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公司于2003年底做出了“以發展中國家市場保規模;發達國家市場追求利潤;以中國國內市場培育未來;以OEM、ODM與自主品牌并舉”的戰略方針。隨著公司戰略方針的貫徹實施,在生產管理方面,加劇了“小批量多品種、快速交貨的生產形式”,致使生產組織更加困難,甚至出現今天不知明天該生產什么產品。生產的產品質量是否合格心中無數,在企業經營方面,出現了市場信息不暢、產品盈虧不清楚、財務分析不準確、好的人才激勵機制無法實施、質量問題的分析與預防不及時、產品客戶報價無依據、工作靠經驗等問題。在產品技術方面:出現了研發效率低,研發的產品質量不穩定,技術工藝不能及時傳遞到生產現場等問題。
在企業有限的資源條件下,要解決上述生產管理問題、企業經營問題、產品研發問題,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就必須把復雜的管理簡單化、積累的經驗透明化,信息傳遞快速化。這就需要應用科學的現代化管理工具,繼明選擇了信息化管理工具。公司自2003年起開始對企業進行信息化持續改造,成功解決了生產管理中的一系列難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抓好體制機制建設是開展信息化的基礎
1.抓硬件建設
公司擁有各層次管理人員80余人,管理人員擁有計算機95臺(部分管理人員1人配有2臺電腦),管理人員百人計算機擁有量118%。聯網率達到100%,接入計算機平均帶寬1.25M。使用的系統軟件、各類工具軟件、管理軟件均已正版化,近8年來信息化投入1000多萬元。
2.抓信息化工作體制建設
公司成立了總經理領導(總經理兼CIO)的信息化實施小組。聘請專業軟件公司為咨詢單位,咨詢專家為技術顧問,辦公室負責信息化跨部門的組織協調,同時下設信息化管理科,配有專職的網絡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
3.抓制度建設
一是建立CIO(企業首席信息官)崗位職責,制定信息計劃參與公司整體戰略的制定,進行信息化系統優化,新信息項目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監督。二是明確IT部職能。指導,組織和推動職能部門的工作。三是建立工作制度建設。
三、科學規劃總體架構、規劃及目標是公司信息化的核心
1.信息化總體架構
公司信息化架構由五大系統構成,分別是計劃系統、產品開發系統、制造執行管理系統、控制系統、輔助管理系統。五大系統數據共享,協同工作,是繼明管理現代化的有效工具和載體。
2.信息化總體規劃
總目標:最終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全面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支撐企業的經營戰略。第一階段:在2004年底前完成ERP系統實施應用,解決企業生產物流管理問題。第二階段:在2005年底前完成PDM、CAPP、OA、CRM系統實施應用。解決ERP系統無法完成的產品技術管理、產品工藝管理、辦公自動化、客戶關系管理等問題。第三階段:在2007年底前,完成MES制造執行管理系統和控制系統的實施與應用,解決生產現場實時監控管理問題。第四階段:在2007年底前,通過二次開發,完成領導決策支持系統,解決企業經營管理問題。第五階段:在2008年底前,通過實施全面預算與控制管理信息系統、ISO9000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實現ERP系統整合與升級。目標一:實現應用預算工具指導企業經營管理,降低企業風險;實現用預算來控制企業成本。目標二:實現ISO9000管理體系信息化,從而確保ISO9000標準運行的有效性。第六階段:在2010年底前,整合與升級PDM、CAPP、CRM、ERP、SFC系統。目標:實現高層次更深入的信息利用與共享,升級企業運作效率。
四、抓好各個關鍵點是信息化項目成功的關鍵
細節決定成敗,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過程,是員工素質提高的過程,是體制機制科學化的過程,是管理水平上臺級的過程。公司針對外向型小家電行業的特點,在信息化過程中特別重視每一環節。
1.科學制定物料編碼規則
以客戶代碼作為物料編碼規則的核心,制定一套合理的編碼規則既能將不同的要求、特征區分開來,又便于員工記憶使用,而且還能在客戶下達返單時能準確快速地將上次該客戶該產品生產的技術工藝復制過來使用,確保產品的一致性和生產組織簡易化。
2.加強系統安全管理
為了防范INTERNET網帶來病毒。公司建立了內部網絡系統和外部網絡系統,并把兩套網絡系統完全分開:同時各個工作站不安裝光驅等能讀寫數據的設備。這樣非常有效的降低了病毒入侵內部網絡,破壞網絡系統和數據。建立異地自動備份系統,每天把服務器里新增數據備份到異地服務器系統,這樣確保了系統中任何一處數據丟失均不會影響整個信息系統的正常工作。
3.搞好人員組織
引進一批大專以上畢業生,分配到生產、技術、物流、采購等部門,先主要從事信息化的初始化工作,組織上服從信息化小組領導。業務上由所在部門的主管及原崗位老員工指導、把關,這樣有效的解決了人才缺泛、沒有時間做信息化初始化工作的問題。這批人員經過實施信息化迅速地掌握了企業管理流程、產品信息等知識,很快得在崗位上成長了起來,目前已成為了企業的中高層骨干。
4.科學合理對軟件選型
制定了選型軟件標準。軟件須有適應性、方便性、系統的集成性、穩定性和軟件開發商的實力、技術咨詢單位的維護能力和二次開發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5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