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5年以來,沙鋼始終走“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發展道路,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實際需求,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企業技術進步,通過多年努力,沙鋼實現了“產銷一體,管控銜接、三流同步”的信息化管理目標實現了由傳統企業向工業化、管理現代化企業的轉變。
立目標、謀規劃,持續指導沙鋼信息化建設
企業信息化的整體、長期建設,離不開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不斷創新的建設規劃,離不開高起點高標準的建設目標。沙鋼為保障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有序開展,為了構建數字化沙鋼,緊密結合了企業實際情況,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充分借鑒國內外鋼鐵企業信息化實施經驗,與時俱進地形成了沙鋼的信息化各個階段總體目標及建設規劃,來指導每個階段的信息化建設。
首先樹立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打造沙鋼集團整體運營,執行,決策平臺,實現集團管、控、決策一體化、三流同步化“的總體目標。
沙鋼通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一個集團型的大企業,沙鋼所面對的業務流程、管理制度、生產工藝、工序等越來越復雜,如果沒有一個整體的運營、執行決策平臺,很難做到政令暢通,決策有效、經營生產有序對接,很難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對照企業發展現狀,沙鋼確立了充分借鑒先進的各種業務管理模式,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合同為主軸的產供銷整合管理和追蹤,實現產供銷一體化,實現集團,成員企業業務全覆蓋。以質量規范為橋梁,將采購管理、銷售管理、質量管理及生產管理等專業系統緊密結合,在保證質量、交貨期,滿足客戶個性需求的前提下做到最佳生產。同時將合同貫穿采購,到貨、排程,生產、存貨、銷售、發貨,掌握進度及實物動態,合理進行資源調度,實現管控一體,最終實現三流同步。
第二,依照同步企業發展的總原則,與時俱進謀定信息化建設規劃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近些年來,根據企業發展需要沙鋼確立了信息化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建設企業執行業務平臺,為生產管理指令的有效落實可靠執行提供平臺支撐。建立能源管控平臺,節能降耗,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建立企業物流管控平臺,為物流插上翅膀;建立企業產銷一體化集成平臺,優化生產計劃,縮短生產周期,提升產品品質。
第二步:在完成執行業務平臺的基礎上,建設集團整體管控、供應鏈協同平臺,實現集團效益,戰略供應鏈效益最大化。建立集團管控平臺實現集團資源共享,為戰略執行提供支撐;建立供應鏈協同平臺,提升虛擬經濟價值,提升供應鏈協同效率、效益。
第三步:提升決策水平,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建立集團數據挖掘分析,決策系統,為集團戰略決策提供導航,建立鋼鐵貿易電子商務平臺,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通過不斷努力,沙鋼已完成了第二步建設,正在向第三步邁進。
奮開拓、勇創新,精心開展沙鋼信息化建設
為滿足企業的不斷發展要求,沙鋼勇于開拓,敢于創新持續進行信息化資金投八近幾年累計投八資金達2.4個億,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及各個層次建立了相應的信息化系統.并進行了有效集成搭建立體化,叢橫交織的整體信息化鏈,為沙鋼的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第一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生產管控平臺建設,提升企業整體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打造高效生產管理執行載體。
各個生產單元是生產的執行者,企業整體生產單元的生產效率,質量水平高低,對企業經濟效益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等有著直接影響。生產管控平臺在提升企業多工序整體運轉效率的同時,為經營指令的落實提供了有效執行載體。
1.建設鐵水優化調度系統,國內率先實現鐵水一包到底新技術有效運用。采用從煉鐵到煉鋼一包到底的生產新技術就是選擇與轄爐公稱容量相同的鐵水包,將高爐生產出來的鐵水經過該鐵水包直接輸送到煉鋼車間,經脫硫處理后兌入轉爐進行煉鋼生產。運輸過程中間不僅不更換鐵水包,而且省去了傳統生產工藝中采用的魚雷罐車和混鐵爐裝置,提高了煉鐵,煉鋼生產單元的銜接效率,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2.建設整體產銷一體化系統(MES)提升企業整體生產效率、質量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沙鋼整體產銷一體化系統是沙鋼發展歷史上信息化投入最大的一個項目,覆蓋了煉鋼,軋鋼等多個生產單元。系統采用了全生產與管理工序集成、煉鋼、軋鋼一體化計劃設計,合同動態分割,全過程質量管理與跟蹤等一系列生產管控新模式新技術。搭建了一座集銷售、生產、計劃、物料、庫存、質檢、發貨于一體的管理平臺,對企業整體產能,生產執行效率,質量控制能力的提升和工序能耗降低起到了關鍵作用。
3.構建能源、環保管控平臺(能源管理中心系統),直接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減排水平。在2006年~2007年間 沙鋼開展了能源管理中心系統的建設,通過實施,建立了全廠管控一體化的能源管理系統,覆蓋基礎自動化、過程監控及管理三個層次,實現對能源、環保系統的集中控制和監測,進而完成能源的優化調度和管理為構建‘綠色沙鋼”提供了支撐。
4.建設物流管控平臺,提升物流執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沙鋼物流系統針對集團整體物流業務,從碼頭卸貨開始,到原輔料的入庫再到產成品的出庫,最后到碼頭的裝貨結束,形成物流的閉環管理。前道工序指導、產生后續計劃,信息自動及時準確傳遞,業務流,數據流都得到了高度整合,實現了客戶需求快速響應的物流流程設計,實現了廠內物流計劃實績的實時跟蹤。
第二,構建企業內部高效,規范管理平臺,推動企業管理創新發展。
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員的增多,管理復雜度也相應提升,企業的各管理環節中,管理流程確定性參差不齊,各部門溝通與協調缺乏一個有效快速靈活的平臺管理執行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針對這些情況,沙鋼在2006年開始建設企業辦公自動化系統2007年年初順利投入運行。通過系統的使用一是明確了企業管理流程,各項業務實現了標準化實時化作業;二是消除了管理中的延遲,實現了管理者對業務流程以及工作狀態的實時監控,確保了企業管理決策得以有效落實;三是實現了對關鍵業務的控制全面提升企業執行力。四是企業走向了無紙化辦公的現代管理模式,實現信息資源的綜合展現和綜合利用。
第三,構建集團管控平臺,實現集團資源共享,為戰略執行提供支撐。
沙鋼目前已擁有沙鋼國際貿易公司物貿公司、淮鋼特鋼、安陽永興鋼鐵、鑫瑞特鋼等成員公司及企業。怎樣實現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的統一:人才的集中統一高效使用,怎樣實現集團資金管理的統一;資金的統一監管綜合利用,怎樣實現集團購銷資源統一;客商、產品體系,服務統一;怎樣滿足集團管理模式的多樣化;適應不同管控力度的要求等,這些已成為集團迫切要解決的難題。為此,沙鋼進行了集團管控平臺的實施,通過系統的建設,有效解決了上述難題為集團提供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平臺系統的構建完成,真正實現了集團的高效管控,資源的高度共享,為集團戰略決策的執行提供扎實的基礎支持。
第四,構建集團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供應鏈全面協同。
為提升沙鋼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010年下半年實施了沙鋼集團電子商務平臺,201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該平臺是沙鋼供應鏈管理體系中的核心支撐系統,主要定位于為客戶、供應商和沙鋼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協同業務提供銜接窗口;為客戶、供應商和沙鋼之間溝通的架設橋梁,為沙鋼上下游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能力的提升,客戶價值的提升,提供支撐。
出成果、爭效益,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通過兩化融合的不斷深入,沙鋼信息化所帶來的成果及效益日益顯現,無論是管理效率,還是經濟、社會效益都得到快速提高,真正支撐了沙鋼的跨越式健康發展,實現了經濟、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第一,信息化手段促進管理變革創新。
1.信息化加速了管理理念的轉變。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場管理革命,不僅僅是計算機代替人的手工操作,更是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體制的變革和更新。企業信息化對沙鋼的管理理念與國際接軌,促進管理現代化、轉換經營機制都帶來了巨大沖擊。推行現代物流管理方式,實施流程再造建立適應市場要求的供應鏈,大幅度減少中間管理層等,都是管理思想和理念的重大突破。
2.管理機構向扁平化轉變。公司原來機構層次較多,呈“金字塔”型,存在多等級、多層次、機構臃腫、橫向溝通困難、信息傳遞失真、缺乏活力,對外界變化反應遲緩等弊端。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收集、處理、利用信息的方式,推動了業務流程再造乃至組織結構的重構。原有的金字塔型結構為精簡、高效的扁平化結構所取代。
3.管理方式實現了流程化。沙鋼過去的管理方式主要通過人工等方式來實現,程序、信息不公開、不透明、人為因素影響大容易出現管理失控,通過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改變了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傳統管理方式,信息公開、程序透明、運營規范,各項業務流程簡化和規范,實現了動態管理并同步實現沙鋼各項管理流程的持續優化。
4.管理規范實現了軟件化。沙鋼過去的產品標準、技術規范、檢驗標準等均是成文標準文件對其理解因人而異,各個系統設計時已將其軟件化,有效地減少了人為因素。將產品規范和冶金規范,含新試產品和軍工鋼的規范全部進行清理,輸入計算機,解決了多年來的規范和標準不統一問題。由技術質量部統一建立并維護鋼鐵產品的產品規范卡,保證了系統性、規范性和正確性。另外,管理規范軟件化,也解決了企業核心技術的保密問題,避免了因一人跳槽造成企業核心技術流失的風險和用戶流失。
第二,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一是在將信息化技術運用于能源,環保管控平臺(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后,直接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減排管理水平,通過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設及投入運行,提高了企業能源介質和余壓、余熱資源的回收利用率。
二是在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后,促進工藝裝備升級改造,促進節能減排新工藝、新技術運用,降低生產單元工序能耗,如采用干熄焦全過程自動化控制技術,實現蒸汽有效回收、發電,沙鋼焦化工序能耗大幅度下降。
三是在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生產管控平臺建設后,提升企業整體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如建設整體產銷一體化系統(MES),提升企業整體生產效率、質量水平,提升了各個生產單元、各工序的銜接效率,提升了整體產能,降低了煉鋼、軋鋼工序能耗,根據使用以來的實際生產數據反饋,煉鋼車間目前的月平均產量增加約1.98萬噸,對比上線前增幅為3.6%;熱軋目前的月平均產量增加約1.25萬噸,對比上線前增幅為3.5%。如按鋼鐵產品平均價格3800元,信息化貢獻率按20%來算,就產能提升這一塊,每月就將產生2580萬元的經濟效益。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沙鋼信息化三步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