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版ERP是業界廣為流傳的ERP理論的通俗解釋,基本的意思是說主婦正準備晚餐,后來兒子說要帶朋友回家吃,要老媽多準備點飯菜,再后來女兒也說要帶朋友回家吃飯,這樣不同的需求,導致主婦手忙腳亂的.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ERP實施和使用過程中,計劃不如變化快的道理.
這種現象也是大多數制造型企業每天必須面對的狀態,其中的窘境,實在令人煩惱.
然而,如果用時間鏈方法來計劃,就可以使事情變得比較可控,那么怎樣用時間鏈來使事情變得可控呢?
1、先確定任務的需求時間和完成時間(開始時間可以倒推)
比如按慣例,家里晚餐7點開始,每個家庭成員都知道這個規則,正常情況下,主婦在5點檢查餐料是否齊全,不齊的話,可以有充足的時間補齊,假設準備晚餐須1小時,那么6點前,餐料需要準備好。
2、確定任務量和材料
正常情況下,假設每個人都回家吃飯,主婦對需要的餐料是很清楚的,為了避免不確定性,造成餐料的短缺或過多,主婦對家人說,不回家吃飯的或要帶朋友來家吃飯的,要在5點前打電話確定(沒打電話表示正常)。有時家人忙,可能忘了打電話,那么合適的辦法就是主婦挨個打電話確認,這樣就基本不會造成計劃的過多變動。
如果每個人都不回家吃飯,那么這種狀況完全在主婦的可控范圍內,不需要特別準備。
如果有大堆朋友來家,超出家里可用餐料餐具很多,那么適合的方式是去酒店而非自己弄,才會讓客人滿意。
3、執行
執行階段就很好辦了,當然為了使執行順利,也有必要定期檢查執行工具的狀態,如果有損壞和短缺的,也有足夠的時間補齊。如果去酒店吃,那么預先訂好餐位和菜譜也是萬全之策。
以上的這些,簡要地說明了主婦應對變化的策略,這個策略就是時間鏈的應用,即任何一項任務,都包含以下時間節點(順序不可改變):
(1)、任務量確定時間,這個是時間計劃的基礎,這個時間可稱為任務申報截止時間。這樣銷售部門可以給客戶下發通知,如“任何訂單請提前N天通知我司”這樣的通知,為保險起見,銷售部門可以按客戶訂單周期,主動打電話咨詢客戶的新訂單時間和數量,這樣既提升了服務水平,也提高了訂單的確定性。
(2)、任務準備完成時間,任務量確定后,任務中所需的材料需要準備時間,但應有一個截止點,這個時間稱之為準備截止時間。為保險起見,需要與供應商建立某種默契,或者定期詢問供應商的物料狀況,使供應商為自己保留最低限度的物料。如果庫存有足夠的材料,準備時間主要是指設備準備時間,如果連設備切換時間也不用,那么這個時間點可能與任務申報截止時間重合。如果任務量足夠大,那么任務準備完成時間是認為是首件加工開始時間。
(3)、任務完成時間,如果前兩項時間都準確,且執行過程中無差錯,那么任務可以按計劃時間達到。
時間鏈的最大優點,就是以時間節點作為計劃的基本依據,來計劃任務量和物料,避免了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ERP系統實施和使用過程計劃不如變化快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206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