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信行業的經營分析系統或者金融行業數據倉庫項目中,實現了大量的固定報表,大約占到整個項目的75%,即席查詢或者OLAP分析,占到了大約20%,而真正的數據挖掘占到不足5%。經營分析和數據倉庫應用也沒有完全按照部門劃分或者角色劃分,項目大而全,卻缺少重點和主線,從而導致人們認為這些系統幾乎沒有多大的作用。加之很多商務智能系統的開發商原先是從事業務系統實施的,雖然他們有一定的優勢,對業務系統數據的接口非常了解、對業務流程比較熟悉,但是做ERP系統或者業務系統的思維模式是流程驅動,他們從書本上、商務智能軟件供應商或者一些專家之處學習到數據倉庫的定義和實施方法,使得他們也認識到商務智能項目和業務系統的設計思想是不一樣的,但是很多在設計過程中將流程驅動轉換成為數據驅動,很難做到目標驅動,即就是目標驅動,也不知道如何驅動,所以就不得不到每個相關的業務部門調研,了解客戶各個部門的需求,結果就成了按照業務部門要求而做的報表系統,因為業務部門也不完全了解商務智能能解決哪些問題,從而導致商務智能項目的失敗。如何成功實施商務智能項目,當然要遵循一套方法論,它和業務系統的最大區別是目標驅動。
商務智能的定義:商務智能是從數據到信息,從信息到知識,再從知識到決策,然后從決策到行動。商務智能分為戰略智能和運營智能兩大類。戰略智能是相對于集團公司如何有效制定、跟蹤企業戰略的智能分析和決策;而運營智能是相對于公司日常如何有效運營的智能執行和監控。
商務智能按照角色應用設計的流程:公司董事會主動研究出現了什么問題或者尋找下一步的機會,然后交給分析師或者管理層進行診斷、研究和分析,什么原因導致了問題的出現,再通過假設分析,實現投資的分布和回報率,或者下一步活動(比如營銷戰役)的機會和可行性,尋找最佳方案,定義優先級,選擇活動的內容,然后提交給決策者,由決策者通過執行方案,由管理層具體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度量標準和監控的方案,發送給相關部門或者外部的合作伙伴(比如供應商)執行,對于執行的結果,通過關鍵績效指標,了解執行的進度和問題,再進行方案調節。
商務智能項目實施前期應做的工作步驟:
第一步、選定主題和應用角色:商務智能首先要明確定義一個主題、應用的部門,應該按照角色設計應該。最先選定的主題最好是數據相對完整,數據質量相對較好的主題。企業要做到戰略智能到運營智能的戰略目標、戰術目標和戰斗目標的一致性,要保證商務智能是按照角色劃分的,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內容和展現形式:
(1)、企業的戰略層需要企業績效管理駕駛艙,確保戰略的制定和有效執行的策劃,他們時刻要了解公司的關鍵績效指標達標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關鍵績效指標的預警;
(2)、管理層需要報表、預警、查詢和分析,將企業的戰略轉換為業務部門的戰術,時刻監控部門績效、了解差異、同比環比、解決問題或者提供選擇方案;
(3)、分析層需要利用工具對業務進行分析和跟蹤,按照高層的指意,對企業的運營提出建議;
(4)、執行層需要了解具體執行的情況,了解自己所完成任務的狀況。
第二步、用戶需求分析:當主題擬定之后,比如財務分析主題,主要使用部門是財務部門,然后要盡量做到短平快,抓住主題和主要解決的問題,盡快在3個月或者半年實現目標,而不要追求大而全,選擇盡量的完美其結果不但使得項目的周期加長,而且還使得項目的重點淡化,主題不突出了。
在部門或者角色應用時,一般會設計到固定報表、關鍵績效指標(KPI)指標預警、即席查詢、例外分析和數據挖掘(預測、深層次的分析)五個方面的應用展現。但是在項目的初期,最好包括報表、KPI指標、例外分析和即席查詢。
(1)、制定KPI指標:這里首先介紹如何制定KPI指標,對于相關部門的不同人員,從部門的所有相關的績效指標中選出關鍵績效指標(KPI),這樣的指標最好不超過8個,關鍵績效指標應該由其他的指標運算而得到,比如企業的關鍵績效指標是成長性、安全性、流動性、生產性和收益性,而關鍵績效指標收益性由銷售利潤率、資金利潤率和流動資金利潤率組成。對于選定的KPI,需要設計門檻值,當超出門檻值時,可以自動用紅綠燈儀表盤發出預警,或者發短信告訴相關管理者,管理著可以通過移動商務智能來跟蹤指標和查詢發生的原因。
(2)、設計固定報表:對于固定報表,特別是常用的報表,最好事先預制計算保存,比如晚上12點到早晨7點之前自動計算保存。對不同角色有不通需要的固定報表,將用戶最常用的報表列在最容易獲得的位置。
(3)、查詢接口:對于需要查詢的指標或者問題,一定需要工具或者設計的各個可選下拉菜單模式進行查詢。
(4)、例外分析:可以對給定的指標,通過紅綠燈、儀表盤、溫度計、KPI指標超門檻值進行預警,然后可以進行例外鉆去和分析。
(5)、數據挖掘:數據挖掘應該適合于分析師和一些專家或者高級應用者。
第三步、數據模型設計:有了用戶需求,下一步就需要設計相應數據集市的數據模型以及采取的技術方案,利用“想大做小”的原則,對于本次要實現的KPI和報表,考慮其計算的方法和定義,考慮相關指標的基礎數據源,是否所有的數據都存在,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唯一性,對于缺少的數據如何獲取,需要多大的成本。接下來要考慮如何利用ETL工具,數據質量控制工具以及元數據管理工具,來確保可以按時、按預算實現設計的目標嗎?當然角色不同,數據的顆粒度也就不同,級別越高,數據的顆粒度就越大,戰略層最好是統計匯總數據,但是他們要看到的面更廣。
第四步、用戶界面的設計:有了相關的指標和應用,就要確定各個角色用戶界面的設計,對于戰略層他們喜歡儀表盤、紅綠燈的指標預警、電子地圖、雷達圖、杜邦分析法、趨勢和走向結果展現;而管理層需要部門指標預警、固定報表、例外分析和假設分析,最好利用趨勢圖、即席查詢、電子地圖和OLAP分析,對于執行層面最好是一些固定的運營報表、和詳細運營報表查詢、與自己工作相關的例外分析。將這些界面以及二級、三級界面和用戶進行溝通,聽取意見,確定界面。界面需要具有邏輯性,點擊最好不要超過三鍵。
準確獲得高層的需求:對于商務智能需求的調研,特別是對高層決策者的調研,一定選一個有過高層管理經驗,在業界有一定名望,而且決策層也非常認可的專家進行調研,事先將調研提綱發給調研人員,調研時要做到盡量多問少說,了解老總的真正想法,關心那些問題,那些指標等,最好帶上錄音筆,將老總關心的問題記錄下來,等老總講完了,再拋磚引玉將其他的行業或者類似的企業是如何做的展現給老總,然后問老總是否也對其他相關的應用感興趣。這樣就可以盡量減少以后的修改。為什么要讓大家認可的專家調研決策層?主要是其他開發人員一般缺少管理經驗,所以調研的問題和老板的想法不一定對口,或者無法了解老總的意圖和想法。
商務智能項目的前期設計、培訓和咨詢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計劃到位,才能更好的保證項目實施的成功!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商務智能BI與ERP項目實施簡述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