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均瑤集團的老板和財務總監再也不用“滿天飛”地到各地分公司查帳,集團也不再會因為分公司會計人員偶然不在而拿不到財務數據而感到頭疼。 2003年11月,上海均瑤集團開始實施用友ERP-NC,如今基礎管理模塊在50多家分公司都已經安裝完畢并投入使用,總部可以隨時了解各分子公司的財務數據。上ERP系統之前,各分子公司以分散的方式出財務報表,以為集團下一步的決策提供相對科學的數據依據,但是,隨著分公司數量越來越多,用這種方式出收集財務報表,少則需要二十天,多則一個月,等集團老板拿到報表,再做決策,數據已經接近失效。 提高流動資金利用率 集中管理是最有效手段 上海均瑤集團擁有航空服務業、乳品業、房地產業和商業零售業的四大業務板塊,在全國各城市及香港地區擁有20多家全資獨立法人公司,員工5000多人,是一個典型的多元化集團公司。隨著公司業務的多元化發展,上海均瑤集團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成本控制與財務預算的壓力。從航空服務業來看,它本身對資本的要求很高,再加上幾年來機票幾番價格戰,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成了均瑤必須解決的問題。乳品業,這個近兩年來被視為朝陽產業的行業,競爭相當激烈,集團也面臨著降低成本、規避風險的問題。而房地產業,對成本的控制和資金的流向,要求十分精確以至苛刻。 “提高流動資金的利用率,集團集中管理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有效手段。因為均瑤集團四大業務都直接面對市場,資金流動快。如果能將集團內的資金在各個產業最需要的時候進行靈活調度,那將為整個集團運作帶來非常高的效率。”上海均瑤集團信息總監吳大為說:“但是,提高流動資金利用率,在一個業務多元、公司眾多、個性不一的集團化企業里,其前提條件就是在企業信息內控方面首先實現企業信息的準確、快速、高效的傳遞,使公司能夠做到實時地利用信息資源進行決策。特別是在房地產業、航空服務業和乳品業這些投資大、市場變化快的動態性產業中,首先應對那些固定在眾多的分公司中,分散而格式不一的集團各個產業的財務數據實現準確掌握與管理,才有可能提高資金流動率和利用率,從而實現集團整個資金運作的高效。” 經營、管理、資金在ERP流動起來 2003年11月,上海均瑤集團開始實施用友ERP-NC;2004年,上海均瑤集團在“全國信息化推進大會”上被中國企業聯合會信息工作委員會授予“2004年度全國企業信息工作先進單位”。集團網絡中心信息總監吳大為說:“均瑤在ERP應用上,再一次體會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力量,為集團在新形勢下實現精細管理、敏捷經營的管理目標打下了基礎。” ERP這么快在一個總資產35億元,快速發展、業務截然不同、市場時有調整的集團企業里建立起來,并取得良好效果,其原因,用吳大為的話說,就是兩個:一是集團老板親自擔任信息化小組組長,準確地實行了一把手工程;二是用友NC產品本身的性能與服務和集團的精細管理、敏捷經營的需求十分吻合,可謂對癥下藥。 事實上,考慮到非相關性多元化經營的特點,上海均瑤集團決定上馬ERP,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技術先進、配置靈活、統一的管理信息處理和決策支持平臺,ERP系統將在整個集團內部達成信息的集中管理。第一期的項目規劃定位成建立統一和協作平臺,并實現集中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即實現由分散方式的會計核算系統升級到集中式綜合財務管理平臺。ERP系統建成后,上海均瑤集團建立了統一內部往來核算的入賬核算方式,并結合全集團的管理,適當使用協同憑證功能,取得了集團與下屬企業同步做賬的效果。其四大業務的經營、管理和資金等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真正流動起來。 目前,上海均瑤集團可以實時查詢到分布在全國50多個城市的分公司的經營數據。企業可以根據及時反饋的市場信息作出迅速決策。集團決策層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內部的資金流動情況,對流動資金實現靈活調度、充分利用。“現在,如果要求乳品業銷售統計員統計當月各省市的銷售數據,不用十分鐘。要知道,在一年以前,也就是集團沒有實施用友NC以前,這項工作,最少得花二十天”吳大為說。 集團沒上ERP時,信息化是下邊比總部搞得好。但由此造成的信息孤島,使集團總部被阻隔在了各個分子公司之外,分子公司的許多財務動作,總部無法了解也無法掌控。原來集團經常拿著一個月前的數據做決策,有的時候等不到拿到所有報表就要做決策,基本上是盲人摸象般的憑經驗、拍腦袋。但現在如果總部要了解某家分公司的資金狀況,只要通過系統就可以很方便的進行實時的查詢。就如吳大為說的,上系統最大的好處就是高效率,高效率的信息流、高效率的資金流、高效率的決策。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上海均瑤的業務流動在ERP系統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