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下行、前路迷茫的關口,《中國企業家》雜志30周年特別策劃了30位企業領袖“商業獨白”,幫你找到未來經濟之光。今天推出的是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的“商業獨白”。
一個干過上市公司CEO,成功投資了十幾家公司的IT老兵,選擇在40歲創業,大概是人生的逆勢而為;而選擇在移動互聯網的風口上做手機,則是順勢而為,一順一逆,這就是雷軍。
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剛結識雷軍時候的事情,周鴻祎把與雷軍的交往定義為“很長時間的仰視”,說起那時候的雷軍,他用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詞:“人中龍鳳”。后來在整個互聯網掀起一陣陣滔天巨浪的“紅衣教主”,彼時剛剛研究生畢業,還在方正做程序員。而僅比周大1歲的雷軍,已經坐鎮北京金山。
在金山的雷軍,除了天賦,就已經在業界留下了“勞模”的名號:他可以通宵達旦地工作,在很長時間里只睡四五個小時。唯一的缺憾是,雷軍對工作到了事無巨細的地步,對大勢的把控略有不夠。就這樣,37歲的時候,雷軍帶領金山成功上市,38到40歲之間,他做天使投資,投資了十幾家公司,幾無失手,到了40歲,雷軍反而迷茫了。
2009年12月16日是個雪夜,當晚雷軍和畢勝、黎萬強、李學凌等朋友一起喝酒,11點半,雷軍才開口說,今天是他的40歲生日。聚會結束,雷軍留下一句話:“要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
“我問我自己是否有勇氣再來一回。”雷軍想了半年多才下定決心,不管這次創業成功與否,不能讓人生充滿遺憾。劉備50歲的時候,還在荊州把手縣城,他才40歲,他一定要去試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創辦一家世界級技術公司。
2010年春天,雷軍做了小米。
傳統手機廠商賣手機是把硬件賣給客戶,賣完后從此兩清。小米做的互聯網硬件,和傳統硬件最大的不同在于,硬件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生意,購買者既是客戶又是用戶,賣完后彼此的關系才剛剛開始,小米可以依靠內容和服務吸引用戶持續消費。而且,小米把電子商務作為主要銷售渠道,節省渠道成本,主打性價比,利用社交網絡營銷,取得遠超線下的傳播效果。
互聯網公司陷在自己的業務中,傳統硬件公司沒有互聯網基因。在移動互聯網一日千里的當時,在這兩者的結合部,雷軍找到了自己順勢而為的空間。2015年,雷軍回望歷史,認為小米的順勢而為有三大紅利:第一就是互聯網的紅利,小米高度依賴電子商務,高度依賴社交媒體,其實小米的成長和社交媒體的成長是同步的。第二,中國制造的紅利,這讓小米可以將全部生產外包出去,第三,消費的紅利。2014年,小米的營收增長了227%,已經逼近千億,經過F輪融資之后,更有觀點認為,小米能夠問鼎“全球未上市科技公司估值第一”的寶座。
沒能在2010年順勢而為,到了2015年才開始做手機的周鴻祎說:“小米這件事,我認為他確實站得比我們都高,看得比我們所有人都更遠。”
回首中國商業走過的這三十年,是從零開始的三十年,是光榮與夢想的三十年,時代的浪潮中,中國企業家群體應該是最值得尊敬的一個階層,當外界看到財富和名望上的成就時,時間的淬煉和沉淀才是他們視之為最寶貴的財富。作為時代的見證者,《中國企業家》創刊三十年,我們用最真的誠意邀請你關注這群創世紀的開拓者,聆聽他們的心靈獨白。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小米科技CEO雷軍:40歲的逆勢與順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