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些年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均投資建設了許多信息化項目。但很多信息化項目實際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標。“IT生產率悖論”、“IT投資黑洞”、“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等觀點的出現及引發的熱烈討論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重新審視其信息化投資戰略,關注信息化項目建設的投資回報。為了規避投資決策風險,提高信息化工程投資效益,各企業均迫切需要認真總結同類項目建設的經驗教訓,大力推廣成功的經驗和做法,為規劃制定、項目審批、投資決策、項目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
1 項目后評價的概念及意義
項目后評價是項目管理工作的自然延伸,是項目管理周期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階段。項目后評價是指對已經完成的項目(或規劃)的目的、執行過程、效益、作用和影響所進行的系統的、客觀的分析,確定項目預期的目標是否達到、項目或規劃是否合理有效,項目的主要效益指標是否實現;通過分析評價找出成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并通過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為未來新項目的決策和提高完善投資決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議,同時也為后評價項目實施運營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達到提高投資效益的目的。
2 寶成公司PDM項目背景介紹
2.1 項目背景
PDM的中文名稱為產品數據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是一門用來管理所有與產品相關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檔、CAD文件、結構、權限信息等)和所有與產品相關過程(包括審批/發放、工程更改、一般流程、配置管理等)的技術,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并可以在企業范圍內為產品設計與制造建立一個并行化的協作環境。主要的功能包括文檔管理、工作流和過程管理、產品結構與配置管理、查看和批注、掃描和圖像服務、設計檢索和零件庫、項目管理、電子協作,工具與“集成件”功能。
2.2 項目建設目標
通過PDM系統建立以產品結構為核心的數據信息管理平臺,搭建產品個性化、部件通用化、零件標準化的全新數字化設計信息平臺,實現技術與經濟的有效結合。實現數據集成和知識共享,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研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產品投放市場速度,從而提高公司整體競爭能力。按照國家保密標準對于涉密信息系統建設的要求,系統要實現用戶之間的數據共享與安全保密,通過劃分不同的用戶角色和權限控制,使不同用戶對產品數據的操作對應不同的權限,從而保證產品數據及系統的安全性。系統應實現系統管理員、安全保密員和安全審計員權限分立;具有較細粒度的后臺審計功能;用戶登錄口令的強制鑒別設置,保證系統運行的保密性要求。
3 PDM項目后評價的方法
后評價的方法是進行項目后評價的手段和工具,正確選擇后評價方法時保證后評價質量的基礎。以下是幾個常用的后評價方法。
3.1 邏輯框架法
邏輯框架法是一種概念化描述和分析項目的方法,其核心概念是事物層次間的因果邏輯關系,這些條件包括事物內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條件。邏輯框架法的不足之處在于其主要針對項目的目標評價、效果評價、影響評價和持續性評價.對項目實施過程的評價關注不足。
3.2 比較評價法
比較評價法是后評價方法的一條基本原則,包括前后對比和有無對比。“前后對比”是指將項目可行性研究和評估時所預測的效益和項目竣工投產運行后的實際結果相比較,找出差異和原因。“有無對比”是指將項目投產后實際發生的情況與沒有運行投資項目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對比,以度量項目的真實效益、影響和作用。
3.3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據問題的特征和要達到的目標,將研究對象和問題分解為不同的組成因素。按照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依存關系排列成若干層次結構,并對每一層上的因素依照特定的準則和方法計算給出重要性權重值,通過排序結果及一致性檢驗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決策。
3.4 因果分析法
項目后評價的因果分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對投資項目法規、條例及操作程序的執行情況分析;工程技術及質量有關指標變化的因果分析;經營方式、運營管理機制及經濟效益指標變化的分析。
3.5 成功度評價法
成功度評價法是依靠評價專家或專家組的經驗,綜合各項指標的評價結果,對項目的成功度作出定性的結論。項目評價的成功度可分為五個等級:非常成功(AA)、成功(A)、部分成功(B)、大部分不成功(C)、不成功(D)。
4 構建PDM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
4.1 成立PDM項目后評價工作小組
為開展PDM項目后評價實踐活動,規范PDM項目后評價工作,組成了以公司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專家小組。為確保后評價工作的公平性及特邀請外部專家參與項目后評價工作。工作組主要負責PDM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指標權重確定、指標項評分等項目后評價工作。
4.2 查閱文件資料,進行走訪調研
文章通過查閱分析PDM項目立項報告、調研報告、需求方案、招標文件、合同技術協議、實施技術方案、實施過程文檔及驗收資料等項目前期文件資料,走訪前期負責和參與PDM項目建設的公司領導以及業務部門、信息化管理部門和項目工作組部分成員,組織開展頭腦風暴會,廣泛征詢開展PDM項目后評價的建議,并收集整理PDM項目后評價內容及指標項。
4.3 采用綜合法,充分借鑒國內外有關信息化項目后評價的案例
通過查閱國內外有關開展信息化項目后評價的案例資料,分析PDM系統建設的項目特點,充分借鑒國內學者有關ERP系統、大型企業計算機網絡建設等信息化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方法,結合PDM項目特點,綜合選用了部分適用于PDM項目后評價的指標。
4.4 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PDM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
文章運用層次分析法,將PDM項目后評價度量對象和度量目標分成若干個不同組成部分或不同子系統,并逐步細分形成各子系統及功能模塊,直至都可以用具體詳細的指標項來定義和描述。結合PDM項目特點,綜合運用項目管理知識,結合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并通過在企業內部開展調查研究進行分析,建立圍繞決策目標的后評價指標體系。
4.5 運用專家訪談法對指標體系進一步優化完善
初步建立的后評價指標體系,需要優化完善后才能應用到實踐中。文章在建立后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中,采用專家訪談法,對PDM項目后評價工作小組成員進行訪談并開展集體研討,進一步優化完善后評價指標體系,提高了PDM項目后評價評價指標體系的完整性及合理性。
4.6 PDM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
PDM項目的后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圍繞項目目標評價、項目過程評價、項目效益效果評價、項目影響評價及項目可持續性評價五個維度進行構建,并進一步層層細化評價指標,逐個具體分析,最后通過專家組討論后確定后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表1 B-PDMl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表
5 PDM項目后評價應用實踐
5.1 構造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是以評價指標層次結構中上一級的某一要素作為評價準則,對本級的評價要素進行兩兩比較來確定矩陣的元素。判斷矩陣中元素aij表示從屬目標S而言的因素Ai和Ai兩兩比較判斷,獲得的一個相對重要性數值。該值按傳統的1~9比率標度。
5.2 收集指標權重數據
依據確定的PDM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表,運用層次分析法方法及專家訪談法,邀請PDM項目后評價工作小組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指標體系進行指標權重打分。將收集到的指標權重專家打分表進行匯總整理,逐項進行歸一化處理,然后計算出平均分。
5.3 計算指標項權重值
評價指標項的最終權重值=一級指標項中間權重值×二級指標項中間權重值×三級指標項中間權重值,最終權重值保留小數點后四位。根據上述PDM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權重表提供的數據,對指標項權重分布的合理性進行分析。
5.4 專家打分
邀請熟悉PDM項目實施及推進過程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組成專家組,對各項指標項進行打分。各指標項最終評分的計算方法為:單項評分乘以單項指標最終權重值。各指標項最終評分相加后,得出PDM項目后評價綜合評分,最終評分及綜合評分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5.5 PDM項目綜合評價
文章參照成功度法確定的項目成功度等級標準,將項目后評價最終結論分為完全成功(90-100分)、基本成功(80-90分)、部分成功(60-80分)、不成功(40-60分)、失敗(0-40分)五個等級。
通過上述綜合打分評價,PDM項目后評價最終得分7327分。
PDM項目實現了原定的部分目標;項目技術水平比較先進,系統運行穩定,性能滿足要求;項目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和影響;項目具有一定的持續性。但項目整體進度有一定延誤,投資成本超出預算,項目風險控制較弱?傮w來說,PDM項目是部分成功的。
5.6 總結PDM項目,提出改進建議
通過開展PDM項目后評價工作,并對PDM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各指標項得分情況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項目的建議。
6 結束語
把項目后評價納入PDM系統這一信息化項目的評價體系,是完善信息化項目建設評價機制的重要舉措。文章針對PDM項目開展項目后評價活動,是應用項目后評價理論方法對項目的目標、執行過程、效益、作用和影響進行系統的、客觀的分析和總結的一次有益實踐,對企業提高新投資信息化項目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項目決策科學化水平的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PDM項目后評價研究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solutions/1401931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