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信息孤島化,始終伴隨著企業信息化的進程。當企業應用了N個信息化軟硬件系統后,能否打通信息孤島,達成數據集成、業務協同,讓信息化實實在在產生經濟效益,去信息孤島化,不斷考驗著企業的信息化智慧。賽象科技全面采用用友優普ERPU9、PDM、CRM等信息化系統,一物一碼,成為PDM與ERP集成、實現全面集成管理的核心和關鍵。
記者采訪賽象科技董事、常務副總經理韓子森時,直接將實現集成的話題交給了韓子森:“目前賽象科技實現了PDM與ERP等多個系統的集成,并實現了全面管理。請問,除了在軟硬件選型中采用了PDM、ERP統一平臺以外,還有哪些其他實踐經驗?”韓子森表示:“物料統一編碼是實現PDM、ERP系統集成的關鍵”,并且,他強調:“賽象科技物料統一編碼的工作不僅周期長而且很辛苦”。“一物一碼、一件一號的物料源控制”的編碼管理也就成為賽象科技實現研發設計與制造、與管理數據集成、業務協同的基礎和核心。
去信息孤島化:亟需編碼管控
由五個不同的維度分析賽象科技的制造和管理特點:首先,大型、單件、多品種;其次,產品結構復雜、生產制造周期長;再次,邊設計、邊生產;第四,外購、外協件多,齊套控制難;最后計劃編制、下達工作量大,項目進度跟蹤困難。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一個裝備行業的制造特性。為了讓記者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韓子森告訴記者,賽象科技一個產品的零部件就達到了兩萬個,把產品的BOM展開之后會達到十幾層,如果按照項目制造分解任務,一個訂單對應多個項目(一個項目對應一臺大型設備或生產線),一個項目可以分解成多個子任務(一個子任務對應一個大的部套),一個子任務可以派生出多個生產計劃、采購計劃、外協計劃、總裝計劃等,生產組織與管理難度非常大!當然,這樣龐大的產品一個銷售訂單的金額就可以達到數千萬甚至上億元。
賽象科技董事、常務副總經理韓子森
產品和制造特性決定了賽象科技信息化的復雜性和特殊性。
我國企業信息化歷經多年實踐,當前,很多企業都分別實施了CAD/PLM系統、ERP/OA、SCM/CRM等多個信息化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賽象科技也不例外。據韓子森介紹,2010年5月賽象科技與用友天津分公司共同簽訂了戰略協議,對賽象公司的信息化進行整體實施,包括辦公軟件、包括ERP、包括PDM、包括CRM以及商業價值分析應用。從2010年6月份開始實施OA辦公系統和PDM系統,同時,在當年12月又開始進行U9ERP的實施,2012年上半年實施了CRM軟件系統。OA在2010年年底就進行上線并驗收,2011年7月ERP整體上線,2012年的7月份PDM第一階段驗收。
看到ERP、PDM、CRM、OA……,這一長串字母所代表的信息系統,足以看到賽象科技信息化實施的復雜性和特殊性,也即PDM與ERP等系統幾乎同時起步,這也為研發設計與生產制造等多個信息系統實施和系統集成帶來了相當的難度。比如,“從PDM向ERP倒數據的時候,軟件沒完全導出”韓子森如是說。
原來,以前賽象科技的設計部門編碼僅僅實現了對圖號明細的定義,而所有的材料都沒有進行編碼的定義,但是,當企業需要將研發設計與生產制造等業務進行集成和協同時,就出現了大的問題,韓子森說:“我們發現設計單和生產單的信息就斷層了”,研發設計與產品制造業務間,一個顯而易見的信息孤島出現了!
PDM和ERP集成的過程中導什么?當然,最基礎的是物料。就這一個點上的問題,韓子森說:“編碼,當時制訂規則的時候我們用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PDM數據經過多少人的更改,幾次的反復修改,多次核對,如今創建了以PDM核心標準的編碼體系。記者參觀時看到,賽象科技展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點,他們的物料庫不是在ERP創建,而是在設計單中創建的,因此,從產品研發設計、信息系統的源頭上保證了編碼的唯一性、一致性,這才是關鍵,也是賽象科技實現全面集成的關鍵點、價值點!
五個一體化:編碼、條碼一個都不少
在賽象科技緊鑼密鼓的信息化導入和實施過程中,數字化又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可以總結歸納為“五個一體化”:項目和設計的一體化、設計和制造的一體化、制造和成本的一體化、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以及資金和預算與業務的一體化。
歸納賽象科技信息化的成功,關鍵控制點是PDM與ERP接口;建立統一物料管理平臺是手段之一;實現基礎數據標準化則是重中之重和關鍵要素,由此達成五個一體化。
賽象科技的數據集成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圖紙與PDM系統集成;另一方面是PDM與ERP系統集成,兩個集成。關鍵是編碼管理。
韓子森告訴記者:“‘一物一碼,一件一號’這是我們信息化部在創建之初就提出的口號。如何去做?在PDM、在ERP系統中如何去控制?通過什么機制實現管控?答案是通過規范。”通過規范實現工程控制。賽象科技規范了物料配套件和配套件的錄入原則;原材料庫的錄入規則;最新、最有效的標準件的在信息系統當中錄入;機加工件按照產品類別在系統當中進行錄入;以及常用零部件的歸類和匯總。
賽象科技在總結報告中認為:關鍵控制點,一物一碼的物料源控制,一物一碼是信息化系統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與此同時,賽象科技一物一碼是這樣實現的:首先,通過物料申請流程來控制物料編碼的唯一性;其次,物料管理員通過對標準件、外購件的頻次查詢,對長時間沒有使用的呆滯料在PDM系統中做失效處理,以降低未來倉儲壓力;第三,通過系統的物料查重功能,不斷的將重復物料合并;第四,保證所有物料(包含辦公用品)的編碼都從PDM錄入。
賽象科技經驗介紹示意圖
記者參觀賽象科技信息化,工程技術人員介紹說,一物一碼,一件一號這是用友PDM中的職責,所以在整個PDM系統當中,PDM項目組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反復修改,如今創建了PDM標準編碼體系。一位工程師這樣說:“一個標準的物料的狀態導入到ERP系統當中,是可以給ERP系統提供高效運轉的數據源。”并且,他還告訴記者“現在,通過用友PDM系統,工程師只需要到系統當中查找相應的物料,點右鍵查看‘屬性’,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操作我們就可以看到庫存量是多少。”
采訪過程中韓子森一再強調:“信息化有很多基礎性工作,在賽象科技信息化中一物一碼這是我們整個信息化系統,無論是PDM還是U9的實施基礎,解決了我們物料的唯一性和它的專有性的問題。”其關鍵價值在于:建立統一物料管理平臺,如設計過程中,系統自動進行物料查重,自動提示查重結果,確保物料唯一性等。
賽象科技生產現場
采訪進行到此,記者深刻體會出賽象科技信息化部經理助理王帥的經典“臺詞”:“如果ERP對于企業來說象征著高端、大氣、上檔次,那么我們的PLM系統無疑就是低調、奢華、有內涵。”
不僅如此,賽象科技還實現了條碼系統和條碼掃描,如賽象重裝事業部小件工段在U9系統通過掃描條碼快速實現工序任務分派;質檢人員通過條碼掃描,快速完成完工、入庫申報;條碼槍掃描外協采購訂單上的訂單條碼或物料條碼,快速完成收貨等。
這些都充分體現出賽象科技信息化的數據基礎積淀和厚積薄發實力。全面深化信息化應用,打造了賽象科技的核心競爭力。
韓子森表示,最明顯的、最關鍵的效果就是:通過信息化項目的實施,對管理進行了梳理、流程進行了再造,實現了業務過程可控、可追溯、可管理。韓子森用最真實的數據總結了賽象科技應用U9的成果,2011年7月U9啟用以來賽象科技各種業務數據量,截止2014年3月31日,物料編碼數據記錄條數達到491111;BOM數據記錄條數達到1361025。機加工產能比原來增長近50%,過去機加工有310多人,現在是260多人,機加工每個月能完成的工時能力原來約45000小時,現在約68000小時。2013年比2012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8.31%;營業利潤 同比增長433.10%;管理費用 同比下降8.76%……
2010年1月15日賽象科技成功在深圳證交所中小板上市,如今業已穩坐國內橡機行業領先地位,并逐步實現國際化。信息化讓賽象科技持續騰飛!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賽象科技:一物一碼去信息孤島化 彰顯系統集成關鍵價值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solutions/1401931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