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品牌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2002年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目前,光明新鮮牛奶、新鮮酸奶、新鮮奶酪的市場份額均位居全國首位。2007年1月,被國家商務部評為2006年度中國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一、光明乳業上線Oracle ERP系統——企業基礎平臺的建立
光明乳業的信息系統包括Oracle ERP系統、CRM系統、SCM系統、物流系統、牧業系統、辦公系統等幾大部分。Oracle ERP系統是光明乳業的基礎平臺,在它的基礎上搭建更廣泛、更專業的軟件應用平臺。但選擇這些新的軟件系統的前提條件是必須能與Oracle ERP及數據庫無縫連接。
2000年6月,光明乳業準備實施Oracle ERP。2001年1月1日正式上線。包括生產、銷售、采購、財務、人力資源等模塊,覆蓋了除當時剛剛收購的兩個工廠以外的全國所有業務單位,即30多個城市、近百家業務運作組織,以此來支撐公司業務的快速擴張。2002年,光明乳業進一步引進Oracle iLearning,在Oracle電子學習管理平臺上部署企業培訓管理系統。為企業逐步發展為“學習型企業”,增強員工對變革的適應能力,提升企業整體的應變能力做準備。
Oracle應用產品包括財務、供應鏈、制造、項目管理、人力資源和市場與銷售等150多個模塊,光明乳業實施的Oracle ERP系統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了相關模塊。主要有財務系統模塊、分銷系統模塊、制造系統模塊、其他系統模塊等。
隨著光明乳業的迅速發展,為了更好地適應公司拓展全國市場的戰略目標。2001年上半年,光明乳業作出了調整公司組織結構的重大決策,把企業從一個絕對集中的管理體系改組為7個事業部,以事業部的方式運作整個企業。這樣,為了給公司新的運作經營方式提供強大支持,已于2001年1月1日成功上線的ERP系統面臨著拆分。ERP系統的拆分工作從2001年5月開始,到7月份順利完成。8-9月份試運行拆分后的系統。11月后便能夠正常運行。在這過程中,光明乳業信息中心經歷了新系統上線以來的第二個困難時期——系統一天都不能停,分拆還要進行。一方面由于Oracle ERP的靈活性及其產品結構能夠支持這種變化;另一方面在未分拆前光明就有一些獨立的事業部在ERP系統中運營,積累了一些比較好的經驗,因此比較順利地度過了這個難關。
二、企業流程信息化分析——利用ERP系統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乳業市場,活躍著兩類企業,一類是像蒙牛、伊利等企業,生活在大草原上,他們的強勢產品是保質期長的超高溫殺菌奶;另一類是像光明這樣生活在城市邊緣的企業,它們的奶源是城市周圍的牧場,他們的特色生存空間主要是新鮮奶,即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從牛身上擠出的奶,經過各種處理后,安全、高質、保鮮地送到消費者手里。因此質量、新鮮度就成為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而速度和效率則是他們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手段。為了強化這個核心競爭力,以提高國際競爭力,光明乳業需要進行全方位的努力:用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思想來指導業務發展,用信息技術來提高速度和效率。
在光明乳業的業務中,要保證乳品的新鮮度。主要有兩個關鍵控制因素:一個是時間,一個是冷藏。其中,時間可控段主要集中在奶擠出后根據生產計劃找到相應的生產廠庫存(訂單采集),以及從自動生產線上加工完的成品奶送到消費者手里(物流配送)這兩段過程。而冷藏主要是指在產品運輸中保證環境溫度在2℃-6℃。顯然,相對于冷藏,時間仍然是第一位的。流程信息化。就是希望充分協調業務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降低中間轉折時間、優化每個環節運作效率。因此,在成本滿足的前提下,縮短時間是ERP系統最主要的努力核心,也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標之一。要縮短這兩個過程的時間,關鍵是要以最快的速度統計完訂單,做好生產計劃,同時根據訂單迅速組織物流配送。
在國內,光明是第一家實施ERP系統的乳業企業。而且企業的大部分流程已經先期“國際化”了,因此他們ERP流程的“絕大部分”都是按照自己企業的流程來設計的,這也是光明選擇Oracle系統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他們覺得這個系統柔性很好,只要客戶的業務流程中有系統所需要的審核點,就可以按照客戶的意見來搭建系統流程。因此,借助咨詢公司的幫助,光明在Oracle系統的上百個流程關鍵點里選出了最適合自己的一些點,組成了自己的流程。由于沒有在流程上大動干戈,因此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利用ERP系統強化“新鮮乳品”這個核心競爭力上。
三、移動訂單系統——提升訂單采集效率
光明的訂單來源有三個渠道:一是送奶上門,另一個是批發商、經銷商訂購,再一種就是商場直送。前兩種訂單直接轉化成生產計劃。客戶不超過24小時就可以拿到產品,而商場直送則是最大的挑戰,這不僅因為商場每天上萬張訂單代表其是保鮮產品的最大用戶。更主要的是這部分大額生產計劃沒有訂單可以直接依據,必須采取滾動方式對其進行預測。即參考前一天的實際銷售量、當天的銷售狀況、第二天的定貨量,天氣狀況、歷史上相關數據等,人工預測第二天的生產計劃。由于當天的直送必須在凌晨完成。第二天的生產量滿足的是第三天的訂單,這樣實際生產量跟訂單之間就難免產生誤差。因此,抓好這一環節的訂單采集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訂單輸入工作是整個系統的源頭,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操作進程。由于訂單輸入的業務量太大,同時還在不斷增加,因此。光明花了大量精力去簡化訂單輸入。
另外,一方面,由于與企業外部的大客戶之間(B2B)的電子訂單的交換有逐漸成為現代信息化商業的趨勢,并且整個光明乳業內部原有的信息系統應用如CALLCENTER(呼叫中心)、客戶關系管理(CRM)等系統并未與ERP系統預留有數據交換的接口,導致各個系統各自為戰,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企業缺乏信息數據服務的共享平臺,因此光明需要一個統一的能和它的ERP直接進行訂單等數據交換的軟件平臺;另一方面,光明乳業為了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業務員須全天候、全時間段通過電話、傳真、上門拜訪等方式與客戶聯系,進行采集訂單。業務員從客戶那里得到大量的紙質訂單,然后再由輸單員輸入ERP訂單系統,不僅占用了大量的輸單員人力資源,影響業務員通過對超市銷量統計來準確預測明天的定購量。還有可能造成輸入錯誤。
這種狀況使光明乳業提出了移動辦公的新需求。如果讓業務員能在手持設備(PDA)上進行訂單輸入,并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把訂單信息傳輸到中央系統中,將使訂單信息的傳送變得及時、高效。還可減少中間環節的差錯,大大節省錄入成本。
建立移動商務平臺可以隨時、隨地地充分發揮信息計算平臺的最佳效果。光明乳業在這個解決方案里,采用了eBest公司的ebGateway來架設一個數據交換平臺。能有效連接各類客戶與光明集團內部系統的信息交流。減輕原有ERP系統的負擔。同時,借助SybaseiAnywhere solution7.02作為底層構架,Sybase Ultralite數據庫作為PDA中客戶端儲存數據的數據存儲,Sybase Mobile Link用作同步客戶端數據和中央數據庫的同步服務器,再通過eBest公司的ebMobile移動商務應用,使業務員能在手持設備上進行訂單輸入。
通過采用ebGateway數據交換網關在ERP系統外圍建立一個數據交換平臺,接收信息員、業務員和客戶的訂單錄入和審核,承擔ERP系統與外圍應用系統(包括客戶方應用系統)的數據交換。基于ebMobile移動商務應用——移動定單系統,提供了光明乳業使用PDA來讓業務員在上海市范圍內全天候、全時間段地采集訂單。PDA幫助業務員將他在超市內得到的預定量輸入到系統中,在下午6點前的任何時候都可以上傳到服務器。上傳過的數據經過自動檢查。自動通過B2B集成接口導入到ERP中,成為正式的訂單。
到2003年為止,光明乳業訂單輸入人員已經從原來的20個縮減為幾個人,但光明對訂單操作效率還是不太滿意。他們對訂單操作上的優化還在繼續。
隨著大量數據被加以利用,系統的優勢開始凸顯,然而也有一種危險相伴而來:數據的不正確。不正確的數據會造成不正確的分析結果,最終導致不正確的決策。為了規避這樣的風險,有些企業采取了在流程當中插入數據質量檢驗人員的做法,而光明則打算利用商業智能建立數據輸入模型。系統參考歷史數據形成模型,作為數據輸入對照,如果輸入數據與模型數據誤差超出1%o,系統就會跳出警告信息提醒操作者,如果事實確實如此,經過操作者確認后,系統也會接受這個數據。2003年,他們在系統所有數據源頭逐步采用這種錯誤控制手段。
四、供應商管理庫存項目VMI——讓K/A的牛奶更新鮮
首先,乳制品是保鮮產品,它的渠道和配送都有很高的特殊性,其他快速消費品幾乎都不能與之相比。其次,銷售人員對銷量的判斷和預測日久天長也成為個人的經驗,不能轉化為公司的財富,一旦銷售人員流動,短期內他負責的業務信息就會有異常,導致大批銷量損失。最后,銷售人員通過PDA進行訂單輸入,可以使數據統計結果具有很高的時效性和準確率,已經是個大進步。但它的實質還是靠“兩條腿”來采集數據,這就需要大量銷售人員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而且由于各種人為因素,例如交通、溝通、輸入等,信息仍然不能做到完全的實時、準確。銷售部門采用的PDA每天只能導入一次訂單,這從根本上妨礙了二次配送的實現,但對于零售終端來說,很多商品一日兩配是很常見的,如無法及時配送,根本意義上講就是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因此,在ERP基礎上,光明最需要的是全面建設供應鏈管理體系,把上下游的客戶都“連接”起來,降低自己這條供應鏈的成本,尤其是針對大型零售商(K/A)。說到底,光明實施VMI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最終顧客和零售終端的需求,提高產品在分銷渠道上的競爭力。其中針對顧客,是希望達到“無間斷供貨”的程度,盡最大努力降低缺貨率;對于零售客戶,則是想通過VMI提高訂單精度和處理效率,進而最終實現電子化訂單、網上對賬及支付。
VMI項目目標:
1、根據K/A客戶分銷中心或終端門店(POS)的銷售情況,進行客戶需求預測。
2、提高訂單的效率和精度,減少訂單采集成本。
3、防止庫存不足,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和庫存周轉率。
4、減少庫存水平(某些客戶和上游供應商),以減少供應鏈成本。
5、優化物流配送體系運作。
6、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根據客戶實際銷售情況行動。變“推式供應”為“拉式供應”。
7、使供應商和零售商達到更高一層的伙伴關系。
VMI項目不僅要兼顧光明自己的短期和長期目標,還要盡可能地使項目同時兼顧企業和零售客戶雙方的利益,它從下游客戶的需求出發來提高整個鏈條的分銷效率。VMI體系所要求的“基本素質”是信息流與物流的高效結合,也就是利用終端的數據。使信息流達到“及時、準確和無紙化”,使物流達到“連續、快捷、不間斷”。光明通過研究商品屬性、下游需求和優化目標確定了3個指標來評價VMI項目的應用成果,分別是:產品新鮮度、庫存積壓率和按時到貨率。其中,產品新鮮度用生產日期分布來確定,庫存積壓率按保鮮牛奶庫存3天以上的比例數據確定,按時到貨率按奶制品城市配送至門店的時間段分布來確定。對這3個指標,公司先期都作了調研。拿到了最詳實的數據。
下面以聯華為例,說明整個體系運行結構:
在這個過程中,銷售部門可以按不同品類、不同品牌以及不同規格單品的銷售額進行充分的記錄、分析和梳理,并從中“讀”出市場趨勢的變化,向生產部門提出建議,掌控銷售額及其變化。另外,建立良好的銷售預測機制與模型,以預見“未來信息”,這對于生產、物流等部門具有重大意義,也有助于提高客戶滿意度,防止盲目情況導致的銷售損失。經過分析,光明最終確定了影響模型的八個因素,分別是每日銷量、歷史銷量、當天庫存、天氣因素、節假日因素、促銷因素、冷柜尺寸和其他因素。
開始時,VMI項目只在聯華43家門店試運行,針對這些實施了VMI的門店,以“按時到貨率”6:30以前到貨的比率看,3個月里已經從項目開始時的94.9%提高到了96.0%,VMI門店的光明乳品銷售額同比增長率要比非VMI門店高7%~10%。
五、光明乳業實施信息系統的總結——務實創新
從光明乳業實施ERP及以ERP為平臺的其他信息系統的過程來看,光明乳業總是著眼于企業實際,不管是從ERP期初的選型,還是在以后相繼實施的PDA終端和VMI項目,都體現了企業務實的作風,并且務實中還具有勇于創新、敢于創新的精神。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1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