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目前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市場還遠沒有達到像建筑工程監理一樣的成熟,監理公司的招標萬萬不可掉以輕心!”然而,監理公司的投標書又不可能與軟件公司(系統集成公司)的解決方案一樣,落實到項目的每一個技術細節和設備型號,更多的是一種對能力的考評和選擇。因此,需要一種有別于軟件公司(系統集成公司)的選擇方法。經過反復研究,劉暢悟出了幾條選擇監理公司的“錦囊妙計”:
第一,監理公司需提供部級資質證明,且具備相當數量的注冊資金,并需提供財務報表,以此反映出監理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是否專注于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從“硬指標”上對監理公司進行第一輪篩選;
第二,監理公司需提供預派駐本項目監理隊伍的從業人員相關背景,尤其是總監和總監代表,確保監理人員水平能夠滿足項目需要,具備監督、指導系統實施方的能力;
第三,監理公司需提供典型案例介紹,尤其是與本企業相同行業和與ERP項目相類似的案例,確保選擇的監理公司具備本次項目實施的背景,包括技術背景、管理背景和行業背景;
第四,監理公司需提出對該項目的理解和監理流程的把握,諸如該項目關鍵的質量控制點、進度控制方法等內容。
劉暢的“錦囊”一經拋出,便讓監理公司犯了難:其它要求尚且容易達到,但與劉暢公司相同行業和ERP相同項目的案例卻并不好找,自己絕大部分項目經驗都集中在電子政務領域,企業的監理案例并不多見。
事實的確如此,受國家政策和國有資金監管力度增強的影響,目前大部分政府領域的信息化項目都需要引入監理機制,盡管目前并沒有對不引入監理的信息化項目的懲罰措施,但大多數電子政務項目都已經自覺引入,因此電子政務也成為了各家監理公司的必爭之地,業務量約占整體監理業務量的80%~90%。像劉暢這樣認識到信息化監理的企業并不多。
“經驗是積累出來的”想到自己剛剛開始實施信息化項目時的窘迫,劉暢對監理公司也有了些許理解:畢竟信息化監理尚處發展之中,只要口碑良好、公司人員素質過硬、監理體系完善、項目管理規范,行業經驗是可以積累出來的……為了盡快選擇監理公司啟動ERP項目,劉暢也不得不放寬了對監理公司項目經驗的要求。
經過嚴格篩選,理佳監理公司有幸被劉暢選中,成功奪標常絨公司ERP項目,負責該項目的全程監理。理佳監理公司是信息產業部信息系統工程監理的第一批試點單位之一,通過了信息產業部的部級臨時資質,在監理市場口碑良好,尤其是其承擔的某企業的ERP項目為其在此次招標中獲勝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盡管10%的監理費用在監理工程中已屬于不低的比例,但是乘以300萬的整體項目投資,其合同額也不過30多萬,這對于人員成本相對較高的理佳監理公司來說,有點“不饑不飽”。
項目開始階段進行的還算順利,招投標、合同管理都進行得井井有條,理佳監理公司的總監孫實對各投標單位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和把關,并就各種方案的優缺點為劉暢進行了逐一分析,篩選、復選、修改方案、直至最終選出項目的實施方,監理公司儼然一個經驗豐富的“管家”,幫助劉暢從多達十幾種方案中順利選擇了最優的方案。
孫實本是系統集成公司項目經理出身,多年的項目實施經驗和監理經驗,讓他深知項目的設計、實施方案對項目的重要性,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最開始的項目方案設計階段往往是資金控制最關鍵的階段,也是一般用戶因剛剛接觸項目而對項目最不了解的階段,因而監理的作用在這個階段發揮得最為明顯。
這段時間里,孫實與CIO劉暢和項目經理張震以及實施方項目經理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對需求分析的詳細推敲、二次開發方案選擇、實施周期、甚至ERP服務器型號、磁盤陣列的選擇等等,都進行了詳細論證。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周下來終于完成了三方都認可的詳細方案。連開始一直對監理抱有抵觸情緒的項目經理張震也不得不佩服:“如果沒有監理,我們還真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時候?!”
然而,隨著項目逐步深入,孫實呆在該企業的時間越來越少,除了參加一些階段性驗收和必須參加的“三方”例會之外很少看到他的影子,平時都是兩位監理工程師在完成日常性的各種表單和方案記錄,直至到后來孫實干脆缺席三方例會,更別說提出什么有價值的建議。
“這怎么行?前期的工作有目共睹,后期項目實施跟蹤也不能放松啊。盡管實施方有自己的項目管理規范,但也需要監理進行相應的監督啊。”劉暢在一次三方例會上向孫實提出了抗議。
孫實也沒有辦法,這個30萬的監理項目已經投入了包括自己在內的3位監理工程師,按照六個月的工期計算,光工資消耗就要十幾萬,再加上保險、稅收等其它的支出,留給公司的利潤聊聊無幾,因此為了降低單位成本、提高效益,公司不得不讓每位監理工程師同時負責好幾個項目,在幾個項目之間徘徊難免要耽誤些時間,孫實不得已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這話原也不錯,劉暢在招標監理之前就曾聽說過,許多監理公司都是這樣,一個團隊負責多個監理項目來提高公司效益,像理佳監理公司這樣還算不錯。有些公司干脆在項目開始后就撤掉有經驗的監理工程師,只留下一些剛剛獲得監理上崗資格的應屆畢業生完成會議紀要、表單記錄等簡單工作,項目實施完全依賴于乙方的自我約束。監理則完全成了一種形式,沒有技術和專業背景,無法對甲乙雙方的行為進行把關和約束,更無從談起對項目的監管和控制,項目的成敗只能聽天由命。
然而,隨著項目進入應用實施階段,關于孫實是否應該長期駐留常絨公司的爭論便再無意義,理佳監理公司缺乏常絨公司所在行業實施經驗的弊端日益顯現。盡管擁有多年的項目實施和監理經驗,但由于對常絨公司所在行業不了解,一些特殊的流程與軟件流程之間的沖突讓孫實這個“把關者”也不免有些為難。看來長期泡在常絨公司已經成為孫實的必然選擇。
“還是抽幾天時間,我們溝通一下企業的運作流程吧!”劉暢顯然看出了孫實的為難,寧愿拖延幾天工期也要對自己的“管家”進行行業知識“培訓”!從采購到生產再到銷售,劉暢陪著孫實整整泡了一個星期,將常絨公司方方面面的運作對孫實做了逐一介紹。
“與其說是你孫總監幫我們做監理,倒不如說我幫你們監理公司補了一個行業課”,一周下來,劉暢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看來不光‘管家’不好做,‘業主’也不好當”。這個本來想讓自己“輕松一下”的監理,卻請得并不輕松。
事實證明,劉暢付出的辛勞是值得的,經過一周的“惡補”,孫實已經完全了解了常絨公司的運作流程,并結合自己的項目經驗對實施方提出的方案做出了修正。豐富的項目實施和監理經驗加上“惡補”來的行業經驗,讓孫實在后面的監理工作中如魚得水。經過各方努力, 該公司的ERP項目終于在規定的六個月事件內成功上線。
盡管項目成功了,但回想起這次請監理的歷程,劉暢卻越來越糊涂,對監理的信心也沒有剛開始時那樣足。本想通過項目的成功來證明監理的價值,但項目成功究竟有多少成績歸功于監理,自己也很難說清。從突破對監理的認識到選擇監理公司,再到幫助監理公司積累行業經驗,劉暢這個“業主”對IT監理的這次“愛的體驗”卻并不容易……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m.hanmeixuan.com/
本文標題:虛擬案例:IT監理,想說愛你不容易(下)