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概念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美國,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的先進的系統化管理思想。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在經歷多年發展后我國很多企業對于ERP已從最初的認識階段逐步走向深度個性化應用,市場上也涌現出多家技術成熟、實力雄厚的本土ERP系統提供商。如何正確評估自身技術能力,做好具體需求分析和規劃,保證系統成功實施,使ERP真正為企業發展助力,日漸成為現代企業治理行為中的重要一環。
二、ERP的內涵及其對現代企業的重要作用
(一)ERP的內涵
企業資源計劃ERP起源于流程型企業管理理念,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入現代企業管理,提供將企業內部管理與外部市場環境相結合、科學有效地整合各方資源的信息平臺,合理安排企業的購、產、供、銷等各個環節的活動,提高資本運營效率,規避潛在經營風險,激發企業技術創新,實現利益最大化。
(二)ERP的重要作用
1.ERP系統運用計算機技術將各類數據高度交匯,實現信息多層次、多部門統一平臺管理,有效減少業務摩擦、降低運營成本,并可以通過建立自動預警機制為實現事前管理提供可能;
2.ERP系統可將企業生產流程、供應鏈、財務控制、固定資產等資源進行充分協調,各類信息更加及時、準確地在職能部門間傳遞和共享,提高生產效率,激發企業活力。
3.良好的ERP系統運作可大大縮短產品的研制和生產流程、優化工藝、降低消耗、減少人工失誤、提高企業市場反應敏感度,為實現企業可持續和跨越式發展決策提供信息化基礎支持。
三、現代企業ERP系統實施應注意的幾點問題及策略
(一)重視ERP信息系統軟件選型,做好實施規劃
ERP系統是現代企業對資源合理配置要求的體現,是管理層對企業運行模式的思考。期初在選擇軟件系統服務提供商時,首先要考慮服務商的信譽、實力、對行業熟悉程度等因素,盡量選擇資質優良、服務能力強、對本企業所在行業特點有深刻理解和成功實施經驗的供應商。其次,應從企業自身戰略需要和信息化建設目標出發,加強系統分析人員與相關部門關鍵用戶的交流溝通、了解具體業務需求,根據組織構架、管理特點、涉及業務范圍等明確系統需要哪些功能,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合理有效的分析報告。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部分業務數據,同ERP系統供應商共同進行有效性模擬測試以了解ERP系統構架,避免軟件與實際業務脫節。在軟件選型中,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做出切合實際的需求分析,不盲從廣告宣傳,不貪大求多,選擇具有高性價比的真正適合本企業的服務商及產品,這是ERP成功實施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ERP實施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的投入,如果事先沒有科學規劃,不做好充分準備,往后有可能產生實施效果不理想、信息系統無法支撐企業經營活動的局面,制約企業未來信息化發展目標的實現。因此ERP實施要與企業的發展規劃緊密地結合起來,突出特點、詳細設計方案、分步平穩推進。
如前文所述,為保證系統有效實施,企業應成立由多個業務部門組成的項目組對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同時認真評估本企業所在行業特征、所處的競爭環境和企業內部當前信息化應用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能力等情況,結合需求分析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規劃,交各使用部門反復確認。若是跨行業集團型企業則應從核心主業著手,首先考慮契合主要產業的規劃方案,保證主業優勢能夠通過信息化手段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二)統籌兼顧,分步實施
ERP是將企業供應鏈,資金流,信息流等資源進行整合的集成管理,實施時除了統一規劃還要有動態的進度協調和部署。循序漸進,避免由于業務需求整合不到位而造成信息孤島或重復建設等問題,削弱模塊間的協同效用,降低系統應用價值。在ERP實施過程中采取分步推進的方式能夠降低企業實施難度,增加風險可控性,最大限度避免不合理的沉沒成本投入。
完整的ERP系統一般包含資產財務、產品生產、供應鏈、人力資源、客戶關系等功能模塊,它們各自對應企業里不同的關鍵用戶,實際生產中獨立工作又有機協同。具體實施操作時可以以產品流程為核心、財務控制為總領定義統一規范的集團基礎數據和信息平臺,整個過程強調面向不同業務間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采取分模塊實施的方法,從初始就注意業務數據與財務平臺交互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建立好的模塊上線前進行功能測試,確保信息準確傳遞和系統運行穩定,真正達到財務與業務的無縫銜接與有效協同。在階段性工作完成后及時總結不足,并將前一階段積累的成功經驗為下一階段所借鑒。
(三)重視關鍵用戶培訓,加強人才積累
ERP實施需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重組。若操作人員對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ERP業務流程掌握不充分會導致系統使用效率低下、業務處理錯誤甚至誤刪歷史數據等問題,打擊員工工作熱情、浪費開發成本。為保證系統平穩運行,必須對業務部門管理者及ERP使用最為廣泛的財務人員、工藝技術人員等關鍵用戶進行長期的內容豐富的應用培訓,提高操作水平,并引入操作員上崗考核機制,確保ERP系統實施朝正確的方向進行。
ERP建設是一項投入大、周期長的工程,而ERP系統的成功實施也必定會培養出一支既熟悉業務又懂計算機技術,同時具備良好溝通協調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隊伍,這對于企業來說是十分寶貴的人力資源。筆者認為企業應當將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戰略放在首位、合理規劃,通過營造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和完善的激勵機制加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充分發揮員工積極性,不斷加深實施人員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積累。加強復合人才積累,為后期系統二次開發及維護升級奠定智力基礎。
(四)完善管理制度,強化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用于降低運營風險的各項活動和過程。企業實施ERP,應建立與其相適應的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包括創造保障ERP穩定運行的科學規范的業務流程和編碼體系,健全重要信息加密備份制度,完善服務器及網絡管理條例,設立管理員權限以及嚴肅各項操作規程,同時還應重視軟件版本升級等管理和維護以及適時進行殺毒軟件的更新。
以財務管理為例,ERP應用中會計業務工作均通過計算機完成,而便捷與風險共存的計算機網絡環境使得會計信息有可能因遭受病毒入侵、數據被人為篡改、系統運行不穩定等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甚至數據丟失、摧毀等風險。在財務內部控制中應加強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的審核和分析,確保會計信息的質量和安全。程序開發時企業應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充分溝通,針對風險控制點在系統內嵌入安全程度較高的控制模塊;ERP系統應用過程中制定統一的核算制度、科目體系、審核流程等,保證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和嚴謹性;通過建立崗位責任制和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結合權限設置對用戶的系統訪問、操作授權、數據查詢、導入導出等行為進行控制,防止舞弊發生;做好訪問日志,記錄用戶訪問ERP系統的時間和內容,為日后的控制分析提供數據支持。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應針對自身實際,選擇最合適的ERP信息系統軟件,總體規劃,采用邊實施邊調整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加以拓展,才能使信息資源在整個ERP系統價值鏈流通起來,最終實現管理提效,支撐企業高速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現代企業ERP系統實施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194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