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基本情況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203)是由歸國留學人員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 2002年1月注冊成立于浙江省杭州市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總資本4.45億元,共有員工1500余人。公司致力于研發、生產和銷售應用于環境監測、工業過程分析和安全監測領域的自動監測儀器設備,以先進的檢測、信息化軟件技術和產品為核心,為環境保護、工業過程、工業安全提供分析測量、信息化和運維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產品已出口到美、英、日、韓、俄、印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十年時間的快速發展,聚光科技在公司規模、研發實力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都排名國內行業首位,成為中國分析儀器行業和環保監測儀器行業龍頭企業。自主創新產品關鍵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國家標準貢獻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等20余項獎勵。公司已被認定為第三批“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公司連續三年唯一代表分析儀器行業入選“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連續四年上榜“福布斯-中國最具潛力企業百強”。
圖1 聚光科技
二、企業信息化應用總體現狀
聚光科技是一家年輕的高科技公司,IT部門成立于2007年(原屬于公司研發部下設部門)。公司領導十分重視企業IT建設。整個信息化建設的推進的十分迅速。在軟件平臺方面通過近幾年的規劃性建設,目前公司IT已形成ERP、PLM、CRM/MES/CSS三大業務平臺為主并以協同EIP企業信息門戶、ERM(加密軟件)、EPROS工作流平臺、HRP、呼叫中心、Citrix、VPN、視頻會議等多個系統為輔的信息系統架構。這些IT系統的應用和融合使得公司實現了貫穿銷售端、研發端、生產端、物流端以及工程服務端的全面產品項目追溯,整體效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聚光的兩化深度融合建設體現了公司長久以來對信息化的重視,“一把手”的重視致使聚光在公司的管理水平上更上一層樓,員工的效率也得到大大地提高。眾志成城、上下一心讓聚光的光芒更加耀眼。作為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的一員2012年在工信部組織發起的兩化融合調研工作中,獲得了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領導的的高度認可,成為行業內的標桿。
縱觀聚光科技一路走來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歷程。我們覺得企業的兩化融合不僅僅是企業CIO一個人的事情,更是CEO等企業一把手的事情!他需要CEO對兩化融合這件事的足夠重視和認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與CIO一起制定方向,調配各方資源,共同來推進企業的兩化融合和深度融合的過程。
2010年12月,公司被認定為“杭州市工業企業信息化應用試點企業”(杭企信〔2010〕1號),2011年12月被認為“杭州市工業企業信息化應用示范企業”(杭企信〔2011〕1號)。
三、參評信息化項目詳細情況介紹
1.項目背景介紹
現今企業信息化的應用不斷深化,企業建設的信息化系統也愈來愈多、愈來愈繁雜。這些為滿足不同業務需求而在不同階段建設的各種信息化系統,基于整體規劃的缺失、系統的不兼容、基礎架構不統一等種種原因,彼此間孤立、信息分散;系統操作人員基于業務的要求,需要在不同系統間,頻繁的登陸與操作;各種信息化系統使用方法的不同、安全性措施的標準不一、管控體系的不兼容;各種信息化系統的頻繁切換,對計算機資源、網絡資源等各種資源產生不必要的浪費;同一數據在不同信息化系統中的存放,以及在不同數據庫中的存放,致使數據出現錯誤率,也無法建立統一的數據模型;企業間的協同效率得不到提升等等,種種現象已直接阻礙企業信息化系統價值的發揮,也造成資源及成本的大幅消耗。
為滿足公司整體戰略需要,有效解決上述這些已經面臨或即將面臨的問題,提升各業務部門間數據信息交互的高效暢通,標準化電子化各業務流程,提高公司整體信息化綜合水平,同時整合現有各系統間數據提取及統計工作,企業迫切需要一個系統能有效的獲取信息、整合信息、沉淀信息、共享信息、傳承信息的平臺,提升企業間協同效率、業務靈活度,減少資源及成本的不必要消耗,聚光科技實施了EIP(企業信息門戶)系統及數據集成項目。
2. 項目目標與實施原則
聚光科技EIP(企業信息門戶)系統是基于PC信息系統及WFS工作流系統進行搭建的,是完全基于IE的WEB應用,提高了系統的部署維護效率。作為完全基于WEB的應用系統,與傳統客戶/服務器(C/S)系統比較,在對各地分公司的統一部署、維護、升級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時也需要支持遠程辦公及手機,pad等手持式終端訪問。
系統在實現各類應用模塊及流程基礎上,通過對整合各現有應用平臺數據的深度挖掘及分析統計,為企業的高層決策及戰略發展提供有效數據依據。真正實現了“讓信息找人,服務于人,而不是人找信息”,讓用戶從信息爆炸的繁瑣查找中脫離出來,更專注于自身工作,防止被信息淹沒。同時也讓數據會說話,讓數據產生真正價值!
3. 項目實施與應用情況詳細介紹
聚光科技EIP(企業信息門戶)系統于2011年3月正式啟動,同年11月完成第一階段的上線,2012年9月30日,完成二階段暨正式全面轉生產。
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有:工作流平臺、OA子系統、培訓管理子系統、績效管理子系統、網絡視頻會議子系統、快遞管理模塊、企業文化模塊、會議室管理模塊、工卡管理模塊、薪資查詢模塊、共享信息模塊、文件發布模塊、數據中心模塊、報表統計模塊、員工工作日志模塊、通知公告模塊、待辦中心模塊、知識管理模塊、公司論壇等。同時還與公司各大信息化管理系統,如:CRM/MES/CSS綜合管理系統、EPROS-流程管理系統、PLM系統、ERP系統及郵件平臺、短信平臺、公司官網做了集成,將企業中的各種信息、應用及其它資源集成、整合在一起,使得各系統之間不再像以前那樣彼此間孤立、信息分散;用戶不再需要在各大系統間頻繁的切換,搜索、整合自己所需的數據信息,為企業的管理者、雇員、以及供應商、客戶等提供一個唯一“大門”進入并獲取自身所需的一切。
圖2 聚光科技EIP企業信息門戶系統界面
圖3 聚光科技績效管理子系統界面
圖4 聚光科技培訓管理子系統界面
圖5 聚光科技項目預決算子系統界面
圖6 基于EIP平臺的各系統數據整合報表
圖7 聚光科技Epros流程管理系統界面
圖8 聚光科技CRM/MES/CSS綜合管理系統界面
圖9 聚光科技公司官網首頁
圖10 聚光科技視頻會議登陸界面
圖11 聚光科技公司論壇界面
聚光科技EIP(企業信息門戶)系統項目委托浙江大學開發基礎平臺(sword1.6平臺),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各家供應商的定制開發實現了各類應用功能和各類管理軟件集成,是基于PC信息系統及WFS工作流系統進行搭建的B/S架構系統。
在系統架構上,做到分離和松散耦合。EIP主要做門戶,集成了包括ERP、PLM、CRM、HRP等系統在內的各IT系統,并基于各大IT業務系統,提供更高層次的IT服務,如數據挖掘和商務智能。由于EIP整合了IT各大業務系統,為了保證功能各個項功能的獨立性,以及保持系統結構的清晰性,系統采用了松散耦合的方式來進行系統通信。這樣做,既能夠保持各功能模塊的獨立性,又可以很好實現系統間信息數據的交互。同時EIP作為一個平臺,我們又在其系統平臺的基礎上實現了更加深入的應用,進一步深化了面向各種應用的子系統的業務擴展,使其符合公司各類業務的需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的信息化管理平臺。
本EIP系統的基礎平臺采用J2EE+AJAX+FLEX的分布式面向服務的企業級軟件架構,這套架構技術先進、層次清晰、搭配合理、標準統一、應用成熟、開發路線明確,并具有較高的擴展性和可伸縮性,其中J2EE作為目前企業級開發最成熟和先進的企業級軟件開發技術體系,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工業標準;AJAX+FLEX是實現富客戶端技術(RIA)的主流技術,其中AJAX是用于提升瀏覽器客戶端的用戶體驗和性能的一種開發技術,正在成為Web開發的發展趨勢;FLEX技術可以基于瀏覽器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界面效果和交互體驗,系統在架構中使用這一技術作為復雜圖形、動畫和交互操作的實現技術。
構建EIP基礎平臺的技術架構如圖12所示:
圖12 聚光科技EIP系統基礎平臺技術架構
通過此基礎平臺開發人員可在瀏覽器上方便的實現配置數據庫表結構,頁面的列表展現、表單展現、樹形數據展現等。構建系統好比一個車間,在它上面建立一個節點(數據庫表)產品組件,再由產品組件生產出數據源組件,然后再組裝產品組件和數據源組件,產出列表組件、樹架構組件、表單組件,最后根據這些組件組裝成一個子系統半成品。半成品各組裝的組件都可以更換,不會影響半成品的功能。這種模式使得系統的可擴展性得到了很好地提升,使得在此基礎上的二次開發變得更加便捷有效。
在與公司各大其他管理系統的數據集成與整合方面,系統構建的數據交互平臺提供了多種渠道的的數據集成策略,涵蓋了數據遷移、數據轉換、數據整合等多個方面。
圖13 數據集成交換平臺
基于數據中心系統,直接管理業務數據,實現業務模型中的數據通過錄入、導入等方式進入平臺;通過導出方式傳輸到其它系統;
通過數據遷移同步工具,實現了分布式數據的整合,避免了信息孤島;
設備接入服務,可以通過設備控制協議從設備中采集原始數據;
擴展框架可以使平臺可以通過自定義業務邏輯來進行數據集成,實現按某些業務規則進行的物理遷移、數據轉換和信息集成等功能;
通過工作流管理服務,可以對流程數據與業務數據進行集成和相互轉換,實現在流程運轉過程中維持與業務數據的一致性;
數據分析服務可以定義業務規則對進行審核、補遺與修正,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
數據傳輸服務則使數據在平臺內可以在不同的邏輯服務器和應用服務器之間進行傳輸,提高了數據的共享能力。
在EIP系統的安全策略控制上,系統提供了從硬件、基礎系統、應用軟件等多個層次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機制,如下圖所示。
圖14 EIP系統安全策略
統一的CA中心:提供了集中的用戶認證,這是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屏障;
可定制的用戶組織管理模型:滿足不同用戶的管理需求;
單點登錄SSO:增強了用戶認證機制,并簡化了用戶認證步驟;
數據傳輸加密: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截取;
可插拔、可擴展的安全認證機制:使新的安全機制可以被快速集成到系統中;
分布式架構: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同時隔離了業務邏輯,降低了安全隱患;
防火墻、殺毒軟件等系統安全策略
其中用戶感受最深的“單點登錄(SSO)”,使各EIP子系統及公司其他B/S架構的管理系統脫離了本身的獨立登陸驗證方式,統一由“單點登錄”管理,使用戶用一個賬號登陸所有EIP及其相關系統,也能在一個系統為登陸的狀態下,可直接進入其他子系統。這樣的實現方式既加強了用戶使用的便捷性,又保證了用戶賬戶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圖15 聚光科技EIP系統單點登錄界面
在遠程訪問的控制上,我們采用了VPN及Citrix虛擬化兩種方式,方便在外各級辦事處及出差人員能隨時隨地登陸EIP系統,完成相關工作的操作及信息的查詢,以保證工作順利的展開,這種方式既能使企業在工作開展及運作過程中工作效率得到保障,配合相關的準入制度,又使得系統及數據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證。同時通過Citrix虛擬化的技術等此類基于云的應用也使得服務器、PC機的數量得到了有效的節省,降低了硬件成本。
圖16 聚光科技citrix虛擬化登陸界面
圖17 聚光科技citrix虛擬化應用界面
圖18 聚光科技VPN系統登陸界面
4. 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
經公司財務部、內審部審計,EIP系統運行后:
1)通過工作流及個軟件平臺的整合,提高各部門運作的整體效率,使得產品上市周期比以前縮短了15%,根據公司每年新產品研發的投入測算相當于每年能給企業帶來近400萬元的經濟效益。
2)通過自動化電子流程及各系統集成數據挖掘后自動產生的報表圖表大大降低了在管理過程中人工成本。經初步統計,本系統除了能降低公司各級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以往不必要時間消耗外至少還可節省崗位17人左右,相當于約170萬元的人力成本。
3)通過信息化的電子流審批及電子簽名節省了紙張、打印機及文印成本約55萬元/年。
4)通過視頻網絡會議及培訓管理子系統每年節省會議及培訓成本約210萬元/年。
5)通過citrix虛擬化桌面及虛擬服務器的應用,為公司節省了服務器及PC、筆記本等硬件采購費用約37萬元/年,電費約4萬元/年。
管理效益:
1)通過EIP系統的實施,提高了公司各業務部門之間信息及數據管理、流轉跟蹤的透明度,從而使得相關人員及各級管理層可通過一個信息系統平臺對自己所負責的業務模塊、相關流程、待/已辦事項、專項任務的執行情況進行及時處理及追蹤,各階段執行情況也一目了然。
2)通過EIP上的在線的會議室申請管理、薪資查詢、辦公用品申領流程等模塊,在節省了人力的同時還整合了公司各軟硬件資源,提高了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及利用率。
3)通過EIP上的績效管理子系統,管理整個公司的考核體系及考核過程。提高了在員工績效考核過程中的透明度及規范性。實現了對考核過程和情況的實時監控,并能對異常情況進行及時處理,并對各期的考核數據進行統一的分析處理,為后期的績效改善計劃及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據。
4)通過EIP上的培訓管理子系統,管理規范了整個公司的培訓管理體系,使得定課--開課--選課--上課的整個過程得到IT化,在統一的信息平臺上面向全公司員工開放。每次培訓后的效果得到的學員有效反饋也為公司培訓工作的持續改提供了數據依據,并最終使得公司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管理方針得到了切實有效的落地。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EIP及數據整合系統搭建聚光科技高效門戶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3937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