制造業PMI采購量指數走勢
綜上所述,2011年我區制造業PMI的運行軌跡呈現震蕩下行特征,生產、訂單、庫存、從業人員等分類指數的回落或收縮較為客觀、真實地反映出現階段工業經濟的調整和波動,并能夠以此預判2012年1季度全區工業將延續低位運行態勢。但與此同時,我區制造業PMI也傳遞出購進價格降低、采購活動恢復等利于企業下階段生產運營的向好信息,產業轉型仍需也必將不斷深入。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2011年松江區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