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商業智能成為企業新一輪信息化應用的熱點,被稱為企業信息化的下一個金礦。一方面,行業不再拘泥于電信、金融等數據集中的大行業,而是向更多的行業擴展;另一方面,商業分析已不再是高層或者核心管理層專屬,而是為更多的員工使用。從技術創新上,SaaS商業智能、移動商業智能等應用模式使更多的企業或者更靈活的方式應用商業智能。在這樣的利好因素下,企業的應用如何能夠良好對接,真正實現商業智能提升企業決策智慧的價值。
主持人:我們今天為大家請來了一位非常資深,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專家魯百年博士。魯博士是SAP BusinessObjects中國區的首席顧問。這塊也就是一個官方的頭銜了,我覺得大家可能更多的還是認為魯博士是商業智能這個領域非常權威的專家,今天我們也是非常有幸能夠跟魯博士討論這樣一個話題。魯博士也是在清華、北大等等這些學校做客座教授,跟一些EMBA的學員上課。我想魯博士今天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商業智能的專家,也會從一個企業管理的專家,從應用的角度跟大家做一些深入的探討,今天我們還是非常有幸做這樣的對話。大家應該也會有非常多的收獲,歡迎魯博士。
魯百年:謝謝。
主持人:目前BI的應用方式有很多。一個可能會選擇買產品或者是買解決方案,另外通過SaaS的方式,也可以用服務的方式做。這樣的話成本還是蠻低的。說到這塊,我也想請教一下魯博士,我們現在面臨兩個應用的難題,一個是SaaS應用,SaaS應用這么多年來大家也一直在提,SaaS應用怎么樣,出了很多的點子,也有很多的觀點。但真正落實下來,真正用得好的,其實也不多。從2010年到2011年這兩年,云計算火起來之后,我們看到有很多的解決方案,無論是SaaS方式,云計算的方式提供。您覺得在中國企業當中,他的接受程度到底有多高。尤其是像BI這樣的產品。
魯百年:非常好的問題,實際上不光是BI的產品,任何產品都一樣的,一個是SaaS喊得很火。像十多年前我到創智做副總裁,管CRM那塊,CRM喊得很火。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徹底火起來。BI喊了這么多年也沒有徹底火,原因在什么地方?我覺得云計算,SaaS也好,已經喊得很多了,國家非常重視。它不像物聯網,物聯網是另外一塊,真的很管用。像SaaS來講在國際上用得不錯。國際上有SalesForce.com,本身就是SaaS技術,BO的報表就是他們的SaaS技術,現在用得很好。國內相對來說有幾個我認為比較頭疼的地方,我個人有幾個意見。
中國到現在為止信用制度做得不是非常好。舉個例子,國外認為你說的話是相信的,然后才說我通過什么驗證,先給你做事,做完了再驗證你說的話,不是假的。在國內,我住完酒店要走的時候,首先說別著急,查房。五星級的酒店走人吧,你有誠信。但國內不是這樣,每個人認為你說話是假的。然后再驗證你不是假的,然后再給你干事情,這樣成本和服務都很高。現在由于信用制度的不完善,SaaS技術最可怕的地方是它的產品在哪,它的數據在哪?它不在我自己的包里面。中國人為什么?只有錢裝到自己的腰包里才認為這是我的錢,信用卡很多人為什么不用呢?那是空的,那里沒錢。現在大家慢慢已經接受了信用卡而且越來越火,很多老人為什么不接受,在中國就是這個問題。認為SaaS技術再好,東西沒在我這放,它不是我的。數據不在我這,在別的地方放著,如果別人把我的數據偷去怎么辦,我的數據安全性怎么辦,實際上安全性有多的解決方法,安全性再高都不可能100%,任何東西都是這樣的,不可能100%。你就放在你的腰包里面,照樣人家黑客來得比你黑。中國人覺得到我這,我的網絡就好。現在SaaS的推動在中國有一定的難度,大家總認為我自己買了,在SAP有三個東西,一個叫做On Demand,一個叫On Premise,在機器上做,一個叫On Device。現在那三塊,On Premise 在我的機器里放,在中國這塊發展比較多。SaaS喊了這么長時間,我們的產品也不錯,但應用相對來說做得還不好。在中國不像國際上。
主持人:這是一個歷史的問題。
魯百年:我用它雖然便宜實惠,我寧愿多花錢不出事,特別是國有企業就更這樣,國字頭的企業寧愿花多錢,只要我買進來,我買最好的都做不好,我買差的還行嗎?我覺得SaaS在中國有一定頭疼的地方。但我認為遲早有一天跟現在的互聯網一樣,互聯網你現在問一下,你的東西在哪?你知道你的東西在哪嗎?我在新浪的服務器上,可新浪的服務器在哪?你也不知道的。它的安全性怎么樣?有些人說畢竟是個人資料,不是企業資料,企業的保密性更強。可現在將來所有云的利潤真的要去做,別管它在哪,只要你安全的,就是好,都可以做到。
主持人:是,我們之前SaaS服務提供商做得確實很辛苦,他需要這樣的一些保障,大家有時候就說我的規模大,我這個企業的知名度高。我選SAP,SAP可能會比較安全,它是一個大企業。
魯百年:沒錯,選ERP一定選SAP。
主持人:對,像這種,它可能還停留這樣的階段,大家通過一些主觀的評價判斷,而不是通過客觀的標準,像您剛才說我的信用體系就有這樣的信息體系,或者是有一些規范,有一些規則。在這些方面國家在不斷的完善。整個環境,不管是軟環境還是硬環境都越來越好了。我剛才也說了這么多,包括新型的應用等等。確實是商業智能到了這樣的一個階段,一個需要熱起來的階段,包括您剛才舉的那兩個例子,給企業帶來了諸多的好處。
魯百年:我講的是小型企業的應用,大的就不用說了,像我們陜西電信,海爾,有太多的應用了,而且都用得很好。神州數碼是每個人每一天幾乎都在用。
主持人:剛才在說這塊的時候也看到了比較好的一面,我們在這個行業里面大家也還有一個觀點,我們中國大部分,尤其是一些剛剛興起的行業也好,或者是BI剛剛開始應用的行業也好,很多企業還沒有準備好,我不知道您怎么看這種說法。
魯百年:在我來講,現在很多的企業有需求,他們有需求但是自己不知道做什么。有些企業剛開始準備做,說它沒準備好,有幾個原因。它的數據有沒有,假如數據一點都沒有,那真的是紙上談兵,數據有多少合適呢?在我們現在做的經驗來講,客戶在做ERP的同時很多人都上了BI,很多人說可能嗎?我們做的太多都是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舉個例子,我不說哪個企業,國字頭的企業。他們上之前給領導畫很大的餅,說只要上完ERP領導要什么數據就有什么,要什么信息就有什么,我全給你。可是領導上完ERP之后領導急了,我能看到什么。后來IT部門實在憋得沒辦法,老板我給你開個帳號,你進去看看。老板看了帳號之后,進去一看這么復雜,根本就不是他用的。為什么?今天進貨了多少,庫存多少,到哪生產了多少,領導要看這個嗎?不要,因為它的叫運營系統。他是管操作,管運營的,不是決策分析系統。咱們說錯了,老板最后發現我的錢白花了,花了半天我自己什么東西都看不到。老板想盡一切辦法說你這個項目有問題,沒做成功。IT部門也很頭疼,我做得很好,這是一個頭疼的地方。
上完ERP更頭疼的地方在哪?跟領導講了上了ERP業務流程就做規范,一切都做好了,部門的人員可以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后來領導說哪降低了。我上完ERP不但沒降低還增加了。為什么?原來我的人不管系統,我采購只管采購,生產只管生產,銷售只管銷售,我做得挺好。現在讓銷售部門天天填那個系統,采購部門天天填那個系統,我要維護兩件事情。一個要維護我的業務,一個要維護系統。原來一個人就夠了,現在得一個半人,人沒減少,反而多了。我們后來跟他說這些東西對不對,絕對會有這樣的過程,當你剛一改革的時候人有一個接受的過程,開始成本肯定高,時間長。這樣更說明了一點,老板要決策,老板要分析。在上了ERP有數據的時候,你能給老板跑出分析的結果來。老板馬上覺得這是我要的,我給老板做一點,老板就覺得好興奮。至少能看到到昨天為止發展了多少新客戶,給我帶來多少收入,有多少客戶跑了,一切東西都一目了然,他當然很高興。現在在上ERP的同時,就上它。
我講一個更好的概念,ERP里面本來BI就應該在ERP里面。ERP的應用層次原來定位的只是運營層,高層的ERP在哪?就是BI。給企業賣ERP的時候就告訴他,我的BI是按角色的,一個是運營成分,一個是分析成分,別給他叫BI了,就叫行業應用,那是什么呢?就是BAA,以后別講BI了,你就講BAA,而且BAA和ERP是分不開的。這樣的話,相對來說項目的成功可能性更大一些。
主持人:我們之前在談BAA的時候當原有的商業智能它有一些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整合到里面的時候,它會給我們的應用帶來一些突破,可能會突破我們之前比較茫然的狀態,從應用的價值挖掘上來講是非常有益的。剛才您也談到了一點,我們在上BI這個點上需要ERP同步,它本身是一類的東西。
魯百年:多角色。
主持人:對,只是不同的角色而已。除此之外,對于企業來講,它還有哪一些是需要去做以保證商業智能應用的成功。
魯百年:在很多的中小型企業里或者是大型企業里,現在最頭疼的地方是信息孤島。咱們用著用友挺好的,他用了財務系統,在他的生產系統中又用了其他的應用系統,在OA采取的是別的系統,它已經有了很多的不同系統。人力資源又有,每一家都有系統。現在真正最難的不是系統的應用,而是跨部門的溝通,跨部門的流程。流程每個部門都做得很好,最難的流程是跨部門的流程,往往問題都出在跨部門之間。那怎么做呢?我覺得最重要一點,我在SAP里學得最多的是統一平臺。整天喊,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統一平臺,你到了SAP才發現統一平臺是什么意思。我出差寫申請的時候,首先問銷售系統有沒有這個客戶,沒有的話你就不能出差。那是銷售系統跟出差系統連在一起的,一看有這個客戶,我才可以出差。出差之后我申請一寫完,老板審批完馬上就到我們的代理公司定票,定酒店,又跟代理公司的系統連在一起。代理公司給我出完機票,馬上報銷系統會有一條你的報銷里的機票是多少錢已經在里面了。將來報銷完,成本中心就會寫哪個項目,哪個成本中心自動會算到銷售頭上。所以銷售要喊我們,成本要算到他的頭上。而且這個銷售支持哪個客戶,這個成本是要算到銷售頭上,還是算到銷售客戶的頭上。最后每一個客戶的成本不用你管,自動全部就集成了,這是跨平臺。
假定現在的人力資源系統是人力資源系統,報銷系統是報銷系統,采購是采購。那你怎么把這些整合起來,現在最頭疼的問題,前幾年產生了EII的概念,要把各個系統打通。還有一個概念是數據倉庫,要把這些整合起來。這些企業如果要做統一的分析決策,不是從財務系統里的,采購系統一定要在商務智能行業里的,因為還要跨部門,跨系統,跨流程是要去做分析的。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們原來做一個鋼鐵公司的項目,老板總是說我的0.04的鋼和0.08的鋼,各煉多少企業效益達到最高,這個問題怎么回答,財務系統能解決嗎?人力資源系統能解決嗎?MM的物資管理系統能解決嗎?哪個系統都解決不了,因為它與礦石的成本有關,生產的能力有關,市場的需求有關,產品的定價有關,競爭對手跟你競爭的情況有關。所有這些系統要整合起來,才能做分析,自然而然就建立了數據倉庫。很多企業說我要做一個整體的,你只要買SAP,不是的。我們已經有了很多的系統,但要換了SAP我們是很高興的,但不換的話我們很現實的,換的話要花成本的,老系統能不能應用起來,自然而然就會想,我能不能把數據整合起來,建數據倉庫,在上面做整體的分析,這樣每個企業都是需要的。中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信息孤島和信息煙囪消滅是需要做商業智能。
主持人:對,這也是前期必須準備的工作。您剛才也說到了一個概念,整合。我們知道SAP BusinessObjects 4.0的時候,它之前也提出了一些趨勢。 我們在之前也或多或少談到那些趨勢,它有幾個關鍵詞叫整合互動,還有移動。在未來像web2.0這樣的互動,我們談得也比較多,在各個領域可能都在談。在商業智能這個領域里,您覺得在商業分析的未來趨勢中,這三點會呈現什么樣的結果給我們?
魯百年:非常棒。首先咱們說說互動,原來說互動是什么概念呢?就是BO的一個產品Web Intelligence,那個就是互動。什么意思呢?我把數據做一個分析發布給你,你在上面可以做鉆取,可以做分析,這個互動不是完全的互相。我們現在在4.0里彈的更多的互動不是這個互動,而是我把一個分析的結果。比如我企業要看一下最近運營的狀況,但我企業分布在整個全球或者是整個分公司,我到底是把它聚集到一起開會,還是通過視頻會議,還是在網上進行討論。那怎么辦呢?我現在有一個虛擬的互動中心。我要把我分析的結果貼上去,相關的人都可以看到。每個人看到以后發現你說我們部門銷售做得不好,我現在就給銷售部門的老總,看完以后不對,你這個東西根本不對,怎么辦呢?我改完了,放上去。另一個人自動借著這一條,他說的是對的,然后修改。這個是我們說的互動。這個討論里面包括最棒的一塊,有一些魚骨圖。咱們說往往探討和討論互動,咱們最好的方法是頭腦風暴。毛澤東當年總結得非常好民主集中制,不好聽的一句話,我經常講的。想要讓事情干不成,就民主。想讓事情能干成,就專斷。為什么呢?我們要到哪玩了,你們每個部門討論吧。我要去華山,你要去泰山,你要去黃山,最后意見不統一怎么辦呢?去了哪都不行,算了不去了。這是最好的辦法,這是民主。要讓事情干成,就專斷,行我們就去華山,別的什么也不用講了。想去泰山的人有意見,雖然不敢說,那就頭腦風暴,大家到底要去哪,就要民主。可是民主最大的問題,你說了各種各樣的意見,咱們就采取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挑戰。說完以后我就發現,我們最近的設備問題怎么樣,制度問題怎么樣,人才問題怎么樣,我們的能力怎被樣。按照魚骨分起來,把每個人的意見總結起來,我們的產品就是這樣做的,很快把每個人的意見就花到魚刺上,最后馬上就會呈現出來,哪個問題最關鍵。有八個原因影響到我們業務的情況,現在開始問哪些是主成分,主要影響我們的大家馬上設計一個表格,給大家把這八類投票,你認為哪個是一二三,大家投票以后馬上就得出來,哪些是最主要的成分。實際投票在哪投呢?我可能在深圳,他可能在北京,他可能在上海,沒有什么關系的。這是我們說的互動,它是有一個互動的工具,而不是簡單的說我給你鉆取的,不是的。真正的有一種互動在里面。我可以馬上把我分析的結果貼上去,我可以把我意見寫上去,用完的互動工具可以把意見總結起來。這是真正的互動,下來就是整合了。
為什么要整合呢?咱們了解得太多了,在BO的產品原來有水晶報表,有水晶易表,有DashBoard太多的東西,那是不是統一的平臺呢?我們一直說是。沒錯,但你怎么能夠和ERP連接起來,和用友的ERP能不能連接起來呢?那怎么能做成一個統一的平臺呢?原來我們叫做BOE,大家不理解什么叫BOE。現在SAP非常人性化,這次4.0把所有的產品改到大家都能聽得懂,這個產品不叫BOE了,BOE是BusinessObjects Enterprise,現在就叫BI平臺。BI平臺包含什么呢?水晶報表,水晶易表,所有的東西都在同一個平臺中支持。這樣的話馬上就不一樣了。
還有一個做例外分析,做數據挖掘。很多人說BO有數據挖掘嗎?BO就是做報表的嗎?很多人在問這個問題,它的產品叫Predictive Workbench,包括現在的神經元網絡,遺傳算法,還有時間序列所有的模型都在里面,但它在哪呢?就在BOE,原來叫BO,現在叫平臺之上,統一語義層,這就是統一平臺。所有的數據是出自一套數據,再不會讓你維護多個平臺。還有一個整合,把ERP和BI整合,把ERP和CRM的整合,和所有系統的整合,這是它最大的一個問題。在4.0里有個新的產品,產品的名字叫Enterprise Integration,就叫整合。這個整合它可以和JD Edwards、PeopleSoft、Sieble等任何一個現在能整合到的,都可以去做整合,這是4.0的一個產品。
4.0還有一個新的產品叫做知識加速器Knowledge Accalerator,這個產品以前大家是沒見我的。想干嘛,買了BI的工具,很多人沒有經過培訓不會用,那怎么辦呢?讓誰來培訓呢?相當于電子培訓,你可以隨意的,想什么時候培訓就什么時候培訓,什么時候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把你們的工具完全放在網絡上做,這是4.0另一個新的產品,以前沒有的東西。
主持人:就是一個教程。
魯百年:就是一個教程,互動的教程。不是文字型的,有音頻,有視頻,有互動,所有的東西全在里面。
主持人:對,我們之前也在談,在企業中最難就是培訓,最耗時的就是培訓,現在可以實時做。
魯百年:對,你想什么時候參加就什么時候參加,什么時候有時間就什么時候做。這個是很好的,完全和我們的產品綁在一起的,我們叫知識加速器,這是4.0里面最重要的一塊,當然4.0還談到社區的問題,談到移動的問題,移動的問題咱們講到很多了,任何一個前端的短線工具你都可以做。像Ipad,現在人人都拿一個,天天都用它,這個東西可以做商業智能,手機可以做商業智能,所有的移動終端都可以做,將來可能會替代筆記本電腦。一個社區中所有的人都在用,大家就是一個網絡,人人都在用。對于4.0里面相對來講是一大塊。
4.0里還有兩塊,在3.0之前產品線只有三大塊,現在多了一個分析應用,是去年十月份推出來的。還有一塊是數據倉庫,數據倉庫是什么?SAP有一個數據倉庫叫BW,還有一個Sybase IQ,被SAP收購之后,大家都知道Sybase的數據倉庫在全球做得非常棒。比如說我們在鐵道部BO原來就是和他們合作的,在海關總屬的東方口岸就是和Sybase合作的,他們做數據倉庫,我們做前端分析。我們原來本來就綁定得很好,我們現在數據倉庫,剛才說BW做數據倉庫,業務倉庫,還有一個是IQ可以做,當然還有一個最新的,就是我說的那個HANA,高性能的分析解決方案。這個產品也是做數據倉庫。它是一個很好的東西。在的版本里增加了這兩塊的產品,這就跟原來不一樣了。需求是有的,天天在要,你沒有怎么辦?我為了適應你的市場,自然就可以做很多東西了。
主持人:今天跟魯博士聊這些話題,我們也收獲很多。我們已經了解了目前商業智能它在應用上有一些什么樣的新的趨勢,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驚喜。跟魯博士聊完之后,確實感覺到整體的行業里面包括應用的方面,它確實是已經曙光乍現,整個行業不管是市場的推動也好,還是企業的意識也好,都是非常的環境。在未來我相信像魯博士剛剛說的它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我想最后魯博士也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在未來商業智能它還會有一些什么樣的變化,在應用上它會有什么樣的更好方式突破一些應用的難題呢?
魯百年:我實際上在去年年底寫過一篇文章,商業智能對去年的總結,對未來的展望,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談這個,從我自己認為,商業智能第一個從技術上來講,會有這么幾個大的突破。
一、內存計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而且不是概念了,現在是很好的應用,速度效率會大大的提高,完全是突破性的東西。
二、云計算,這也是一塊,將來的發展有很大的趨勢,除了云計算,除了最基本的Memory Computing,還有一個是移動計算。這是整個的發展趨勢。從技術上來說最大的幾個突破可能都有了,在SAP里涵概的。一個叫做On Demand,按需。第二個是On Premise按客戶的資源需求,最后一個是On Device任何一個設置都可以做。這是將來的發展趨勢。
三、從應用上來講,BAA是個很好的應用,真正要做應用,還有一個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是只是給領導用的,決策支持系統已經有一個概念,人人都用,是領導用,現在我說是人人用,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商業智能平民化,所有的人都應該用它。所有的人都在用。下來是簡易性靈活商業智能,所有的工具和應用越來越簡單,不要你懂PPT,不要你懂BI是什么?你要會用PPT,會用WORLD,這該多好。傻瓜有多好,最早的時候,人們照相,人看著那個人還在是倒在里面,蓋個黑布,可是有幾個人會照相的。現在人人手上有照相機,現在都玩酷了。包括我現在自己迷上了單反,又反回來了。你要照出專業的東西,因為經過那個普及,人人都知道應該照相,學會照相,已經找到了樂趣。找到樂趣之后發現原來傻瓜不夠用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會返回來再要單反,深層次的發展。任何東西都是螺旋式的上升。
我現在提出首先要平民化,目的是人人都能用,人人都會用,以后商業智能的系統就跟ERP沒有什么區別,每個人都在用,這樣才能成功,否則不會成功的。所有人都會用它,簡單易用,這將來肯定是它的發展趨勢。我在這里總結了很多,最基本就是這個。
主持人:除了魯博士剛才說的這些,從趨勢的這個角度來講,現在已有的,在未來比如像Cloud,像移動,它可能在未來這個領域也會越來越寬廣,像您剛才說的終端,在移動的解決方案中還會拘泥于終端,在未來的話我相信這個領域會越來越多。
魯百年:將來每個行業會原來,原來的行業相對固定少,現在幾乎所有的行業制造業、零售業、電力、電信、鋼鐵、煤炭,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用,這也是新的趨勢,所有的人,所有的行業,大家都覺得有必要了,已經意識到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59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