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加工業中,復雜產品的部件組成數以萬計,傳統的管理模式是為每種型號的產品建立BOM,這給管理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本文從產品族理念出發,在設計時要求用戶按產品族存入,同時定義相關的使用條件,根據規則動態生成ERP系統需要的各種BOM,就是PDM中的產品結構和產品配置。基于上述思想,本文提出了支持PDM與ERP集成的BOM結構。
PDM與ERP的集成模型
PDM數據平臺有效管理來自ERP系統的信息,前提條件是PDM系統與ERP系統之間存在良好的集成接口,由PDM向ERP系統傳遞信息,可以直接操縱ERP系統的數據,而ERP系統的設計人員將其設計、管理的信息提交至PDM系統,直接切入PDM系統界面,進行信息更新和獲取。
通過擴展PDM信息模型、定義工具的操作方法,在相應的ERP系統與PDM系統的內部設計統一的數據結構實現ERP系統與PDM的集成;并開發一個異構系統的集成接口,來處理不同操作系統和數據庫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接口功能如下:
根據PDM系統中的產品結構在ERP系統中編制物料清單;根據ERP系統中的物料清單在PDM系統中構建產品結構;將PDM系統中的零件基本記錄在ERP系統中保存為物料基本記錄;將ERP系統中的物料基本記錄在PDM系統中保存為零件基本記錄;將PDM系統中的工程圖基本記錄在ERP系統中保存為工程圖引用指針;將PDM系統中的文檔基本記錄在ERP系統中保存為文檔引用指針。
作為PDM/ERP信息化系統中最重要的基礎數據,BOM是PDM與ERP集成的紐帶,因此在對BOM進行設計時,應考慮既能滿足PDM的數據和工作流管理要求,又能滿足ERP中各種BOM的結構化管理。基于以上因素,引進產品(零件)族概念,提出了面向配置的BOM結構的觀點。
支持PDM與ERP集成的BOM結構
由于產品設計中同一產品的不同批次及同一批次的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BOM描述。因此必須將產品結構中的零部件按照一定條件進行重新編排,得到該條件下特定的產品結構,稱為配置,其中的條件稱為配置條件。用各種不同的配置條件形成產品結構的不同配置,稱為產品結構的配置管理。
將產品的零部件分為抽象的類和實例,利用關系數據庫系統和對象封裝技術建立產品族,在產品族內容中加上配置規則,這樣基于產品族和產品的配置規則動態的提供產品的各種配置,從而支持PDM/ERP的BOM集成。
這種BOM結構的特點是在類節點和ERP中物料表之間提供讓用戶定義的配置關系條件,為了支持這種構造產品BOM的方案,應建立幾個關鍵的表:
物料類表:結構中包含物料類名稱、物料類代碼、物料類內部編碼等信息;
物料表:結構中包含物料名稱、物料代碼、物料內部編碼、物料類型、物料來源、庫存量、安全庫存、是否可替換、形狀、重量、大小、顏色等信息。
物料類BOM:結構中包含關系號、父節點類內部編碼、子節點類內部編碼、父節點層號、子節點層號、裝配數量、總需求量等;
物料清單:結構中包含關系號、父節點內部編碼、子節點內部編碼、父節點層號、子節點層號、裝配數量、總需求量、重量、大小、顏色等屬性。
物料類表中的每個記錄都對應于物料表中的一組記錄,這組記錄表示的物料型號都屬于同一類;物料類BOM中的每個記錄表示產品類結構中的裝配關系,該表中的基本信息來源于物料類表;利用物料表,通過各種配置條件對物料類BOM實例化,即得到面向配置的產品BOM。
BOM的存儲
在PDM/ERP集成系統中,BOM被頻繁調用。如果數據庫存儲方案不合理,會造成系統運行速度慢;數據更新不及時,會導致生產管理混亂。因此,對BOM的存儲應采取使系統效率達到最高的存儲方式。采用分層體系,對數據庫集中存儲和分布式存儲相結合的方法來實現信息共享,提高系統效率。
物料類BOM表中體現的是物料類關系,PDM產品結構中主要存儲物料類編碼及物料類間的父子關系,根據產品結構在ERP系統中編制物料清單,PDM產品結構中具體的零部件基本記錄在ERP系統中表示為物料基本記錄。
產品BOM表中體現的是物料關系,ERP產品BOM中存儲的不只是物料的父子關系,還包括一些其他的屬性,如標記、標準、物品種類、材料、重量、重量單位和分類索引等。根據ERP產品的要求在PDM系統中構建產品BOM,再將ERP系統中的各種BOM數據按照系統的要求存放在局部系統中。
在PDM產品結構和ERP產品BOM之間建立記錄的關聯,只要PDM或ERP其中之一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另一個自動隨之改變,始終保持PDM的產品結構和ERP的產品BOM同步一致,達到數據的互操作,保證雙方數據的一致性。
采用分布式多層次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分布式存儲。產品BOM和物料類BOM存放于全局數據庫,作為全系統的共享資源,與各部門相關的BOM中的信息存放于本地的局部數據庫中,當這些信息有改變時,改變后的信息同步存入本地局部數據庫與全局數據庫,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
BOM的生成過程模型
針對每個產品類設計一個典型的產品模型,作為設計的依據。
構造新的產品或部件時,首先,通過所屬的產品類選擇典型結構模型,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對產品進行分類編碼。
產品的代碼一股包括兩部分:產品的標識碼和分類碼。標識碼可以是產品的圖號,它必須是唯一的;分類碼描述的是產品的功能、結構、形狀、生產工藝等信息,它反映的是一類對象的特點,可以不惟一。在進行檢索時,二者必須結合起來應用。在選定典型模型的基礎上通過配置條件,按一定的配置規則進行配置,得到設計BOM。設計好工藝規程文件之后將設計任務書、所需的外構件、外協件等信息一并傳輸到ERP系統中生成計劃BOM。
在PDM系統中創建按設計視圖管理的產品配置,由生產計劃人員對它進行修改得到按計劃視圖管理的產品配置。按計劃視圖配置管理產品配置的方法將通過界面送到ERP系統中,而在ERP系統中這個方法可用于生成計劃目標。根據ERP系統的功能,在ERP系統中創建按生產制造視圖的配置,并將它傳回到PDM系統。
這樣設置BOM的優點在于BOM的層次管理及實現,即先建立產品類結構,在類結構的基礎上建立產品的配置條件,解決了產品BOM的系列化管理和配置管理;另外采用多層次分布式數據庫存儲方式,在產品配置模塊的支持下,各部門在客戶端按權限通過應用服務器檢索、生成、管理自己需要的產品結構,解決了產品結構集成化的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面向配置的BOM結構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solutions/1401931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