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的出現要從90年代了,但到現在,很多行業內的顧問或用戶提到APS都馬上想到的是“要求很精確”、“難度很大”、“脫離實際”、“太理想化”、“工作量太大”等等,然后把它束之高閣不睬。這里面依本人實際的了解和觀察,存在著相當多的誤解,下面和大家分享交流。
工作量太大
APS直接說起來就是有限產能計劃,而實際中工作的原則就是有限產能,特別是企業中車間一線的調度和車間主管,每天都在憑著手工在排著有限能力計劃,所以這些已經是日常的工作,只不過這些工作原來不是計劃部的而是車間管理人員的。使用系統的APS可以幫到快速運算,怎么著都可以減少工作量,而不是加大了工作量,當然實際中有些企業讓工人自己安排任務,這么比較起來就覺得工作量多了,但這點相信大家都知道是需要改變的一種不規范的情況。
企業生產變數太多,無法準確排產
任何企業生產中都會有變數,APS并不排斥異常和變化。想想在實際中發生了異常變化后需要怎么做,那就是在變化了的情況下重新安排,那么也就是說在變數太多的環境下,需要的是更多次的計劃運算安排,這樣看來是更需要APS這樣的計算工具了,而不是不需要,這樣帶來的變化響應人員工作量的改善是更明顯的。
要求太精確,實際做不到
APS是個電腦程序,算出來結果都是可以到小數點后面很多位的,這樣結果一出來讓用戶不禁想象這么精確的能合乎實際嗎?這又是個大的誤解,計算機給出的數字可以很精確,但沒要使用者都按照小數點后面多少位來匹配,實際使用時可以按照一定精確范圍來執行,比如到小時,甚至到半天內。就好像倉庫系統里計算機也能算出每次需求量到小數點后面很多位,但實際上也沒要求倉庫人員一定按照小數點后面多少位的準確性出,達到一定合理精確度就可以的,這是一種正常的使用習慣。其實生產企業中,具體生產安排人員天天都在做著人工APS,腦子里都在計算著,他們限于人腦的能力就會更粗略的計算和安排,APS本質上是一樣的,可以根據企業目前能做到的精確程度來設置參數,也就相應地決定了計劃產生后需要以合理的精確度來執行。這些精確度要求取決于企業產品工藝時間的準確度和穩定度,取決于生產現場變化的響應時間周期,取決于異常情況的多少,太精確就容易產生太多異常導致人工要去調整的工作更多,太粗略又起不到指導的意義,所以在這兩者間取平衡就是原則。
實際生產情況太多樣,APS太死板不適合
實際中企業的加工類型和這些加工類型帶來的約束情況確實非常多樣,一個企業所具備的產品加工環節,也可能非常多,要是按APS這么完全一模一樣地設置出來,難度和工作量確實超乎想象。但這又是個很大的誤解,首先每個企業的生產環節實際中沒有可能都是需要計劃人員關注和仔細安排的,大部分是比較好安排比較寬松,只有個別是瓶頸環節,需要特別仔細來安排,這些安排好了其他環節就按此相應安排就可以了。其次,任何環節的實際約束情況很多樣,但我們的目的是能安排出比較合理的計劃,所以我們只要按抽象原則設置出合理的產能約束條件,能達到結果符合要求就可以了。抽象能力確實在實際應用中是個很重要的能力,在很多項目中也是看到顧問和用戶都能了解企業具體情況,但不懂得如何抽象設置而被卡死在一些環節。
對企業要求太高
很多企業覺得自己內部不規范,變化因素太多,而無法使用APS,這點確實也是,如果很缺乏規范,使用APS就會造成手工調整太多,范圍太寬,從而失去了帶來的好處。但同時,這也是這種企業人工處理工作的困難,在人工作業環境下也同樣無法安排出計劃,也同樣是面臨著很多人工的變化調整,所以企業的問題還是同樣存在。問題就是,這樣的企業想不想改善,有沒可能改善。雖然不敢說全部這種企業都能改善,但從我的實際經驗看來,絕大部分也都是可以改善的,中國的制造業本來就是初級水平,不提高怎么發展。只是大部分企業都是從低成本高速擴張發展而來,思維習慣還是擺脫不了舊習慣而不敢做改變,害怕高成本高產出的模式,可是市場環境和發展趨勢是不能阻擋的,只有先轉變才能把握機會。除了以上的誤解和應對的措施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很大部分人把APS看作是一種高要求的,或者是只有某一些特別要求高的企業才需要的計劃模式,傳統的MRP也能基本夠用,粗略一點點也能用的。這里做個實際的分析,其實也是從實際中看到的結果,也就是我們看到現在市場上的企業,越來越多是小批量多品種多批次,按訂單生產這樣的情況,這是整體社會和市場的發展趨勢,而在這些企業我們看到MRP幾乎不能發揮作用,因為排出來的生產計劃和實際差距太大,導致物料需求的時間差距太大,所以生產和采購計劃最后都不能用了。這個原因就是,在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環境里,MRP的無限產能原則帶來的問題被放大很多了。其實無限產能計劃在大批量生產環境下是問題不大的,因為企業的生產任務批次不多,人很容易區分和調整,通過粗能力和主計劃,就把實際的任務間產能沖突解決了。但是在現在環境下,任務是很多批次的,發生沖突的數量和復雜性就高很多了,再也無法通過以前的手段來人工調整而需要系統性地來解決。特別是目前這種環境下,企業接單也是非常頻繁和隨機的,隨時接到一個單就需要馬上安排下去,而傳統的MRP是需要全面整體運行,包括運行粗能力和主計劃,才能把任務合理安排下去,這樣是很花費時間的,每天接5個單就需要跑5次計劃,是無法實行的。那樣的話要么只能每隔幾天累積一定任務量來重排,這樣又無法及時響應客戶的需求。而APS是有限能力安排,可以馬上只對新到的任務進行安排,自然會考慮已有的任務產能占用而安排,這樣的運算也速度很快,這樣才是符合目前這樣經營環境的做法。
以上這些是筆者對APS在實際中運用問題的一些分析和意見,和大家一起探討。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ERP之外:談談APS的應用實施誤解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