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應用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在制造業中的廣泛應用,與之結合形成的先進制造管理技術和模式迅速發展并得到普遍應用。一度被認為是夕陽產業的傳統制造業其地位和作用重新得到人們重視。但是,在當前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客戶需求的趨同、技術的迅速擴張以及全球市場的形成,對于制造企業而言,獨立依靠自身力量從事設計、生產以及技術研發等業務活動,勢必面臨投資大、風險高、回報周期長等困難,效益難以及時顯現。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來不斷提升制造企業的敏捷性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企業信息化是指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生產、管理等經營活動,實質上是將企業的生產過程、物料移動、事物處理、現金流動、客戶交互等業務過程數字化,通過各種計算機技術及網絡通信技術加工生產新的信息資源,提供給各個層次的管理者或業務人員用以洞悉和觀察動態業務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產要素組合優化、企業資源合理配置的決策。針對具體制造業而言,信息化管理其核心是優化制造企業價值鏈,手段是構建基于價值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運作過程是依托基于價值鏈的電子商務,最終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制造企業提升經濟效益。優化制造企業價值鏈,需要不斷增強系統資源利用率,同時將自身的劣勢功能虛擬化,借用外界力量不斷改善和優化劣勢功能,避免由于某一功能弱化導致總體發展受阻。在這一過程中,如何選擇并控制系統內各組織成員,使所有成員之間能夠協同工作和共享資源,提高整個組織及其成員的敏捷性,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或服務是這一組織穩定運營的關鍵。跳汰管理可以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
一、跳汰管理
跳汰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待選的物料在垂直上升的變速介質流(一般為水)中,借助其自身密度差異進行分選。跳汰管理最早應用于選礦學,具體實踐過程中產生了專門的跳汰選礦法以及相應的跳汰機。待選物料在跳汰機篩板上,形成一個密集的物料層(床層)。在給料的同時,從跳汰機下部透過篩板周期性的注入一個上下交變水流,物料在水流的作用下,進行分選。
首先是初步篩選,在上升水流動作用下,床層開始松散進而懸浮,床層中的礦粒開始按照自身密度、形狀等特征彼此相對作用開始分層。上升水流結束后,在休止期間以及下降水流期間,床層逐漸緊密,并繼續進行分層。等到全部礦粒都沉降到篩面上以后,床層又恢復了緊密狀態,這時大部分礦粒彼此之間已經失去了相對運動的可能性,分層作用幾乎全部停止。只有那些極細的礦粒,還可以穿過床層的縫隙繼續向下運動(鉆隙運動),并繼續分層。下降水流結束后,分層暫時結束,至此完成了一個跳汰周期的分層過程。物料在每一個跳汰周期中,都只能受到一定分選作用,根據選料情況,經過多層重復后分層才逐漸完善,密度低的礦粒集中在最上層,密度高的礦粒集中在最底層。
跳汰管理可以理解為在自然現象啟發下的一種人工智能模式,其意義也不僅僅在選礦業務中得到應用。參看自然界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企業也存在類似的競爭和篩選關系。一般看來,企業的發展往往存在建立、發展、結束的周期性過程, 但這個運行周期并不見得等同于生物的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循環。企業的靈魂在于企業的管理者,企業的周期性淘汰循環是競爭的結果,其取決于企業經營者的智慧,有效的經營管理機制可以改變企業所處的周期性階段。在制造企業價值鏈系統中,以制造產品或提供服務產品的核心企業必須對系統內其他成員進行跳汰管理,在環境允許的范圍內,以綜合能力差異為標準進行跳汰選優,讓所有成員企業都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數字化信息流來管理工作流、物流和資金流,實現成員間高度協作和資源共享以及快速響應,據此確保企業能夠在各大范圍競爭環境中得到延續和發展。
二、跳汰管理的優化決策應用
處于同一價值鏈系統的制造企業,各實體之間的合作取決于合作各方對市場機遇的認可和相互之間的信任,但是促成成員之間的協助因素是多方面的,實現跳汰管理的關鍵是解決優化決策的問題,需要多方面權衡各種因素,全面考察潛在的伙伴客戶,從中作出最優化決策。
如同在選料過程中,物料之所以能夠在跳汰過程中分層,礦粒自身的性質是內因,而能夠讓其實現分層的客觀條件則是垂直升降的交變水流。制造企業信息化過程中跳汰管理的關鍵是解決優化決策的問題,必須多方面權衡各種因素,通過良好跳汰管理機制以及運行模式來全面考察潛在的合作伙伴,從中做出最優的選擇。
1.根據具體行業情況,制定基本選擇條件和原則,主要考慮候選企業的規模以及經驗和水平、軟硬件基礎條件等。這一點類似跳汰作業中的初次篩選。
2.需要遵循一些重要原則,對初步入選點企業進行進一步分類選擇。如總成本合算原則:制造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總的實際運營成本應當不大于各成員企業獨立完成的全部內部費用,要求候選企業地理位置鄰近、企業間合作信任等;核心能力原則:候選企業具備一定的核心能力而該能力能夠為所處制造企業價值鏈所需要,從而避免重復建設進而降低整體運營成本;風險最小化原則:制造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企業風險依然存在,只是在各成員企業間重新分配。制造行業中存在很大的諸如核心技術外泄等技術產權風險,因此針對有不同組織結構和技術標準以及企業文化的候選企業在選擇中必須要考慮風險問題。
3.建立分階段實施的優化決策辦法及對應篩選運行模式。
(1)初篩階段:參考制造企業價值鏈核心企業所需的核心能力類型,確定各成員企業之間的構成方式(主要考慮合作方式、環節)以及選擇的目標范圍(主要參考指標維度包括資金、技術、渠道等),從眾多候選企業中進行初步篩選,初步確定潛在的合作伙伴企業。(2)具體企業評價階段:根據前述跳汰管理的優化決策原則和主要要求,構成一個多目標決策問題,并進行分目標的討論和量化計算,對候選企業進行針對性的單目標評價和分析,為下一階段的多目標綜合評價和優化提供依據。主要考察時間、質量、服務以及成本的基本條件,成員企業在設計、供應、生產、銷售、客服等具體方面的能力,以及資源互補性、管理創新能力和企業文化等。(3)綜合細目評價和優化階段:通過多目標規劃或其他算法再次篩選分層,根據影響成員企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例如從商業價值和戰略價值,分別設定評價因素(如表1 所示),并引入權重因子,進行多目標優化,從而確定最佳的企業成員組合。如果不能得到滿意結果,則可以通過調整篩選的約束條件擴大候選企業范圍以及綜合評價中的權重因子重新進行優化計算直至取得滿意結果。
此外,在制造企業信息化過程中跳汰管理的分階段優化決策中,考慮到各成員企業之間的相容性問題,可以在具體企業評價階段考慮不同成員企業之間的管理和文化差異并作出相應調整。
三、結束語
跳汰管理在制造企業信息化過程應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潛在合作企業伙伴的清晰認識和認同。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經濟環境、交通條件,尤其是行業威信都將對跳汰管理應用效果產生影響。此外,制造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伙伴企業的篩選、合作、中止始終是動態、交叉的,更是相互的,因此,各類跳汰篩選需要一個過程,隨著環境和選擇目標的變化,評價標準需要不斷地修正,評價方法和工具也需要不斷改進。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跳汰管理在制造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應用思考
本文網址:http://m.hanmeixuan.com/html/consultation/1083931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