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虛擬化技術發展到現在,大致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整合為主訴求的虛擬化1.0時代,核心是經營開支效率:第二階段是靈活的資源管理的虛擬化2.0時代,核心是講究動態資源分配;從現在開始會進入企業云和虛擬化3.0時代,自動化和資源動態可擴展是其核心。
調研發現,中國移動各省分公司、集團部門對于目前IT系統面臨的挑戰和虛擬化技術的優勢有著較一致、充分的認識,認為虛擬化能在應對挑戰方面發揮較重要作用,而且在服務器虛擬化領域已有了大量的應用案例并取得一定效果。
隨著服務器虛擬化的試點和推廣應用,虛擬化技術本身已經不是用戶擔心的首要問題,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改變采購、管理和運維模式,更好地推廣和應用虛擬化技術。中國移動各省分公司、集團部門在對服務器虛擬化應用方面抱有較高目標、期望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擔憂,主要表現在:
(1)資源難以有效共享和動態分配;
(2)整體利用率過低;
(3)不同系統資源利用不均衡;
(4)難以滿足業務峰值的資源需求等。
虛擬化將IT資源管理提升到一個新水平,特是對運營商的基礎設施和運營影響很大,將極大改變運營商的IT管理模式,包括系統的架構方式以及如何推出多元化的電信服務、確定資費政策等。當前,3G與全業務運營給通信行業IT應用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從已有典型部署看,虛擬化技術不僅實現了IT系統的高效、靈活,而且兼顧實現了低成本與綠色IT等重要目標,當然也帶來了新的問題。虛擬化應以IT運維管理為先,在中國移動大力發展云計算的背景下,虛擬化作為其基礎,首先思考并應對新問題,強化運維環節的技術和管理保障,以推動移動管理信息系統運維提升到更高水平。
2 虛擬化問題分析
(1)異構環境增大虛擬化資源管理難度
不同廠商、不同型號、不同虛擬化技術的設備在同一個網絡環境下,目前基本是不同廠商自帶插件進行各自虛擬機的管理。異構環境無形中增大了虛擬化資源管理難度。
(2)虛擬化后對信息安全的要求增大
虛擬化后,大量的應用、虛擬網絡、虛擬主機等資源部署在虛擬環境中,除了各自應用設置相應的安全策略外。對整個虛擬環境的安全考慮不多。當一臺物理機器被入侵后,所有虛擬機上面的應用等資源都將受到破壞。所以,虛擬化后對信息安全的要求程度大大增強。
(3)虛擬機無節制蔓延,管理失去控制
企業部署虛擬化技術后,底層硬件與上面運行的軟件之間的聯系勢必被削弱。采用虛擬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物理系統的數量,但并不會減少所擁有系統的數量。相反,由于新建一個系統環境的難度和成本大大降低,整個IT環境中的虛擬系統數量可能會急劇增加。如果沒有良好的管控,虛擬化會給基礎設施管理帶來混亂。軟、硬件之間的聯系被切斷,服務器環境變得更不固定、更加復雜。虛擬化可以優化諸如服務配置、補丁分發等流程,但同時也增加了IT專業人員可能沒有想到的復雜化。
(4)虛擬機難以管理監控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服務器虛擬化,但同時帶來了系統構架日益龐大、業務運行負擔不斷增加、作業流程越來越難以監控的問題。
(5)虛擬系統的全面管理,是決定虛擬環境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因素
通過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整合,自動掌握虛擬環境的結構,可以實現物理和虛擬環境的可視化,從而實現對復雜虛擬化環境的高效管理。隨時定位一臺虛擬機具體運行在哪一臺物理服務器上變得非常困難,這就制定需要一個管理方案,不僅可以管理原來的硬件環境,還能統一管理虛擬化環境,為管理人員提供單一視圖,用于顯示物理和虛擬IT基礎設施對其所支持服務的影響。這種統一管理方法能夠打通虛擬環境與物理環境的聯系,構建端到端服務模型,提供出色的基礎設施可視化服務;幫助企業減少故障排除時間并縮短平均修復用時,降低rr成本,同時提高IT服務質量和可預測性。
(6)實施和配置的復雜性
配置復雜可能是虛擬化的主要缺點。建立集群框架、管理主機間的連通性、配置共享存儲都不是簡單的任務,可能涉及到組織內部多個團隊。增加的復雜度很大程度上都是技術性的工作,所以一旦遺漏某些東西,就會影響系統的穩定性。
(7)更新和升級的不利因素
升級到更新版本的產品和硬件組件也可能引發問題。因為虛擬主機集群連接多個系統,各組件之間發生著大量的、復雜的交互。
(8)虛擬環境中的新要求和挑戰
雖然虛擬化能從根本上改善管理,但在虛擬環境中管理還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在共享環境中,任何需求波動都能隨處感受到。糟糕的管理政策可能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
3 虛擬化環境下的IT運維體系總體思路
將基礎設施虛擬化資源封裝為服務,采用面向服務的方法對服務進行調用。應用業務流程引擎進行資源編排與供應,利用統一配置管理庫存儲所有服務項信息及關聯關系。通過一體化運維監控集中監控所有相關的服務狀態,并結合資源編排及供應技術進行自動化故障處理。總體思路如圖1所示。
圖1總體思路
(1)虛擬化資源池的建立,要求盡量對IT系統實行統一分配資源管理;
(2)打破原有各運維資源之間的分割,將原有的豎井結構變為層次結構;
(3)依靠對復雜異構IT資源環境(網絡設備、安全設備、服務器、存儲、機房環境、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業務系統、IT資產、日常工作、外包管理等)的一體化監(面向業務服務的監視)、管(面向運維流程的管理)、控(面向日常運維的控制),最終達到保障IT基礎架構穩定可靠運行、降低系統和業務應用宕機風險、提高運維支持和服務管理效率、優化運維流程、建立績效體系、控制運維成本、改進決策過程的目標。
4 虛擬化環境下IT運維體系框架
較之原有框架,基于虛擬化的IT運維體系框架(圖a)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安全管理中心作為體系框架的核心,針對資源池化的特點提供合理的控制與調度,實現資源的統一管理、安全運行。
圖2 體系框架
新的架構分為設備管理層、虛擬化管理層、安全管理中心和運維管控平臺四層,主要解決系統的軟硬件設備匹配、虛擬資源的控制和調度以及資源間的安全控制問題。
虛擬化環境下的IT框架,以資源管理為中心,兼有原資產管理功能。資產管理主要體現在硬件設備的管理和資產生命周期的管理;而資源管理主要針對虛擬化的資源池特性,實現對虛擬資源的科學管理。
安全管理中心居中,實現對資源池的全面安全管理控制,以及對虛擬資源和資源池的調度管理。
較之原有體系,新的IT運維管理體系有以下區別:
(1)實現了對資源池的安全管理與控制、調度;
(2)安全中心作為運維管理平臺與資源池之間的連接紐帶,便于安全管理的貫徹與落實;
(3)整合了虛擬化工具管理平臺,實現了資源的統一運維管理;
(4)4A系統實現了對維護目標的安全管理與統一操作審計;
(5)運維模式由豎井式變為層次結構,維護人員從維護軟、硬件轉為主要維護資源池;
(6)系統和應用的部署由人工操作變為模板控制。應用和平臺的維護工作可統一由管理員通過模板發布,減少了對集成商和開發人員的依賴;
(7)原有對基礎設施的維護分解為物理和虛擬系統的維護。當物理或虛擬設施發生故障時,可動態調用其他虛擬設施替換,降低了發生單點故障的可能性;
(8)對于某些應用內容相近或相同類型數據庫的系統,可借助應用專用機、數據庫專用機,利用其自帶管理軟件進行管理;
(9)事件、流程、人員、制度與安全中心并列,形成對資源池的全面管理,強調了制度、流程的約束力。
5 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虛擬化發展狀況,指出了虛擬化的優、缺點及其對IT運維的挑戰,提出了IT運維新體系總體思路和運維框架。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虛擬化環境下的IT運維體系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393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